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嫁到》第148章选贤任能,择优而录[2]

公主殿下嫁到最新章节目录
   走了过去,直到走到了正堂,车淮和逸仙早已站起身来迎我多时了。
    待我走近了,车淮便抢先迎了上来,与我颇为亲切地攀谈起来,高兴言道:
    “高兄啊,老弟我候你多时了啊,还未恭喜高兄升迁御史之喜呢?”
    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车淮的年纪明明比我大多了去了,这会儿以‘老弟’自称,这近乎套得还真是……
    我忙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态来,抱拳说道:
    “让兄长们久等是高辰的不是,高辰也还得先恭贺车兄晋升翰林院掌院之职呢!”
    一听到这句奉承话,车淮自是喜不自胜了,忙笑着说道:
    “同喜,同喜啊!”
    当时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周温至仕回乡养老了,而车淮在我的协助之下顺利接掌了翰林院,成为了新一任的翰林院掌院学士。
    车淮本人就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极会见风使驼之人,这一来他承我情顺利接掌了翰林院自是对我感激不尽,而二么近来我仕途一帆风顺,俨然已成为太皇太后跟前红人,将来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车淮最大弱点就是家族势微,故而他觉得寻到一棵大树依附才是仕途顺意之道。
    瞧他对我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很显然,我大概已经成为他想要依附的大树了!
    与车淮寒暄过后,我又向逸仙行了一礼,言道:
    “逸仙兄,久等了。”
    我与逸仙倒还真可以省了那套繁文缛节,只要循着君子之交贵乎坦诚即可。
    逸仙也是洒脱一礼,即便方才堂下如何争吵,他那淡薄神色一分不改,着实令人佩服得紧。
    “高贤弟来了就好。”
    逸仙的回答也是真诚直白,可见他不愧是位坦荡君子啊,只是这诓我到国子监来解决此等棘手之争,着实有些忒不仗义了。
    说完,又着人与我添了一座,既然此地乃是国子监读书之地,便分宾主落了座,待茶水端将上来,我也寻思好了应对之策,便微笑着同在场之人说道:
    “诸位兄长们都是京城当今文坛翘楚,高辰颇为景仰。故而方才入得内堂之时,便听到诸位兄长们争论驳斥,据理力争,大有讲经论道,辩论博古之精彩言论,高辰大为赞赏之余,亦觉此情此景颇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之风。只是不知,方才诸位兄长们争议之事所为何来啊?”
    明明听起来是在赞扬他们,可又觉得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先不说他们所争论的跟学术探讨一点关系都没有,更可恨的是,他们争论了那么久而这位高御史却完全不知道他们在争论些什么,明眼人一听便知道这是明褒实贬了。
    我这一褒一贬之间,便让在场之人纷纷垂首感叹,彼此对望了片刻后,纷纷羞愧地闷不做声了。
    若是他们这群人当真是为了学术而争论,无论怎么吵,那也是值得读书人尊敬的事儿;可如今他们当堂争论的却是一个寒门士子是否有资格入选伴读之事,还为了此事差点就当堂动手打人了,这般想来,确实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瞧着他们都安静了,我想自己也用不着拐弯抹角了,便直言说道:
    “高辰知道诸位兄长们争论的是什么,那么高辰在此只想先问几个问题:其一,以考试优异定入选之学子,此等择才之法,诸位当时可是都同意的?”
    众人听我发问,也便凭心回答,纷纷言道:
    “确实是我们都同意的。”
    闻言,我点头道了句好,继续问道:
    “那考试之时,可有不公、不正之举,而阅卷定案之时,可有不明、不法之处?”
    听我此言,似在怀疑这场考试有舞弊不正之嫌,担任主考官和阅卷官的纷纷站出来说话,以证自己清白。
    “欸,这肯定没有,我等监考都是严明律己,绝无偏私之嫌的。”
    “对啊,先不说考卷不记姓名,更何况我等阅卷都是多人同阅同批,所定名词都是经众人同意之后方才定论的。”
    “是啊,我等都可证明,此次考试是公正严明的。”
    ……
    听到堂下诸位纷纷出言辩白,我也分别向车淮和逸仙征求意见,他们纷纷点头表示堂下之人所言属实。
    我举起手来示意大家安静,摆出一脸相信大家的表情,说道:
    “嗯,既然选择考试的方法选出贤才是大家公认的办法,而考试的过程中亦是公正严明的,那么选出来的那四位学子便是诸位兄长公认地候选之人了。既然如此,那也就无需争辩了啊!”
