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第一百八十章文丑之思

汉末文丑最新章节目录
   又从“贪浊”想到了出颍川来的见闻
    早前在颍川的时候,因为颍川的士族多名士多党人多,在颍川为吏的郡守令长尚还算不错,虽有贪浊残民之事,不至於比比皆是,百姓尚可勉强度ri,可当他走出颍川,历经数州数郡,沿途所见,耳闻目睹,却现处处一派乱世之象
    上有天子卖官,下有州郡残民,诸侯王弃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弃之如敝履,仓皇逃遁不顾,朝廷向叛军赎回俘王,百姓有冤屈处可诉,哭号於道边看着贵人们趾高气昂鲜车怒马地扬尘驰去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就如赵云说的:“如果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甚至会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就将会礼崩乐坏,到了那个时候,海内必将大乱”现今已是君君像,臣臣状了,群盗蜂起,百姓怀怨之时了,这天下如何不乱?
    文丑心道:“这大概就是乱世气象,国将不国了吧”
    他不知道在下曲阳战后阎忠曾密劝皇甫嵩造反的事情
    他如果知道,肯定会佩服阎忠的远见卓识
    天下之大,有远见卓识的不止阎忠一个
    如果说在黑山乱前,人们还只是担忧天下可能将要生乱,那么现在,在目睹眼见了汉室朝廷种种的倒行逆施末世气象之后,却有许多人已看出这“天”恐怕是真的要换一个了
    事实上,就算是拒绝了阎忠建言的皇甫嵩又何尝没有看出呢?
    他要是没有看出来,他怎么可能会摆事实讲道理地给阎忠讲了三个拒绝造反的理由?他的三个理由是:“创建大功,不是庸才所能做的”,“我麾下的步骑结易散,难以济业”,“虽遭黑山之乱,但天下的百姓没有忘主”
    他这三句话的次序很有讲究
    第一句是我不是这个材料,第二句是我麾下的部卒也许不会听从我的命令,第三句是百姓未忘主第一句话是谦词,重点是在后两句上。“兵卒不堪用”和“民未忘主”,并且他把“民未忘主”放在了“兵卒不堪用”之后他看似拒绝了阎忠,而实际上却是认同阎忠的判断,也认为汉室将亡了。只是就目前的可客观情况来说,他难以成就伟业他看到了汉室将覆,他同时也看到了汉室不会那么的覆灭,所以,他宁愿“委忠本朝”。“犹有令名”,尚且还能得个好名声要说他不认同阎忠的判断,有大把的表示忠诚朝廷的话可以说,绝不会说出“犹有令名”四个字这四个字透出的是知事难为,故此退而求其次的意味
    ……
    诚如田元皓所言,在当今之世,怯懦贪浊,名声虽然不好,还不至於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是真的罪可恕千夫所指,那元氏相元氏荣父子也不会还有意振作家声了
    文丑收回因“贪浊”而散出去的思绪。把正题落回到中尉主簿和元氏氏的身上,对田元皓说道:“元皓,确乎如是,於当下言之,贪浊怯懦确不算是大的过错”
    田元皓想及当今之世的种种乱象,亦是百感交集,他叹了口气,放低了声音,说道:“贪浊逃归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元氏氏能为君所用。什么都好说”
    田元皓是寒士出身,平时亦不拘小节,往昔在县中颇有“负俗之讥”,在选人用才上。他自不会拘泥於“名声”二字要说起这方面,文丑与他很是一致
    乐峻的兄长乐彪是个现实的人,故此与黄明结交文丑与田元皓也是现实的人,他俩虽不会主动去和阉宦子弟交往,可在用人却也是不会只看出身文丑用人的标准只有两个:“唯才是举”和“唯有用是举”只要这个人有才干或者有用处,那就用
    当然。现今之世,士子间互相笔下文学
    元氏荣接过檄文衣服印绶,告个罪,回到屋中把衣服换上印绶系好,高冠在头,插剑在腰,气宇轩昂地出来,向荀彧一揖,说道:“不可劳中尉久候,我等这就去中尉府吧”
    荀彧笑道:“君乃元氏俊才,中尉自知德薄能鲜,资浅望轻,今虽为赵郡百姓计,斗胆辟君为中尉主簿,实不敢以主簿之位拘君攸来之前,中尉吩咐说道:‘今如能得君不嫌,接受辟除已是喜事,至若何时上任,悉凭主簿’主簿可以等几天,择一吉ri再就任不迟”
    元氏荣按剑昂头,大声说道:“荣野泽愚人,不良之材,荷蒙殊遇,被中尉辟为亲从近密,委任腹心,敢不竭股肱之力,即刻就发奋报效之?何须等吉ri!”
    主簿是长吏的亲近吏,故此元氏荣说被文丑辟为“亲从近密”“委任腹心”荀彧观其慨然之状,闻其金鼓之音,心道:“中尉说元氏荣爽朗有果决气,果然不假”
    这要换成是个俗人,肯定不会在接到辟除檄文的当天就去上任的,怎么也得在家待上一天,等到次ri再去上任,要不然显得多想当官似的元氏荣却丝毫没有这个顾忌
    荀彧壮其气,当下也就就不再客套,笑道:“既如此,那就请主簿稍候,待攸归中尉府把主簿的坐车送来”主簿秩百石,是吏,坐的车和百姓不同
    “何必麻烦!我与君同乘君车去中尉府就是大丈夫为人,做的是实事,不求虚名”
    荀彧益发壮其气,当下辞别元氏相,与元氏荣同上己车,去往中尉府
    ……
    文丑正在堂上与田元皓等商议“都试”的筹办工作,没有想到元氏荣这么快就来上任了,见元氏荣与荀彧步入堂上,颇是吃惊,不过脸上没有露出异样,起身相迎
    元氏荣撩衣下拜,行跪拜之礼
    文丑忙下去把他扶起,笑道:“主簿来何之速也!我不是让文若转告主簿了么?我虽翘足相盼君来,然却断不敢以吏职约束君的君大可在家多待几ri,择时上任不迟”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