《甲申天变》第131章金玉碎而沟壑平(下)

甲申天变最新章节目录
  
    甲申天变第131章金玉碎而沟壑平(下)
    咣当”一声巨响。匝道下支撑着的铁栏被砸了下来。把柱头子绑了。众人合力死命一拉。
    “轰隆”声中。烟尘腾起。整个匝道已经坍塌。
    “快退。”
    趁着鞑子还没有过来。众人齐齐转身。快步往东南而去。
    暮色渐渐降临。红轮未坠冰盘稍升。正是日月交替之时。迷迷蒙蒙中不视远。蒸腾而起的热浪和不住吞吐的浓烟更阻碍了视线。
    大半个扬州城都已经燃烧起来。蒸天一般映红了整个夜空。毕博作响的火苗当中。不时传出器物在闷烧中爆裂的声音。
    扬州建筑。多是砖木结构。尤其是在这种繁华的大城之中。临街的房舍都是木质的店铺。又是紧紧如鳞的相连着。又是刻意纵火唯恐烧的不烈。火势一再不可阻。
    正是天干柴燥的时候。又起了东南风。火势无情的伸展着爪牙。在呼呼声中不时传出乒乒乓乓的动静。好似遥听军前炮击一般。
    街,面涂了彩抹了油的门板立柱燃的正旺。火苗子冒起来怕有五七丈高。蒸腾的热浪让视线都变的扭曲。尽管已经极力躲闪滚滚而来的热气-绕过一处火头。身上如被炙烤过一回。纷纷扬扬的火星子把身上的衣甲都烫的现出小洞。头都被烤的卷曲起来……
    满眼都是火光。四野俱烧的通红。整个扬州就如一焚金炼铁的烘炉一般。
    好不容易突进到新旧两城的结合地带。因为城墙的阻隔火势终于显小了些。也不再那么烤的无忍受。终于见到史可法等人。
    东阁大学士披头散。前一阵子还勉强挂在身上的墨绿袍子早不知丢落在哪里。片片血污的月白中衣上也烧出几个破洞……此事的史阁部哪里还有半分大学士的儒雅从容?正大声狂笑着举火焚城呢。
    “史大人。鞑子转眼就要进城。速退。”
    史可法面上黑红。大声招呼起残存的扬州守军。约莫还有两千之众。跟着李四等人快步南来。
    雀跃欢腾的火光之中。隐约可以见到清军变的扭曲的身影。
    鞑子终于还是冲进来了。
    好快!
    “史大人率部先撤。我赴死军给你断后……”
    “哈哈。哈哈哈。我本就是督淮扬之师。既然领了朝廷守土之任。就要于城同存共亡。”闪耀不定的火中。史可法面色愈显的黑红:“赴死军千里来援。终于让扬州百姓的以保全。我心甚慰。你们走吧。我给你们断后……”
    “督师。朝廷是怎么对你的……”史德威最清楚史可法的秉性。眼下形如此危急。也是真的急眼了。伸手就拽史可法。
    “我儿德微。你速随赴死军南下。此去之后代我尽孝膝前。归隐乡野随你。啸傲山林也随你。只是不要再走我的老路。朝廷是真要不的了。”几句话语。史可法已是泪流满:“这个朝廷负我。我这做臣子的又怎能负朝廷?无论如何淮扬是丢在我的手中。我还有和脸面回去江南?大行皇帝殉社稷是何等的伟烈!可法不才。也要效一效先皇。以身殉此扬州。百年之后。如铁史笔斑斑汗青不骂我是丢城弃土的误国之臣。我亦能九泉含笑……”
    “督师。为了这个朝廷不值的。”史德威急的大叫。
    “住嘴。朝廷纵有千般不是。又岂是你我这做臣子的所能指摘?孔成仁孟曰取义。哈哈哈。你们去吧。”史可法回看看身边的扬州残军。大声道:“我淮扬之师数以十万计。今只有两千慷慨之士……哈哈。诸位已是对的起我史可法对的起扬州了。你们若愿跟随赴死军再图江北的。尽管去吧。我不加阻。若有人愿于我同殉扬州的。我亦不阻……”
    “督师!”李四第一次这么称呼史可法:“难道你就不想看看我等后辈再整大明河山?”
    “有赴死之军。我大明必不会亡。”史可法仰天大笑:“我在碧落之上黄泉之下看着忠诚伯等的英雄壮举。看着你们杀回扬州……”
    还是这个史可法。李四心里还是那么一痛。
    如此。求仁的仁。求义的义。或许这也是他期待的必然归宿吧。
    “咱们走。”李四也不多言。挥带着人撤出南门。
    两千多扬州残军绝大部分跟着李四出来。留在史可法身边的不过一百来人。
    “今日与诸君同殉扬州。可法之幸也。哈哈。”史可法高声呐喊:“堵安江门……”
    百十来人七手八脚把城门堵死。再回头。四周已密密麻麻的都是清兵。
    “大明长存。淮扬健儿随我杀这最后一场!”高呼声中。史可法披冲入敌群……
    或许是什么高大的建筑被烧的垮塌。或许是真的有某种伟大而又神秘的东西出现。火光猛然涨冲天而起……
    出了南门。李四对着城门处遥拜。身后的扬州残兵已经是泣不成声。
    “快退。”
    不论决意与城同殉的史可法是英勇而死也好。是被俘不屈也罢。终究挡不住清兵的脚步。赴死军只能速退。
    黑夜之中飞奔了约莫有数里之遥。身边终于感觉不到腾腾的炙烤之气。不远处就是赴死军的接应部队。
    “布雷!”李四高声大喊:“大伙儿赶紧后撤。尽快到达新江口。那里有船只接应。”
    早有战士上前。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冬瓜埋设在道理之中。抽出顶帽下边的隔板。小心翼翼的敷上浮土。
    每隔几百步。就埋设几枚或几十枚铁黄瓜。以迟滞清军的追兵。
    “陆上的百姓都过江了么?”这是李
    心的问题。
    “还有几万人没有渡江。聚集在新江口等待渡船。”
    什么时候撤离扬州。什么时间百姓渡江完毕。这一切都是李四精心计算好的。
    一听还有大量百姓在江北。心里就是一惊。想不急眼也不行。厉声询问:“不是说好今天都能过江的么?怎么回事?哪个环节耽误了给我军法从事。”
    大军已残。扬州已成一片火海。这个时候说百姓还没有过江。能不心头火起?李四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今日午后出现东南风。江面上的船只逆风而行。速度减半了……”
    李四心里“咯噔”就是一下子。暗暗懊恼:“怎么连这么重要的风候天时都没有计算进去?”
