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第八章闯天下取山寨得兵三千横涧山[3]

元末翘楚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因此,冯国用写道:天冲值符落巽宫。小吉,位在东南。
    随后,他自言自语(推断):可到东南作战。
    接着,冯国用要确定值使门(伤门)在何处。这要看行动时辰的干支排到何宫。方法是以旬首干支对应的首仪(戊)所定卦数起始,顺(或逆)九数排出时辰干支所到宫。
    已知旬首为甲午,对应的戊仪定震宫,故从数3起始。阳遁,顺九数排定。
    冯国用掐指一算:乙未排巽宫4,丙申排中宫5,丁酉排乾宫6,戊戌排兑宫7,己亥(行动时辰)逢8到艮宫。而艮卦位在东北。
    因此,冯国用写道:伤门值使在艮宫。凶,位在东北。
    随后,他放下毛笔,自言自语:万幸,横涧山位在靠山正东。
    到此,冯国用没有了任何疑虑,决定马上追随朱元璋,参加攻打横涧山寨,施展拳脚。他把奇门遁甲的推算结果和决定告诉了三个兄弟。征得他们同意,便与冯国胜带领两千人马及所有的弓箭手先行赶往横涧山,暂留两个堂弟和一千士卒驻守山寨。以防不测。
    朱元璋的部队沿着妙山南面的乡道继续东进,经徐庄、西贺村、东贺村、灯高山、天赐岗、黄泥坂走出丘陵山区。接着,他们经过油坊庄到达黑石山南麓。
    朱氏部队在此休息吃了午饭干粮后,跨过黑石山东边通向定远的城北驿道,继续东进。下午7点左右到达定远东北的三和村。吃过晚饭后,他们沿着一段池河的南面村路继续行军。经过两个村子后渡过池河,夜晚11点左右到达横涧山西麓的石塘村。那里距离缪大亨的西寨没有多远。
    为了避免被黄军发现,朱元璋命令部队不要进村引起犬吠,在村南原地休息。两小时后,探子组蹑手蹑脚靠近西寨,把携带的木梯靠上侧面约6尺高的原木栅栏,然后翻进寨营,干掉了大门口的两个哨兵,打开了寨门。
    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先锋花云带上十个探子兵先入寨营,消灭了在营内巡逻的一队士兵,留下一个活口。接着,1000个大刀兵迅速进入寨营,分为小队摸到各个营房,控制了正在睡觉的士卒。
    整天无所事事的黄军做梦都想不到会有红军百里袭营。
    随后,花云利用活口找到黄军的镇抚,把他捆了起来,押着他到各个营房命令部队放弃抵抗、保命投降。结果,朱元璋要兵马,尽量不杀人的偷袭战术大获成功。还缴获一批弓箭。
    半夜12点左右,冯国用带领部队也赶到横涧山西寨。他把采用奇门遁甲测算的结果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高兴,夸赞道:想不到冯兄竟有如此本事!尔随我定能建立功业。
    天亮后,红军把三千俘虏押到营房前的广场,喝令他们列队站好。
    朱元璋站到一个光素的四方桌上训话,对他们说道:“黄军弟兄们,我叫朱元璋,随郭子兴元帅坚守濠州打败了贾鲁。尔等虽人多,可天一亮就成了我的人。何故也?是因尔等将领无纪律,士兵不素练。故耳!今日要训练尔等,教尔等知军纪、晓兵技也。如此便能共同尽力,建立功业。有功者,我必赏。违令者,我必罚。我朱元璋赏罚分明!”
    黄军镇抚反应挺快,带头跪下,双掌撑地说:“唯朱将军马首是瞻!”
    全体俘虏跟着跪下,齐声喊道:“唯朱将军马首是瞻!”
    第二天午饭后,南寨有两个小校到西寨串门玩,发现红军占据了西寨,慌忙跑回报告,各寨迅速加强了戒备。朱元璋本想在晚上故伎重演,偷袭东寨,无奈情况变化,只好放弃。
    下午,朱元璋召集汤和、花云、冯国用几个将领开会,想听听有什么代价小的破寨主意。最后,冯国用的计策使朱元璋眼睛一亮。
    冯国用说道:“我在山寨用奇门遁甲推算了此仗,呈象有‘明火炙猪’。我们可用火攻,迫使他们投降。”
    朱元璋问道:“如何火攻?”