    一听我这番说辞,大家都哑口无言了,原先反对的人选择了沉默,而选择支持的人看到了希望,都是一脸期待的神情。
    车淮作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自然是以门阀士族子弟的利益为先了,见堂下之人被驳得无言以对,这会儿若是自己再不出来说话,只怕到时候自己就成了北魏的千古罪人了。
    “高兄,你有所不知啊,这四人当中,有一位是——太学馆的学子……”
    车淮原本想点名那人乃是寒门子弟,可为顾及颜面,没能将这层窗户纸点破。
    他觉得我也是门阀士族出生,自然也不会纵容寒门子弟有靠近朝廷权利中心的机会。
    我淡淡一笑,往堂下扫了一圈,所有人的目光此时此刻都聚集在我身上,都在等着看我的态度和立场,若说我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件事投射的是门阀士族与寒门士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偏了谁都会让人寒心,让人记恨……
    所以我才说,这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啊!
    我微微叹了口气,随即正声言道:
    “诸位兄长的忧虑高辰知道,只是有一件事高辰想提醒诸位,太皇太后懿旨上写的清清楚楚,选贤任能,择优而录。”
    此言一出,我便是要提醒这群人,此次选贤,身份地位都不是摆在第一位的,才学与品行才是首位。
    “诸位兄长秉持朝廷旨意在国子监开试取才,张扬我朝爱贤任贤之美名,而诸位亦不负朝廷所托,公正严明,择优而录,当为臣子之表率。可今日我等若是因士族之私怨而褫夺一位凭借真才实学光明正大入围的士子进入复选之列,如此假公事而泄私愤,高辰窃以为不齿,而在座诸位又可曾想过,此事若传将出去,朝廷威信何在,朝廷颜面何存?”
    我这一字一句说得掷地有声,竟让在场多人闻之羞愧难当。
    我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
    “方才,车兄言及太学馆一学子……先且不论,太学馆早已与国子监早已合并,太学馆的学子亦是国子监的学子,这点,不容争论。更重要的是,这四位学子中最终谁能有幸成为皇帝陛下的伴读,将由高辰凭此四人才学品行,择优而录。”
    “诸位兄长请放心,高辰定会秉持太皇太后懿旨,为朝廷选贤任能,不负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圣托!”
    我已经将话说得如此明了了,此事最终结果无论怎样,我高辰都愿一力承担。
    有我此言,许多人心中大石也总算是落了地,既然有人愿意为此事担责,他们也就不用担心此事的不良后果会牵连到他们自己身上去了。
    接下来他们就只用看着这最终结果为何了?
    若是那寒门士子没能通过,对于门阀士族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而高辰却也难逃被那些寒门士子以及天下读书人所非议;若是那寒门士子通过了,朝中门阀士族们绝不会坐视不管,届时,只怕高辰再如何得宠于太皇太后,也会成为门阀士族之死敌了!
    无论最终结果怎样,高辰都是里外不是人啊……
    在座的各位都是明白人,听到我的这番表态之后,众人纷纷表示愿意遵从我最终的择取结果。
    堂下之人同意了,我又看了看车淮和逸仙。
    这回倒是逸仙先站起身来表明了自己立场,言道:
    “逸仙信高贤弟!”
    逸仙短短的一句话,便是不计得失,愿同我一道趟这趟浑水了。
    我抱拳微笑同他回了一礼。
    车淮倒是谨慎思忖了一番,最后恭敬地说了句,道:
    “一切听凭高兄做主了!”
    这还真是这会见风使舵的车淮说出来的话,懂得中立自保,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我笑了笑,随即站起身来,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派人将那四位学子唤入堂来,高辰要亲自甄试这四位的才学品行如何!”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