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弈天下》第14章路漫漫其修远兮

武弈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一只野猫从巷子的围墙上跳了起来,落在一堆垃圾上,然后跑向某处,整个过程轻盈无声。
    苏渐从小巷里走出,看了看四周,然后离开了这个地方。
    就在他离开不久,一双脚轻盈无声地落在了小巷的墙头。
    一双眼睛望向巷中的两人,眼神里有些惊异,有些不解,但是绝对没有同情。
    那双冷漠的眼睛望向远处。
    苏渐的背影渐渐模糊,消失在一片人海里。
    …………
    云京的治安素来良好,毕竟是天子脚下,总有什么污秽事情,也总是在黑暗之中无声无息地进行,并不污大人眼球。
    然而今天却很不太平。
    明亮的月光下,捕快们正在仔细地进行现场的勘察。有人报案,他们就来,很是尽忠职守。
    然而,捕快们很快就接到了命令,然后撤走,就连那两具尸体也一并留下,仿佛从来没有来过。
    很快,就有人接替了他们的工作。
    十几个身着劲装的人站在小巷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一切。他们的长官是一个神色冷峻的中年人,四十岁上下,颔下一缕短须,虎目鹰鼻。此时此刻,他看着正在被检验的尸体的双脚,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一个人箕坐在地面,背靠着墙,五官被某种力量打得挤在了一起,看起来很是凄惨。另一个人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两手的小臂都被打断,断裂的骨刺出了皮肤,森白刺眼,令人胆寒。
    而这两个人此时此刻已经没有气息。
    一个人飞奔回来,对长官行礼,然后报告:“大人,已经查明,这两个人是这一带的混混,都是普通人。他们最后出现的地方,是一个路边行骗的棋摊。”
    中年人姓段名紫鹰,是刑部第一捕头,兼任紫薇阁司察使一职。他刑侦办案多年,经验老到,眼光锐利;就算是再如何神秘的案子,他都能找到其中的线索,因此被人誉为“紫目神鹰”。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修行者,一个物化中境的意师。
    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阴阳相对。既然有修行者,就自然有专司修行者的组织。在大周立国之前的历史岁月里,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机构。比如前朝就专设了“参星殿”,本朝则在太祖年初,就建立了“紫薇阁”,负责对大周修行者的监视和控制,更加为修行者制定了一套详细到近乎严苛的法典。
    而且监控修行者的人,自然也最好是修行者。所以像段紫鹰这样的修行者,在紫薇阁并不少见。
    在云央世界里,修行者的修行流派有很多,大致上却可归为六类。武师,剑师,意师,符师,阴阳师,术士。
    段紫鹰便是一个意师。
    大周并不限制修行者为官为吏,某种程度上,还很是鼓励。每个人都是有**的,只有满足了他们的**,才能和他们谈圣贤大义,才能和他们谈规矩礼法。这也就是古代圣贤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为了能让修行者安于一隅,朝廷对他们待遇很是宽厚。一个物化境的意师可以很容易地在小门派里坐到供奉的位置,也可以很容易在紫薇阁里享受五品官员的年俸,除此之外,冰敬炭敬之类也并不短少。而坐忘境的修行者,其地位自然更是尊崇。于小门派里则为长老甚至门主,于军中则为上将,于朝里则为供奉。
    因为人人有星脉,但是一千个人里,都未必有一个能够初辨;一万个初辨里未必有一个物化;而坐忘境更是如同辰星般寥落。
    那些超越了人境三层修为的高人们,更是地位超然,受到人们的无限尊崇。
    然而,虽然可以享受到这么多的光荣,段紫鹰仍然喜欢当捕快,或者说捕头。
    因为他很享受这种破解谜题的感觉。
    只不过今晚他觉得很麻烦,因为这次的命案和以前真的不一样。
    今天,他的身份不是一个刑部捕头,而是紫薇阁司察使。
    他代表的,是紫微阁的态度和意见。
    “用的是重手法,在慢慢地折磨了这两个人之后,再以念力直接攻击两人的心脉。”
    手下站了起来,皱眉报告。
    “是修行者,不会有错。”
    段紫鹰皱起眉头。
    是谁?
    云京所有的修行者都在紫微阁有备案,一旦发生任何和修行者有关的事件,他们都会被严格监控。根据这些尸体的检查,还能筛选出可疑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种种手段可以查到事情的真相。
    一旦真相被发现,哪个修行者能够逃脱紫微阁的追捕?