    国用道:“把布条浸满灯油,缠于箭端,点燃后发射,引燃他们的营房。”
    由于寨营几乎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横涧山的栎木、山槐建造,容易引燃。于是,朱元璋决定采取火攻战术。准备好燃料箭后,第三天,汤和率驴牌寨三千士兵包围了南寨。
    朱元璋命冯国用兄弟俩率部负责监视、阻击东寨的援兵。花云、费聚等兄弟带领降军镇守西寨,防范北寨的援兵。然后令郭兴、郭英各带一批弓箭手分别从东西两面向寨后、两侧的营房、发射点燃的火苗箭。火势很快封锁了后营,切断了逃往山上的道路。
    寨里除了有几缸洗菜、做饭的水,没有准备防范火灾的水。士卒平时洗脸洗脚都是到寨子外面的池塘用水。
    红军接着射烧前面的营房。南寨的黄军士兵惊慌失措,纷纷涌到前面的广场。朱元璋望见后,哈哈大笑,说道:真是应了冯兄的推算——明火炙猪。
    此时此刻,朱元璋组织的“宣传队”开始喊话:黄军弟兄们,只要尔等投降,举手出来,皆不杀!
    南寨的镇抚不服气,命令百夫长带领一批士兵冲出寨门。周德兴带队的两排弓箭手立刻轮番开弓,密集的箭矢无情地射倒一片。黄军那些土兵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能够拉弓射箭的没有几个,无力掩护突围。最后镇抚只好下令投降。
    为了防御火攻营房,得到消息的东寨和北寨在山寨六十米外设置了一圈栅栏战垒,高约4尺(1.27米),布兵日夜严密防守。红军休整了三天,朱元璋把训练过的俘虏分成三个梯队,向东寨战垒发起了强攻。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攻破了战垒。黄军残余部队被迫撤回营寨。
    次日上午,朱氏红军依然采取火攻,用火苗箭先引燃寨后、两侧的营房,再攻击前面的营房。最后迫使东寨黄军投降,俘虏两千多人。如果再攻占北寨,缪大亨就无路可逃了。
    张知院见红军几天时间连拔三傍寨,三战三胜,明白大势已去,建议缪大亨突围,结果遭到拒绝。于是,自己偷偷下山溜了。缪大亨和他的儿子心高气傲,仗着有粮有水、兵力多,坚持固守。他们一面封堵山路,加强了南面、东面的戒备,一面调动善战、善射的亲兵到北寨外围战垒抵抗作战,由他儿子亲自指挥。这场战役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月,伤亡基本相当,形成僵持状态。
    朱元璋无可奈何,决定另辟蹊径。他与当地人冯国用两兄弟商议此事,冯国用告诉他:缪大亨有一个叔叔,叫缪贞,住在定远郊区的乡下。试试请他劝降。于是,朱元璋携冯国用带上两石(今114千克)粮食作为礼品找到缪宅,登门拜访。请他劝说缪大亨不要为腐朽的朝廷卖命,加入红军,建功立业。
    缪老汉原本对元廷就有看法,听知贾鲁十万大军居然兵败濠州、自己病死军中,觉得大亨帮这个风雨飘摇的朝廷卖命凶多吉少。这回遇上朱元璋,也算契合。朱元璋及冯国用一番情真意切的言语打动了他,答应劝说侄子。
    他坐着自家的棚顶马车,跟随朱元璋来到大横山北寨。在叔叔的劝说下,缪大亨终于走出山寨,答应归附红军。朱元璋让他带领剩余的一万多兵马暂时驻扎横涧山。
    朱元璋深谋远虑,首先任命郭兴为千夫长、郭英为副手,从俘虏的八千多士卒中挑选一千适合射箭的组成一支弓箭部队。虽然弓箭数量远远不够,朱元璋认为以后可以补充,而训练弓箭手,为攻城略地做准备,事不宜迟。
    郭兴,生一张椭圆略胖脸,长一对银河眉——眉宽有角,浓中见轻,轻中带浓。眉下嵌一双象眼。印堂宽度适中,下挺一只天胆鼻——山根现断,年寿高耸,准头圆润微低;兰台、廷尉微微内收,鼻大气足。
    古代面相学认为:银河眉者为人处世缓和,性情温和自重,人缘极好,常带桃花。象眼主使性善,福禄寿俱全。天胆鼻主使胆大过天,智勇双全,事业多有凶险却能成功。少年创业,六亲难靠,白手起家,宜于武职。
    朱元璋把其余的俘虏分给花云、费聚、耿再成、张赫、徐达及周德兴、吴良、吴祯带领,任命他们为千夫长。
    降军的原镇抚及千夫长留给缪大亨安排。后来,缪大亨多次作战立功,成为名符其实的元帅,最后镇守扬州、造福百姓。
    注释:
    ①搭膊:前面带有一个兜的布腰带。
    ②奇门遁甲:中国古老的一门术数。它往往被作为卜算之用(预测欲做之事的吉凶)。奇门遁甲源于感性思维,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形象、比类取象的联想力,以及观物取象的直观思维,类聚群分的逻辑思维,极数通变的象数思维等方法。它在周秦时期称为“阴符”,汉魏时期易名“六甲”,隋唐及宋元时期改称为“遁甲”,明清时期统称为“奇门遁甲”。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