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第一百七十三章良策!

重生记事簿最新章节目录
   韩俊在自行车厂取得的成功,各方反应不一,但无不赞叹他天马行空的思路,和那翻云覆雨的手段,一个任谁都知道没有丝毫希望的自行车厂,他一接手,居然捯饬出电动自行车来,看似变化不大,可立刻就把滨海的“地质劣势”给消弭掉了。而韩俊种种的营销手段,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商界的同仁们,却无不摇头感叹:“这家伙,太他妈牛逼了!”
    他们有感叹的理由,换位思考,他们自认为要是自己接手这个烂摊子,的确是毫无办法的。可韩俊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找到了赢利点,仅凭这一点,韩俊就有资格得到他们的尊重。
    周显光94年年底的时候,回到了美国与儿孙相聚,新年也是在那边度过的,直到95年3月份,才返回滨海,与他同行的,还有孙女周明瑶,此时的她正在筹备着毕业论文,等到6月份通过了答辩,便可以顺利毕业。
    俩人一返回滨海,周显光便发现他的那个年轻的合作伙伴,在近期居然又有了大动作,详细地了解了一番之后,也是感叹自己还是小看了韩俊。
    “明瑶,看见了吗?他又一次让我吃惊了,呵呵,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恐怕不如在滨海跟他学有用呢。”指着报纸上的新闻,周显光笑着说道。
    周明瑶少有地没有反驳,报纸上大量的信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自行车厂原本是个什么情况。媒体也爆的相当清晰。
    韩俊的举措十分的简单,仅仅加上了一个动力装置,让自行车变成电动,在滨海也有可能卖的很好。但一般人。却始终无法想通这简单的一点。
    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好吧,爷爷,我承认他在经营上的确有些才干。可貌似他这次做的可不怎么地道啊?”
    周显光眉头一挑,他心里明白孙女对于韩俊这个年轻人一直不怎么服气,问道:“哦?你倒是说说,他怎么不地道了?”
    周明瑶狡黠地一笑,说道:“爷爷,咱们可是万俊公司最大的代理商呢,他生产了电动自行车,居然自己跟日本人签订了供货合同,直接绕过了咱们。是不是有点儿不地道呀?”
    “呃……这个……”周显光先是一怔。旋即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笑容。说道:“呵呵,是啊,这小子确实不地道。我得找个机会跟他说道说道去。”
    说罢,俩人相视一笑……
    ————————————————————
    自行车厂的成功转型;娶一赠一,老婆别闹。获益匪浅的可不止韩俊这一系。
    韩俊收购自行车厂的整个儿过程,都是在公众的视线注视下进行的,没有哪怕一点儿的猫腻,全盘接手了自行车厂原先的负债,海鑫集团没有想着剥离不良资产,而是从根源上找出路,研发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的新产品。
    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秉承着开源节流的大方针,缩减的,不是弱势的员工层,而是沉冗的管理层,精简机构,统一管理。经营上,一接手便出口创汇,让海鑫公司成立95年度企业改革的最大亮点。
    韩俊的种种做法,饱受赞誉,尽管吕文也知道韩俊是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过人的经营头脑,在他身上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但吕文依然对此亲自做了详尽的报告,发到了省里。这,可是滨海的一大亮点!
    省领导在看了之后,大为满意,对吕文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当即对滨海做出指示——对于改革的功臣,政府要给予最大的支持!针对海鑫集团的改革实例,应大力推广!
    滨海方面当即会意。
    吕文在一次常委会上,对海鑫集团进行了点名表扬,并指出,目前自行车厂虽然有了新产品,但整个儿企业依然还处于困境当中。
    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毕竟两个多亿的欠款摆在那里,最重要的是,这笔欠款对于人家韩俊来说,根本就是从天上掉下来,无根无由,完全是为前任擦屁股。这样一个“仁义”的企业,政府自然不会能做出让人家寒心的举动。
    会议上,吕文提出,对于新型的电动自行车,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拟定的政策很简单,市民们每购买一台这种高效,无污染的交通工具,政府会补贴100元。 落实到具体的情况,就是在购买的时候,在统一定价的基础上,减免100元的费用。
    这个优惠看似不大,却能在一定范围内带动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当韩俊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很是开心,对吕文这种投桃报李的做法称谢连连。
    海鑫集团的名字已经摆在了更高层次领导者的案头,这一点,吕文很清楚,他现在所希望的,就是韩俊能尽快带领自行车厂扭亏为盈,一旦韩俊做到了,那他无意将会成为真正的“明星”,届时,吕文也有办法在锦上更添一花!虽然吕文跟韩俊没有一个深层次的接触和沟通,可隐隐的,吕文个人的利益已经跟海鑫集团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只要海鑫集团能更上一层楼,那他吕文所得的好处自然不会小,而要让海鑫集团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盈利的目的,吕文也决定从侧面出一把力!