    是哪个修行者,这样肆无忌惮地杀人;被杀的,还只是两个小混混。
    …………
    苏渐回到将军府,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厢房。
    他静静地洗手,洗去了十指关节上的血渍,擦了擦,然后不言不语地坐在桌边,翻起书来。
    他所做的一切,都落在了尔岚的眼中;他的全部神情,也落在了尔岚的眼中。尔岚看着今天明显失常的苏渐,不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他刚刚沾了血,而且是别人的血。
    尔岚不想理会太多,她放下手中的笔,走出了房间,留下沉默的苏渐。
    苏渐看着书。他没有理会尔岚,并不是因为故意或者其他什么,而是他真的没有看到尔岚。
    因为他现在有些心不在焉。
    刚刚教训了一下两个人,是因为心情不好;然而,他发挥的力量却超出了他的控制,那不是本意。
    他只是想着要挥出一拳,一念之间,便有元气裹住了他的拳头;那一拳把对方的脸都打歪,让他有些意外。他也没想过要打断另一个人的骨头,只是这两拳的连贯性太强,他的动作太快,自己也收不住手脚。
    他有些害怕,也有些难过。
    倒不是因为自责或者同情。
    难过,是那一局棋让他想起了过往,想起了那些值得怀念的东西,想起了那些炽热的吻和无话不说的夜。
    害怕,却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确实非同常人。
    放下书,他皱起眉来。
    修行者的确很强,一个物化上境的修行者,可以面对一百个士兵的冲杀而分毫不伤。一个坐忘境的武道修行者守住要隘,更是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两个混混,纵使高大一些,也不过是普通人。在修行者的面前,哪怕是刚刚初辨的修行者面前,都不过是两个高一些、力气大一些的小孩。
    但是,修行者想要攻击对方,无非是三种途径。
    第一种,如武道修行者,纳天地元气于体内,强健筋骨,拳出有龙象之力,杀敌于举手投足之间。
    第二种,如剑师、符师、术士,以飞剑法器攻击,却都要有所凭依。当然,修炼到了人境之上的修行者自也有所谓“无剑胜有剑”,“聚气为符”之类的本事,但是苏渐自认不在此列。
    第三种,则是意师和阴阳师。这两种修行者比较特别。阴阳师世间罕见,他们善于将天地元气化为阴阳二气,以太极阴阳相生相化之理,催生出神妙手段。世间万象尽能在他们的手中挥洒自如。
    而意师就更是可怕。他们只要以意念,便可杀敌于百步之外。
    可是,这六种修行方式之中,没有一种是用天地元气杀人的。他们若要使法术,必须要经过冥想、培念的步骤,天地元气于他们,并不是武器,而是肥料。
    苏渐本来只想打他们一顿,他原本只想用这双被天地元气和念力滋养过的拳头发泄一番。他以为相对那些坐忘境、物化境修行者而言的自己,只是一个废人。然而他的两拳,就把两个人打得近乎残废。
    这不是他的本愿,虽然他不觉得需要抱歉。
    ……
    这一天,又是术科公孙清扬的课。
    公孙清扬的特点人所共知,就是晚到快走。经过书院的安排,有潜力的学生们被分配到一个教舍里,根据天赋的梯次,安排不同的教授教习。术科的课程时间足足有一个上午,而公孙清扬往往会晚上半个时辰才到,而且一散学就立刻离开,丝毫不做任何停留。
    不过他讲学的方式方法却很是精辟和有效,他的学识也足够渊博;丙舍术科诸生之中的确有一两个自称通读经典的“才子”想要给他难堪,到了最后都只是自取其辱。
    这一天上午,公孙清扬还是晚来。
    这段时间里,有的学生一如既往的埋怨,而有的已经成了习惯,只管自己冥想。尔岚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却也不想和苏渐聊什么,只好自己看书;苏渐想和尔岚说两句,却怕她给自己冷脸看,也只好自己看书。
    至于沈雪朔,她一直是自己看书。
    苏渐看了一会,发觉一处疑问,于是抱着不耻下问的心态,向尔岚问道:“这位同学,请问怎么区分初辨与物化境?”
    尔岚冷冷地说:“等公孙教授来了,问他。”
    苏渐被打了脸,好没趣地把伸出去的书本拿了回来。
    可是尔岚没想到,等到公孙清扬来后,苏渐果然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尔岚愈发不解,心想,就算你的念宫和气海都被隐春散破碎了,难道脑子也真的破碎了?你自己也曾修行过,难不成自己不知道?
    公孙清扬除了不守时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认真。当然,这两种特点在他身上并不是一种悖论。苏渐的问题在他人看来是一个笑话或者其他什么的,公孙清扬却很认真地解释了一番。
    “人生于天地间,无非求个始终,而在我看来,所谓修行,却是有始无终。强分境界之高下,其实不必。你若是修行之中遇到阻碍,便是功夫未到;功夫到了,自然百般无碍。修行,第一步必是盘坐修念,定心的功夫到了,星脉与天地元气自有呼应。”
    “何故?天地之间的元气实乃是太古神国崩碎之后,落入人间所化的陨石碎片尘埃。而千万年来,凡人呼吸这星石尘埃,与天地元气早有相融,体内便自然有了星脉穴位,且随血脉繁衍,世世如此,代代不绝。”
    “定心,之后便可以引气,这就是初辨。初辨之义,也就是人生初识修行与俗世之差别。”
    “所以,初辨在我来看,就是一盘凉拌黄瓜,最是简单明了。”
    “然而,既然已经可以吸收天地元气,又如何证‘物化’之境呢?”
    公孙清扬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
    “所谓物化,在我看来,就是一盘爆炒鸡丁。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已经能辨明天地元气,自然要加以利用。利用星脉,将元气导入体内,再加以转化成为念力。而此时,念宫中已有念力,比起初辨境,区别在于念力。要区别这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