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第一百七十二章鬼才韩俊[2]

重生记事簿最新章节目录
   放日本全国试试市场的反响。
    对于他们的这个要求,韩俊没有表示异议,首次出口他不奢望能有多大的业务量,实际上他们要一万辆,自行车厂也生产不出来。
    韩俊想要的,就是一个信号,一个姿态——“你们看,我这可是远销海外的产品哟!”
    当天下午,双方就在友好的气氛下商议了合同的条款,第二天,便在韩俊主持下,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并在会上,双方签订了订货合同。
    “日本中川商会向海鑫自行车厂订货1000台海鸥牌电动自行车。”当天晚上,滨海电视台就对这个新闻做了详细的报道。
    根据翻译,全体市民都很清楚地明白了几位日本客商所说的话“海鸥牌电动自行车,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外观上,都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很高兴能与海鑫集团达成合作,我相信,我们的合作日后还将继续下去,并且将会愈发的深入。”
    出口的价格,韩俊没有透露,消费者没有必要知道这些,在日本人走后,有消息灵通的代理商便直接找到了韩俊询问产品的价格,当他们得知电动自行车的出厂价格后,无不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电动车的价格,远比摩托车来的便宜,使用起来却也是差不多的。
    此消息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先对于海鑫集团的质疑之声登时消散的无影无踪,这个时候,还会有谁质疑海鑫集团的实力?先是一个半死不活的自行车厂,在海鑫集团入主之后立刻摇身一变,变成了电动自行车厂,别看只加了俩字儿,可产品却是完全不一样。
    更让人吃惊的是,国内的销售还没有展开,立刻就有外国客商找上门来,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电动自行车的销路很好!他们不会关心海鑫集团是什么时候开始跟外国人接触的,反正他们知道,自行车厂换主人也没有3个月!光是这份效率就够让人惊讶的了。
    台的出口并不多,但问题是,从84年到91年,上海自行车二厂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一共才出口了805辆!人家满打满算三个月,就是1000辆,这是个什么概念?出口创汇!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吕文笑的嘴都何不拢了,他能不开心吗?原来还想着怎么“包装”韩俊一下,可人家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包装”自己的手法可也比吕文来的高明的多了!
    大喜之下的吕文,还是没有忘记当初极力推荐韩俊的田柏坤,当即拿起电话,打到了田柏坤的手机……
    ————————————————————
    田柏坤悔的肠子都快青了,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筹备了一年多的计划,韩俊就这样轻轻松松化解了?而且,他不仅化解,似乎还把田柏坤所认为的不利局面,变为了大大的有利局面?
    如果非要让他用两个字来形容韩俊的话,那无疑将会是“诡异”;大豪商,掌家娘。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么短的时间?一点影响都没有?”一想到这里,田柏坤就郁闷不已,看起来韩俊跳下了自己给他挖好的坑。可人家不仅没摔残废,反而捡到了一块金砖!
    自行车厂在他的暗中布置下,已经糜烂如斯,不仅没有给韩俊带来牵绊。反而让他找借口清除了所有管理层,更是诡异的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专利,生产起了电动自行车!
    传统自行车或许在滨海因为地形的原因根本卖不动,可电动自行车根本就不会受到地形的影响。而且。即便是他看到了那条广告,也不禁认为那个造型新颖别致的电动自行车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
    “妈的!”田柏坤狠狠地摔碎了手中的酒杯,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失败,但这次,他不得不承认,韩俊的确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之前为了撺掇龚秀林贷款,他没少花钱帮着疏通关节,此时看来,那些钱都被该死的龚秀林挥霍了。自己一点儿没捞着。谨慎的他生怕一旦事发。会牵扯到自己。早知道会是今天这种局面,他为何不跟着一起挥霍一下?
    此时也只有希望那高达两个多亿的负债,能牵扯一下韩俊的脚步了。至于想让韩俊“撑不下去”?那也只能停留在“希望”和“想法”阶段了。
    正在他郁闷不已的时候。心情大好的吕文打来了电话。
    “小田啊!你的眼光不错嘛!”
