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弈天下》第14章路漫漫其修远兮[2]

武弈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种境界,也就是体内有无念力。”
    苏渐只觉得豁然开朗,高兴地问:“而坐忘境和物化境又如何区别呢?”
    公孙清扬说:“如果说要区分,大致上是两点。第一,是以念力的充沛程度区分。第二,则是内外的区分。物化境仅是能够转化天地元气,而坐忘境却能将念力附着在外物之上,这便是区别。”
    公孙清扬对初辨物化的分析洋洋洒洒,是因为初辨物化为修行者之基础,所以他讲的很是详细;而对坐忘境的解释却是言简意赅,让人一听就懂。这样的老师,不能不说是明师典范。
    “那先生,要如何才能感知他人的境界呢?”
    公孙清扬喝了口茶,微笑,心里却想,这小子今天话还真是多,害的我费了那么多唇舌。
    他微笑着,扫了教舍里的众人一眼,突然看见一个少女,精神一振,慢悠悠地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而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也想看看学生们的看法。说不定,我也能有所获益。这样吧,沈雪朔同学,你来为苏渐解释一下。”
    教舍里一时议论声纷起,不少男学生都把目光投向那个沈雪朔,言笑里有几分倾慕和好奇。
    坐在最后角落的李君独望向沈雪朔,眸子里的蓝色微亮。
    苏渐也望向沈雪朔,微笑着招了招手。
    沈雪朔望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好奇。但是她继而收敛了神色,淡淡地说:“如何感知,自然是以对方身上的念力波动为判断,以彼此之间星脉感应为手段。以物化境修行者为例。初辨者精气神尚未完足,念宫初盈,元气比一般人较多;物化境修行者身上自然有念力波动,而坐忘境的修行者,则精气内敛,念力雄浑。感知方法则是如同冥想,以自身的神识遥遥感应,如目视,如舌尝,其实境界一到,神通自足,实在不需要多生烦恼。”
    公孙清扬心道:不愧是今年榜首,果然有见识。短短几句话就能触及话题核心,比我强的太多。
    他心里对沈雪朔有了几分钦佩,说:“不错,请坐吧。”
    等到沈雪朔坐下,公孙清扬又说:“苏渐同学,你也听到了吧?其实呢,感知这种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便能做到。而如何判断,就好像吃东西如何知道生熟一样,时日一久,自然而然就能明白。”
    苏渐听了个大致明白,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再换一个说法,境界一到,神通自足。就好像雏鸟长大,自然就会飞翔。你若到了境界,你就自然而然能够感知对方境界。如果你感知到不到,自然是对方境界高于你。明白了吗?”
    说话间,已经到了散学的时间,外面的钟声响起,在书院的上方回响不止。
    公孙清扬难得的没有急于离开,而是像一个老学究一般对满室的学生们说:“其实世间万事,皆应该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人境三层,初辨初境、中境、上境;物化初境,中境,上境;坐忘初境,中境,上境。只要诸生勤勉,在白鹿书院好生学习,就算坐忘不成,修炼到物化上境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了,术科的成绩好坏与否,能够修成坐忘与否,其实又有什么关系?书院学问博大精深,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百工之学,无不包藏。你们只要学到一分书院的本事,便足以为天下万民谋福祉。清扬不才,愿与诸生共勉!”
    “而且,刚刚已经说过,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若想学得真本事,单凭师父怎么够?我还是建议你们平日里挤出时间,去书院坐忘楼多看几本书吧。”
    …………
    今天的这一课,让苏渐很受启发。
    公孙清扬的一番话,让苏渐一直以来的迷惘有了解答。
    就算目前自己对这个世界毫无了解又怎样?就算自己现在境界不稳又怎样?就算自己不知道怎样怎样修行又怎样?
    只要一步步坚持,只要一点点努力,那就会得到结果。
    苏渐如是想着,停在了一座楼宇前。
    高楼,楼上一块匾,书着三个大字。
    坐忘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