    “嗯。我知道了。还有多少人?”
    还几万吧……”
    “到底几万?”
    “五万不到。”
    李四扯着嗓子高叫:“连夜全速渡江。片刻不的耽搁。”
    不知道忠诚伯对扬州百姓的这点念想?这可是真真正正的一片血诚。传令兵立刻应了一声打马而去。
    在李四原本的计算当中。包括赴死军在内是要在凌晨之前完成整个渡江任务的。现在看来。还要延后。
    新江口。
    因为前两天陆续积累下来的民众和昨天大批撤离。导致数万人挤在这个渡口。偏巧老天也不凑力气。竟然刮了多半天的东南风。拼着命干了这么些日子的船夫很多已经累的吐血。虽然已经尽全力。依旧难以再把渡江的速度提高。
    各地赶来增援救急的船只把新江口都挤满了。虽然装载的人员不少。可速度始终上不去。
    这样的大江大河。无风还有三尺浪呢。这么漆黑的夜晚又是逆风行舟。没要十万火急的事情谁肯在这个当口操船弄舟?
    扬州的父老是撤下来了。可还有不少聚在这个渡口无法渡江呢。后头鞑子的大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追上来。这可是比十万火急还要十万火急的事情。就是家里的房子着火也顾不上了。先救人再说。
    赴死军在扬州杀成了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有的说是尸横遍野有的说是血可泊船。这一仗打的到底有多惨有多烈。这些扬州的百姓可都是亲眼见过的。就算是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也不算过。
    扬州之战已到尾声。各地赶来增援的民众齐集长江两岸。隔江而对的镇江稍远的扬中甚至江阴一带都有一叶叶小舟赶来救急。
    和扬州不过是一水之隔。大伙经常见面呢。谁没有几个亲朋好友?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扬州同胞遭难吧!
    有一分力气就使一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前头的赴死军都拿命去拼了。后头的人们也不能孬了。虽然阵厮杀这样的壮举用不上咱。在后头帮帮忙还是可以用的上吧!
    沿江的南北两岸。都揪着心呢。
    眼看着这江北的最后一战就要完美收功。九十九个头都磕下去了。说什么也不能在这最后的一哆嗦上软下去。
    老天爷也不是有眼力的。居然在这个时候刮起东风。今天大伙齐心合力就是要和这个贼老天斗一回气。
    风高浪急。上了。
    险夜黑。也上了。
    聚集在新江口的扬州父老正有秩序的陆续登船。再回北望。扬州方向已是火光冲天。
    祖祖辈辈的家园。已尽数在烈焰中化为灰烬。说不心疼那是宽人的话儿。哪能真不心疼哩?也不知有多少人泪满双襟泣不成声……
    黎明十分。清军的先头部队席卷起一路烟尘。终于追赶上来。
    说起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鞑子。老百姓还真是十分恐惧。可眼下看着清军气势汹汹的大举杀至。心里反而一点也不怕了。
    有什么好怕的呢。
    赴死军早就展开一条环形防御带。把老百姓死死的护在核心。这些赴死军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枕戈而待。正擦亮了手中叉子等着呢。
    有赴死军在前边这边顶着。老百姓们能放一百二十个心。
    在严阵以待的赴死军面前。谁敢自称强兵?
    现在的赴死军可是收缩起来的。集中了所有战力。就算真有十万鞑子呼啸而至。顶上一两天也没有什么问题。
    和所有人想象中的一样。赴死军再一次先制人。不等清军完全展开。立刻就扑了上去……
    江北最后一战就此拉开序幕。
    和老百姓的盲目乐观不同。真正知道些底细的谁不为赴死军捏把冷汗?
    现在的赴死军兵疲师劳。剑缺甲残。在扬州消耗了太多的精锐。还能存留几分战力谁也不敢打保票。
    关键是鞑子的大军正陆续涌至。打掉清军的先头部队肯定不难。难处就在于如何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
    不管怎么说。多铎也是号称二十万大军的。虽然清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奔赴这小小渡口。可群狼驱虎万蚁嗜象的道理还有谁能不明白?
    “江北一战。已到最后关头。我大明子民的生死全仰赖诸位父兄。”长平公主比谁都着急。全套锦宫衣盛装而出。大声疾呼。号召丁壮上前助战。
    “还能填上去的弟兄们。再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