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四百二十二章战争国策[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艺。
    就拿华联现在秘密生产的火箭卫星来说,一个合格的真空密封螺钉可以节省一个绝缘密封橡胶垫片。可不要小瞧这个橡胶垫片,如果在卫星中真的使用上这个橡胶垫片,那么将会产生巨大安全威胁隐患。
    这是因为在太空中,每一百多分钟绕地球一次,对太阳面时卫星温度高达二百多度,在阴暗面时温度可以低至四十度。
    这样快速的高温低温冷热交替会使橡胶不到三天的时间就会报废,如果这个密封件里面有空气的话,其后果会非常严重。
    其实还有一些技术资料陈永善没有所出来,产经联内部的兵工厂也想生产出更轻、更小巧地导弹。但是以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虽然华联的精密工业能大批量的生产出合格精细零件,可华联的电子设备还无法做到批量生产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原件。
    因此华联现在生产出来的导弹体积巨大,可大也有大的好处:既然体积大就增强它地威力杀伤力,不仅要打列强的飞机,还要杀死里面的飞行员!
    让敌对国家损失更为宝贵的战斗人员!
    而等今后华联的精密电子工业体系确实成长起来后,导弹的体积便可以缩小,很可能连肩抗式导弹也会成为现实!
    如果将来着这样的武器,那中国称霸世界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二十多年前,德国人的次品零件都能比华联生产出来的标准零件更好用。这就是时间做产生的差距,而现在华联的加工技术已经赶上了德国人,但这种追赶还需要下一代人的努力才能超越。
    精密工业不同于重工业,精密工业更注重高级技工的培养。好在华联经过这么几十年的培养,有着大量的高级技工作为根基。这些高级技工能加工生产出大批的精密零件机件供华联的军民使用,使得中国可以很轻易的生产出各种符合要求的机械产品。
    同时大量的高精密机件的生产也降低了损耗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两个齿轮之间超过一个毫米所产出的撞击式咬合磨损是0.2毫米精度的一百倍。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各国都喜欢用德国人的东西,因为德国的产品加工精细,一支上世纪初生产的德国步枪如果保养得当,甚至到现在也可以继续使用。
    这就是德国人一直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
    结束了参观,陈炯明缓缓地走下即将要完工的导弹巡洋舰,他回头看了一眼庞大的舰只。在车边上,陈炯明再次叮嘱着几位重要成员。
    “我们现在和苏军的交战,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要参与打一场世界性规模的大战争。大家的步伐要加快了!江文,这艘导弹巡洋舰上的防空导弹和动防空密集阵机炮都已经经历过实战的检验,而舰对舰导弹你们也要加紧时间进行试验。我看不用等它下水了,先拿同型号的岸基反舰导弹做试验,找两艘废船直接做真实检验!”
    “明白。我这就在海南岛一带着手准备。”许江文连忙应和着,这是军国大事,他不敢丝毫懈怠。
    “很好!我需要你们随时准备,为了配合德国人的步伐,我们暂时不能大张旗鼓的攻击这里。不过有一个明灯已经做好准备了,通过各种情报显示,日本将会在近期动太平洋战争。随后日本就会入侵东南亚。”
    “而德国对苏俄的战争也已经开始了,德国在上一年的圣诞节过后便发动了对苏俄的战争。虽然在我们看来德国的战争还是准备不足,但是对于已经开动的德国战车来说,停下来的损失更大!因此即使是深渊,德国也必须开足马力向前冲过去,更何况冲过去后还有一线生机!”
    世界大战的大幕已经拉开,而在舞台上的各个演也将粉墨登场!
    希特勒曾经这样鼓舞着德国的军民:“我们也许会毁灭,但当我们毁灭时将会把整个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华联或许没有这种决死的疯狂,但如果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中国人所需要的正义,那么即便被毁灭,也是理所应当的。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战争就是国策,刻不容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