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括苍山恩仇记》第97回:泰斗赋奇句山村塾师评诗文(8)

新版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括苍山恩仇记最新章节目录
   ---------------------------------------------
    注释:
    ① 见《庄子·天地》。
    ---------------------------------------------
    刘福喜和高公子两个一搭一档,一唱一和,借题发挥,说的尽管都是前人说过的话,损的却是此时此地自我作古的人。偏偏这位县学老师跟县衙太爷一样,除了八股时文之外,也是不知《文心雕龙》为何物的,只好听着干生气,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如坐针毡,有如芒刺在背。金太爷今天乘兴而来,在山上遇到一对儿风流倜傥的少年璧人,一时间雅兴大发,倡议即景赋诗,原以为一定可以妙趣横生、情意盎然的,不料由评诗引起了一场舌战,而且朱老夫子明显已经居于下风。看起来,评诗已经无法继续,趁自己还没有卷进战事中去,掏出耷拉表来看了看,只见时已近午,急忙动问诸位贵客是否已经酒足饭饱,天色不早,不能死钉在一个地方,也该别处去走走了。其实,这么长时间,又写诗又评诗的,除了高公子没有工夫动杯筷之外,其余贵客早已经尽情地享用过了。尤其是那几位胸无点墨的俗人,反正写诗不会,评诗不懂,干脆你做诗、我喝酒,把本来无法分拆的“诗酒”二字生生地分割成两桩事情了。
    这时候,他们打着饱嗝,正嫌诗翁墨客们的高谈阔论索然无味呢,一听太爷动问,也知道邑尊已经无意于评诗,就一齐站了起来,撺掇着另游别处,竟连罚酒也没喝,就鱼贯地离开了金龙洞、妙庭观,躬着身子步出低矮的岩下通道,回到了玉虚宫。
    郑老道见太爷返驾,赶紧吩咐看茶。太爷无意久坐,随便喝了几口润润嗓子,赏了二两茶资,一行人就相跟着步下山来。
    【简评上上回书,写林炳血洗雷家寨,刀光剑影,鲜血淋漓,是全书的一个高潮。这一回书忽然悠哉游哉地写起诗评起文来,粗一看,起伏跌宕得也太突兀了。但是试想想:如果不这样写,接着就该写另一个高潮,即下一回书中的“村夫猎户计杀县太爷”了。在两个高潮之间,究竟是“高潮迭起,一气呵成”的好,还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间有一个过渡好,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
    章回小说中,掺杂一些诗词歌赋,是常有的事情;《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就不少。后来几乎成了定制,没有诗词,就不成其为章回小说似的。一般说来,凡是小说中诗词多的,大都是作者自以为能写几首诗,或者是已经写成了若干首自己喜欢的旧作,要糅合进小说里去,于是硬编一个故事,把诗词“夹带”进去。这样生拉硬拽的诗词,往往与人物的个性不太合拍。本回书中,不论是写诗还是评诗,都和人物性格紧密结合,还不算太游离于主题之外吧?
    不过即便单就评论诗文而言,本回所写,也颇有见地,可以说是作者一生从事于文学事业的心得体会,即便拿来给参与这个奖那个奖的“评论家”们看看,只要他不拿昧心的“审读费”,不也还有些参考价值么?
    本书以“文的武的、雅的俗的、粗的细的……”应有尽有为特色,除了在天香楼本忠评画那一回之外,这一回,可以算是本书中最“文雅”的了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