    “呃……吕书记,您好您好。你这是说的哪跟哪儿呀?”心烦意乱的田柏坤一时没反应过来。
    “呵呵,你就别谦虚了,要不是你当初极力推荐韩俊来接手自行车厂,哪会有今天的局面?韩俊不错,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有头脑,现在,我甚至都有点儿看好自行车厂的发展了!”吕文笑的很开心。
    可这些话,落在田柏坤的心里,可就如刀割一样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不断的有人在抽自己的耳光,自己还必须笑脸相迎!这种感觉多少年没有过了?田柏坤自己也记不清了,他此时的情形,就好像一个小丑,做了诸多的努力想踢人家的屁股,结果不仅没踢着,自己还很滑稽的摔了一跤。
    “这个……嗨,应该的,这都是吕书记慧眼识英才,要是他没能力,仅仅我来说,您也不能看好,不是吗?”田柏坤话是甜的,脸是苦的。
    “恩,小田啊,你没事儿多跟韩俊亲近亲近,他身上可有不少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呀。”吕文叮嘱道。
    田柏坤的一张脸几乎要扭曲成一团了。讪笑一声,说道:“吕书记,您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我三个楼盘已经收尾了,销售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嘛。再说人家韩老板,现在这么忙,哪里有空接待我这样的小角色呢。”
    吕文听到他这话,反而笑了:“你的销售情况还叫不乐观?好歹是滨海地产龙头,你都不乐观,那谁还能乐观?行了,别在我这里哭穷了,用不用找个时间给你俩安排安排?到时候我跟韩俊说说,当初是你举荐的他。”
    他这么说,也是在试探田柏坤,毕竟这举荐之功,吕文并不想“假手他人”。田柏坤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看韩俊的做法,或许他是早有准备,自行车厂什么情况想必韩俊也是知道的,如果让他得知是自己推荐的他……此事万万不可;纯阳宫在修真界的建立及发展!
    “嗨,吕书记,您太客气了,明明是您慧眼识人,我哪里有什么作用啊。”田柏坤赶忙说道。
    听他这么说,吕文也不推辞,呵呵一笑,说道:“那我知道了,小田,你也要加把劲啊。”
    “恩,谢谢领导关心。”
    挂了电话,田柏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更让他烦心的事情,接踵而至。
    “大哥,现在外头都在流传是你推荐韩俊接手自行车厂的,你看这事怎么办?”
    “什么?”挂了电话没多久,田柏坤就得到了手下如此的汇报。自己刚刚跟吕文说推荐韩俊的事儿跟他没关系,可现在社会上又在传,到时候让吕文怎么想?“妈的!”
    事情,似乎变的有些超出他的控制了……
    ————————————————————
    自从跟日本人签订了订货合同之后,海鑫公司便开始了高调的生产,之前一切所谓的保密都已经没有必要了,并且,欢迎媒体到工厂内参观,除了生产、组装车间,其他地方都可以去。
    韩俊这种变脸的速度,实在让广大媒体有些应接不暇,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家就是这么会玩,你还不能说他什么,更不能跟他较真,反正认真你就输了。 更何况,韩俊此举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这么简单,更是有可能一举挽救积弱多年的自行车厂。
    在当时众多关于国资流失的负面报道跟前,自行车厂的这次改制,就想一颗明珠一般璀璨。着实让有些人的脸上光彩无比。
    只是韩俊并不关心这些,通过这段时间对市场的关注,反响好的有些超出了韩俊的预料,市内几大家电商城,每天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就达到上百辆,而济南,泰安,德州等省内城市,也有大批的订单跟进。
    别的且不说,仅仅日本那1000辆的订单,就给海鑫自行车厂带来了一百多万的收入,而国内的订单也如雪片一样的飞来。
    从85年至今,滨海自行车厂,几乎是从来没有如此的忙碌过。
    这一切,也都是从韩俊入主以后发生的!
    不久以前,工人们都羞于提起自己是自行车厂的人,而现在,说起自己是自行车厂的工人,也能挺的起胸,抬得起头了。起码,一个月基本工资就达到一千多块,不算奖金,在滨海同规模工厂里,已经是最高的了,没有之一!
    看着一辆辆卡车不断的往外运送着成品自行车,媒体们也闻风而动。根据简单的测算,不难算出海鑫自行车厂的销量,尽管这些东西属于商业机密,可对于无孔不入的记者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难以挖掘的信息。用个最笨的办法,派个人每天蹲海鑫自行车厂门口,就看一天出去几辆卡车,每辆卡车上载着几辆电动车不就得了?
    “化腐朽为神奇,商业鬼才——韩俊!”
    “冷静的头脑,精确的分析,造就商业奇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小变化成就大市场。”
    一时间,媒体各种溢美之词见诸报端,“鬼才”的名头,也成了韩俊的新外号。经过媒体的观察,他们惊讶的得出了一个结论,按照海鑫自行车厂此时的产销能力,还清所欠贷款,根本用不了当初所说的五年,根据他们的测算,最多两年,海鑫自行车厂就能实现扭亏为盈!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速度?
    可对于韩俊自己来说,超过一年扭亏,那就是赔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