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嫁到》第148章选贤任能,择优而录

公主殿下嫁到最新章节目录
   这一路上,马蹄哒哒声在耳侧,马车快速而平稳的行驶在车道上。
    小殿下倒是一路出奇的安静,都没怎么说话,只是双手扒搭在窗沿边,一脸惊奇地瞧着车窗外的风景,偶尔瞧见了有趣的东西还会发出几声赞叹声来。
    也对,小殿下一直在皇宫中长大,若不是这次太皇太后恩准让她去国子监一观,只怕她还未必有机会能走出皇宫看看这市井繁华喧闹呢。
    外边的东西对一个才九岁大的孩子来说,都是新奇而美妙的吧……
    我不禁莞尔一笑,想着这孩子如此天真烂漫,也是一种福气啊,就是不知道琬儿在她这般小的时候,是否也这般古灵精怪,喜欢嬉戏闹腾,若真是如此,定然也是十分可爱的。
    不知为何,瞧着这身小士子打扮的小殿下,那股似曾相识之感又油然而起,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啊?
    正恍惚之间,却看到小殿下半个身子都快要探出窗外去了,吓得我忙扑了过去将小殿下拉到了身边,护在了怀里。
    这要是一不小心车子颠簸了,小殿下率将出去该如何是好?
    唉,都怪自己方才在发什么愣,若是小殿下出了什么事儿,我该如何向琬儿交代啊?
    也许是知道自己方才的举动太危险了,还未等我说什么,小殿下倒自己先承认错误了,低着头有些羞愧地说道:
    “对不起,太傅,是珏儿错了。”
    这孩子的举动倒令我颇为欣慰,虽然是公主之尊,却也识得礼数懂得对错,真是难能可贵了。
    我不禁温柔地抚着她的头,微笑着说道:
    “是太傅吓到小殿下了,小殿下若是不怕高不怕累的话,那待会咱们骑马回来,太傅带小殿下到集市去瞧瞧,顺道再买些喜欢的小玩意儿,不知小殿下意下如何?”
    “真的吗?”
    小珏儿的目光顿时泛出光彩来,她方才就是瞧见了有趣的小老虎玩偶,奈何马车走得太快,她便只能探出身子想瞧得更真切些了。
    “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小珏儿听到了就差手舞足蹈了,扑到了我怀里,抱着我的脖颈,说道:
    “谢谢太傅~”
    突然被这小家伙抱着了,倒惹得我有些不好意思了,脸微微一红,暗自得意了一回,看起来,我还是依然挺惹小孩子喜欢的嘛!
    哈哈!
    没过多久,咱们就来到了北魏的第一学府——国子监了。
    马车停在了国子监外的牌楼下,从这里开始,我们就得下马车自行拾阶而上,缓缓步行而入国子监了。
    待我们都下了马,我在前头领着小殿下,而她身后则一直有一位内侍跟随,阿正的话我让他看着马车在牌楼附近等我们回来。
    等我们登过了几十级台阶后,便可看到第一重楼,而楼中正中央威严竖立着的正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塑像。
    《礼记·文王世子》中有: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故而每个入国子监读书习礼的学子,首要做的,便是拜祭大成至圣先师,只有拜见过至圣先师,才算正式入了国子监!
    来到至圣先师塑像前,我如同在国子监求学之时一般,向至圣先师恭恭敬敬作揖行礼。
    小珏儿瞧见我一丝不苟地模样,顿时肃然起敬,也有样学样地向至圣先师参拜起来。
    我在一旁瞧着小殿下一板一眼作揖行礼的模样,嘴角也不禁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来,这孩子确实可爱有趣得紧啊!
    礼毕,小珏儿亦步亦趋地随我往里边走去,边走边好奇的问道:
    “太傅,方才我们拜的是哪位上仙神祇吗?”
    我不禁微微一笑,想着这丫头虽然早已启蒙念书了,可并未如同其他士子一般入得学堂读书,自然也未曾拜见过至圣先师孔子了。
    我微微一笑,随即缓缓道来:
    “那位并非是哪位上仙神祇,而是这天下读书之人的老师,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哦,原来我们方才拜见的是位老师!”
    “嗯,尊师重道,便该如此。”
    小珏儿认真地点了点头,将我方才所言牢牢记在心里。
    待入了内庭,不远处有一圆胖身形身着翰林院公服的男子往我们这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一瞧见那人的身影,便知道是谁了。
    “杨兄,你跑的这般着急作甚啊?”
    我不禁忍不住笑着问道,他的身形是越发圆滚了,这般跑还真有点为难他了。
    杨安源直接忽略了我的调侃,气喘如牛,说道:
    “呼呼,我在等你啊,兄弟啊,你总算来了。”
    我瞧着他满头大汗又心急火燎的模样,难道是出什么事儿了,这国子监能出什么事儿啊?
    “出什么事儿了么?”
    “唉,都快吵起来了,翰林院和国子监……”
    还未说完,杨安源弯着腰又开始喘起来,等低下了身子才看到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小珏儿,有些好奇地盯着这模样灵秀地孩子许久,不禁指了指小珏儿,问了句:
    “这小家伙是?”
    “某家的小世子。你刚才说什么?翰林院和国子监的人吵起来了?”