    ————————————————————
    海鑫自行车厂的生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重新焕发出生机的企业,比初建立时,更让工人们感到珍惜。
    就像一个刚刚成立的帝国,每个人都进着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帝国添砖加瓦,期盼着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或许也应了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火热的市场需求来看。任谁都能感到自行车厂,这次是真的挺过来了!
    铺天盖地的报道,让韩俊又一次以闪亮的姿态进入了大众的视线,结合他之前的心系大众的几项举措。海鑫集团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慈善家”,更是一个经营天才。
    对于媒体“鬼才”的赞誉,韩俊只是一笑了之。不过他还是挺佩服他们的想象力的。
    外界的赞誉,并没冲昏了韩俊的头脑,得意是有的,但实际上自行车厂的情况还远没有到可以让韩俊高枕无忧的地步。说起来,韩俊现在正处在甜蜜的烦恼中。
    根据自行车厂目前的产能,24小时三班倒,每个月可以生产5000余辆电动自行车。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仅是毛利一年也不可能达到两亿的产值;伯母好,我是你女儿的女朋友。虽然按照目前的进度,两年则可以完成扭亏。但这种成绩。距离韩俊要求的一年还差的很远。自然不能令韩俊满意。
    扭亏,还需要从更多的方面着手,而且。韩俊也不敢贸然的扩大的产能,毕竟新产品刚刚上市不久。市场还没有完全做起来,具体的反响如何,还需要时间的考证。
    “老许,销售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办公室里,韩俊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抬头看着坐在对面的许世勋。
    从北京回来,韩俊就把许世勋放在了身边,作为他的特别助理,没有实权,却有一定的话语权,对于他的意见,韩俊还是很想听取的。经过在北京锤炼的大半年,许世勋身上少了那种浮躁和好高骛远,而他的精准的眼光,则更加的犀利了。
    许世勋略作思索,答道:“跟日本人签了单子之后,省内订货的需求不错,订单已经排到4月底了,只是省外的反应会慢一些。”
    韩俊微微点头,这种情况他也考虑到了,毕竟要最快的速度打开局面,不能把摊子铺的太大,正所谓贪多嚼不烂,做电动自行车跟vcd可是有着太大的不同,并不是单一的流水线就可以搞定的。
    电动自行车毕竟是一个交通工具,每台车下线,还需要经过严密的测试环节,动力是否流畅,制动知否灵敏,都是不能疏忽的。
    而且,这个市场目前来看,虽然老式的电动自行车还有一点份额,但数量很少,几乎可是说是空白的。这是一个机会,但同样的,想做大做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凭着自行车厂此时的产能,韩俊估算,起码还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着眼全国。
    他在沉吟着,许世勋却开口了。
    “韩总,实际上我感觉,我们不见得非要把持着国内市场。东南亚的需求量会更大一些。”
    韩俊目光一闪,问道:“怎么说?”心中隐约有了些想法,一时间却没有能够抓住。
    许世勋道:“之前我做了一些了解,比如泰国这样的国家,国民的交通几乎全部使用自行车、摩托车。他们国内摩托车生产滞后,对进口的需求非常大,电动车的价格相比摩托车要低的多,方便程度也比自行车高很多,在泰国出售,市场前景会非常的不错,我相信咱们的产品打开东南亚诸国的市场不会很难。咱们再说说国内,您也知道,现在每个省市生产自行车的企业比比皆是,地方保护主义相当的严重,这跟咱们的vcd不同。虽然我们现在有着技术优势,如果自行车厂的生产没有前几年的停滞,或许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国内市场,但咱们厂现在刚刚整合完成,省内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更别说全国的市场了。”
    “而等到几个月以后,韩总,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其他的厂商上门联系购买咱们的技术了,您能不卖吗?而等他们开始批量生产,咱们的货,再想进军全国,可就难喽。”
    听着许世勋的话,韩俊心里暗自点头,他说的不无道理,地方保护这种东西在国内实在太常见了,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当地政府往往会给外地有实力的同类产品厂商设置种种障碍,就好比滨海你只能喝到滨海当地的啤酒,至于外地的燕京、雪花根本难得一见。就连济南离着滨海那么近,它的趵突泉啤酒想进入滨海也是千难万险,反之也是亦然,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在全国铺货。而是当地政府“不欢迎”。
    电动自行车虽然有着外在动力,但说白了还是自行车,不能跟摩托车相比,在二三线城市。自行车的需求量大的惊人,而这种需求量极大的交通工具,在内地有着众多的生产厂家,其中不乏实力强大的,海鑫自行车厂虽然有着技术优势,但被追上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更何况,韩俊根本没有打算捂着这项技术不放的打算。
    因为电动车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一个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和一个动力适中的电机。在业内人士看来。并没有多么的复杂,如果韩俊捂着技术不放,平白得罪为数众多的同行不说;墓探。一旦人家从别的渠道获得了技术,给海鑫公司带来的麻烦将会很大。韩俊不怕得罪人。真正韩俊感到挠头的,是地方上的贸易壁垒。
    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