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处境狼狈[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素质,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也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所缺乏的东西。
    通过了这一次实战,很好的证明了这种战术的效用,对此华夏联邦军的高层还是很满意的。能够用别人的部队来试验自己的新战术。这种好事上哪去找啊。
    其实德国人和美国人,从二战以来,也渐渐开始学习中国人的战术执行方式,舍弃了二战那种互相比拼战壕和碉堡的固定阵地战,而是采用灵活的机动作战。
    不过这可不是所谓的游击战,游击战指的是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而因为武器的落后,仍然需要建立固定的伏击圈。也就是固定的阵地。
    现代的运动战,是建立在便利的运输条件下。灵活的投送兵力。并且因为装甲战车的出现,使得对步兵的保护能力大大增强,也为运动战提供了可行性。
    而印军的西路军指挥官辛格,自然是难以领会这种先进的“运动战”思想,他还停留在过去的战争模式,寻找敌人的阵地,然后强攻硬打。
    但是现在,辛格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当面的巴基斯坦军队似乎已经改变了原本的作战方式,变得行踪飘忽,让人有力无处使。
    这种一直被人打却打不到人的感觉,让辛格几欲吐血。
    身为印军的高级将领之一,辛格对于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都做过详细的研究,甚至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战的经典战例都做过分析,可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然他无所适从。
    有点像闪电战,但又不是那种坦克冲锋战术,而是利用机械化部队的移动能力,不断拉开距离,不与敌人交战。
    更像是,蒙古人当年征服东欧洲的骑射战术,利用轻骑兵的优越机动能力,拉开与西方重装骑兵和步兵的距离,在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射箭。
    正如当年的欧洲贵族那样,辛格现在也十分无奈,他就算看破了这种战术,也只能无可奈何。因为他的步兵部队是无法追上敌人的,而坦克部队又还卡在山道里,动弹不得。
    另一方面,巴军这种“弃守”国土的可耻行径,让辛格非常看不惯。
    辛格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印军军官一样,基本上是在英**事学院毕业的,受到的教育也是英**队的传统教育。
    这种有着很浓厚贵族情节的军事教育体系,最重视的就是军人的荣誉,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在因为死脑筋,这种对荣誉的过度看重导致了陆军作战思想的僵化。
    这也难怪,英国历来就不是一个陆军强国,其陆军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旧的世界大战模式中,是一种传统的陆军作战思想。
    虽然现在也学着美国和中国,利用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实现了陆军的装备现代化。不过这可不代表他们的战术思想也实现了现代化。
    在这一点上,除了走在前面的中、美、德三个国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基本都还停留在旧军事主义时代。
    在这种守旧战术理念的毒害下,辛格发现自己无计可施,印军的少量装甲部队根本不敢盲目突进,而步兵部队却又怎么也追不上敌人的火炮阵地,反而不断遭到巴军的炮弹洗礼,被打得满地找牙。
    每一次出动空中力量去摧毁敌人的火炮阵地,却总是被巴军先行发现,并且还在己方空军中队的飞行路线上布置好了防空火力网,打得空军兄弟抱头鼠窜。
    咬咬牙,派出了为数不多的还能用于机动作战的装甲部队,却又在半路遭到敌军反坦克步兵的拦截,那些坐着越野车,扛着火拳RPG的巴基斯坦步兵,让侥幸通过崎岖山路的装甲前驱部队纷纷饮恨在此,
    辛格现在真的是快要郁闷死了,如果是整建制的坦克旅,哪还会让这些反坦克步兵如此猖狂?
    一直以来,印军都依靠着空地协同化的作战模式,让巴基斯坦人吃尽了苦头。但是现在,自己明明更加强大,却处处受到敌人的制肘,处境狼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