    为了转移杨安源的视线和弄清楚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催促着他赶紧把话说得清楚一些。
    一听到是位世子,刚好看到了跟随在小珏儿身后的内侍,杨安源很识相地闭上了嘴不再问这孩子的生事来历了。
    他清了清嗓子,摇了摇头,说道:
    “他们没吵起来,而是对一个学子是否入围而在那争论不休。”
    我闻言,微微蹙眉,问道:
    “可是从众多学子中选出的最有才学的四位待选出了问题?”
    杨安源点了点头,说道:
    “本来开始都决定了从考试中选出其中才学最优异的四个人的,可真选出了这四个人后才发现,其中有一个可能并不适合成为待选。”
    什么叫做‘可能并不适合啊’,这话说得也太过模棱两可了。
    既然此人能够入选,便说明才学兼优才对,可真点选了这位才发现此人并不适合成为候选之一,呵呵,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孩子输得不是才学,而是身份地位才对。
    “嗯,让我来猜猜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翰林院和国子监的个别博士们一定是不赞同这孩子入选的,可国子监祭酒以及大部分博士却赞同这孩子入选,我说的可对头?”
    杨安源一脸惊叹的盯着我瞧,忍不住升起了大拇指,说道:
    “高,实在是高。”
    我瞥了一眼杨安源,轻快地问了一句,道:
    “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李源……”
    李源?还真是那小子啊,想来也应该是他了。
    李源这孩子年龄约莫十二、三岁的样子,是太学馆中才学最出众的一位寒门士子了。
    我与太学馆也有些渊源了,在翰林院当值之时,也常到太学馆授课讲学,而太学馆学子人数也就那么二十几个人,所以他们的才学资质如何,我是一清二楚的。
    至于他们为何会起争论,不过是牵扯到门阀士族与寒门士族之间的那些笔陈年旧账而导致的,毕竟翰林院多是门阀士族出生,一向眼高于顶,从未将寒门士子瞧在眼中。
    他们之所以会同意让寒门士子也参与此次甄选,一来是觉得门阀士族子弟优越于寒门,而二来则是国子监已与太学馆合并,太学馆的学生自然也便算作是国子监的学生了,自然都有资格参与此次小皇帝伴读甄选。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还真有寒门子弟的才学可以与门阀子弟比肩。
    而被选中成为小皇帝的伴读的学子,便意味着将来是要成为皇帝陛下左膀右臂般非常重要的人物,若是让李源这类寒门子弟得选,难保会出现第二个崔廷佑,故而翰林院等人都在事后极力反对让李源入选。
    我不禁颇为感叹,看来门户之见根深蒂固,非整合一个国子监亦或是太学馆而能轻易改变得了的啊!
    这回我算是明白了,逸仙派人请我过来原来是解决争论的啊,唉,还真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啊!
    “我明白了,这便带我去瞅瞅到底怎生一个状况吧。”
    “好。”
    杨安源闻言,顿觉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在前头带着路。
    我回过头来低着头看了看小珏儿,轻声说道:
    “小殿下待会若是嫌沉闷了便在书院中四处走走吧,但千万别走得太远,太傅若是找不见你,可就没办法带你去骑马逛集市了。”
    小珏儿一听到骑马去集市玩,高兴地直点头称好。
    我瞅着这孩子乖巧,也便稍微安心了一些,随即向小珏儿身后的内侍好生吩咐了几句,道:
    “就劳公公好生照看小殿下了。”
    内侍恭恭敬敬地回道:
    “奴才醒得了,请大驸马安心。”
    我点了点头,随即跟在了杨安源身后,随他去看看情况去。
    等我到了敬师堂门口,只见翰林院以及国子监的博士们都齐聚一堂,而翰林院的掌院学士车淮和国子监祭酒逸仙正端坐堂中主位,都一脸沉默不语,而堂下翰林院的、国子监的站了一堆,就见一群读书人在这引经据典,彼此争论不休,有说到慷慨激昂处的,不惜拍案而起,口水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大有下一刻一言不合便要擼袖口揍人的架势了。
    这还真是争论激烈啊!
    我不禁暗自咋舌,别看这群读书人平日里看起来温谦恭让,彬彬有礼,可要真打起架来,那大有大街上地痞撒泼的气势,不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那不算完。
    我这样进去了,会不会被无辜卷入其中然后挨揍啊?
    啊,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要不,乘机开溜吧?!
    我正思忖着开溜事宜,杨安源这货就立马在身后给我捅了一刀,只听他大声喊道:
    “高御史到!”
    这货这么一喊,顿时全场一片鸦雀无声了。
    我一把揪住杨安源的衣领正欲收拾他,却发现身后突然多了无数道目光朝我射来,我不禁浑身打了个寒战,随即一脸顺其自然地松开了杨安源地衣领,作势扫了扫杨安源的肩头,仿佛上边落了灰尘一般。
    然后带着一脸平和的笑意,十分有礼而又不失威严地向各位揖了一礼,说道:
    “诸位有礼了。”
    听到如今这位太皇太后跟前最得宠的臣子在打招呼,在座的各位纷纷换了一张温和恭顺地脸,纷纷抱拳作揖,面带微笑地回应道:
    “高御史有礼啦!”
    “哈哈,有礼了,有礼了。”
    我就这样一路微笑着打着招呼从人群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