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1844(中)滚滚长江东逝水[3]

1845最新章节目录
   首,赞叹陆大澎的忠义。
    我军筹集渡船,准备过江解放汉阳,穆荫率部疾走,退往下游方向。
    《跨越星辰——共和军发展史;第一部:地球战争时代;第一卷:国内革命战争;第二分卷:战史综述;第三章:北伐;第五节:攻克武昌(节选)》
    楚剑功在占领了汉阳之后,立即颁布了一系列命令,让乐楚名带领第二十一营、第二十二营,以及炮兵第六营前往占领襄阳,就地组织对北防御。第二十四营前往宜昌实施占领,并准备对西防御。
    随后,命令在新占领各地的驻军抽出士官的架子来,组成当地的锦衣卫。原有广州除原有的广州卫以外,也新设韶州,东江、西江、南路(雷州)、琼州五个卫。这些新的卫指挥使都是黄埔讲武堂的毕业生。中国人有很多重名,在黄埔毕业生中也有体现,仅仅王启年这个名字就有五个。
    他们有的是广东本地商家子弟参军;有的是东北广宁府的马夫,有的是西北绿营的兼职兽医,他们俩在江宁收取溃兵时入营;有的淮南子弟,有的是杭州大户蓄养的家奴,浙东大捷后报名参军。
    这些人,包括五个王启年,出身各不相同,投奔共和军的目的也不一样,但他们现在都被讲武堂和共和军这个大熔炉锻造,成为骨干。
    马夫王启年为郴州卫指挥使,商家王启年为长沙卫指挥使,兽医王启年卫为岳州卫指挥使,淮南王启年为荆州卫指挥使,逃奴王启年为峡州(宜昌)卫指挥使……
    王东陆为武汉(鄂州)卫指挥使。
    楚剑功又命令广州白云山大营派遣新兵到武汉,补齐各营建制,让李颖修准备大都督府北迁。
    这样一通忙下来,就到了八月中旬,肃顺带领神机军和湘军,沿长江而来。
    黄梅会战
    楚剑功将19营、20营,23营以及炮兵第五营留在武昌防守。由王东陆统一指挥。
    共和军其他部队前往田家镇,迎战神机军。出田家镇之后,在广济县城击溃清廷湖北提督博勒恭武,随后挺近黄梅,与肃顺的神机军遭遇。
    黄梅县位于湖北、安徽和江西三省交汇之处。肃顺在得知共和军击溃博勒恭武之后,就全军进驻黄梅。
    黄梅城东南依山,峰峦林立,一溪环绕城根,沟港错杂,水深泥烂,只有两座桥梁可通县城。城北“高阜叠起,有险可据,为攻城:必由之路”。在北门外扎大营3座,墙壁坚固,营外悉掘梅花陷坑,深逾丈余,布以地雷、竹签。以阻碍攻城。西门扎小营1座,又加高城墙,滚木擂石,四面环布,誓相死守。
    楚剑功带队,在黄梅成西面扎下大营,召开了游击以上会议。
    “总之,我军十八个步兵营,四个炮兵营,一万五千人出头。敌军三个旗,两个营,外加楚勇一部,总计两万人左右,大炮12磅山地榴四十八门,骑兵两千,据城而守。敌我情况通报完毕。”
    楚剑功问:“打不打?”按楚剑功的本心来说,他还不想打。根据以前的情报显示,神机军不善攻城,而且当初在英伦买炮的时候,楚剑功统一购买的12磅山地榴,这种榴弹炮的特点是轻便,但威力无法与共和军的12磅长管加农炮相比。楚剑功只要封住田家镇,神机军就无法进攻武汉。两湖新定,楚剑功还有很多的行政事务要处理。
    “打,坚决的打。”季退思首先站起来,“咱们在广东憋了三年了,为的什么呀,咱们受了均座的教育,就是要推翻清朝。均座,第一击,由我带队吧。”
    “你都是平南将军了,还什么第一击,”司马电六大大咧咧的说,在这样的会议上,不用顾忌军衔高低,这是条例写明了的,“我们第一营,当然要打第一击。”
    司马电六和李云纵一样,都升了参将,但还兼领第一营的游击和和鸿儒都尉。
    其他的参将和游击也站起来,要争这第一击的荣誉。
    楚剑功轻轻的在桌上一拍,大家都安静了。楚剑功说:“争什么争?十八个营,每个营都有任务。听陆车帅的命令!”
    车骑将军陆达咳嗽一声,开始点卯。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炮兵营,你们各选炮位,全力轰击清兵在北门城外的三座大营以及城墙上的守军。锦衣卫林深河!”
    “到!”林深河站起来。
    “你要在炮兵掩护下,排除在敌军大营周围和城墙前面的所有障碍。”
    “是!”
    “第一营到第八营,由我指挥,攻击最宽阔的北门,翟晓琳带领9营、10营、11营,冲击西门,以为骚扰,剩余各营,作为预备队由均座直接掌握。”
    各营领命起立。
    楚剑功也站起来说:“神机军的架子是我搭起来的,他们的装备也是我买的,这些你们都了解,我们这一战,可以说做到了知己知彼。大家在北伐以来的战斗中,表现都很不错。这一战,我们必将胜利。对不对?”
    “对!”
    1844年8月22日,黄梅城西北面,楚剑功对陆达说:“陆达,对表!”
    “0838”
    楚剑功左手拿着怀表,抬起右手,眼睛盯着表面,看着秒针慢慢走到“12”的位置,右手往下一挥,喊道:“”
    陆达听到,立即将自己的表对准。
    “可以开始了。”
    陆达敬了个礼,跳上自己的马,向出发阵地跑去。
    “各炮兵营游击点卯!”陆达下令。
    “炮一营十二门长管加农炮进入攻击阵位,六门山地榴待机。”
    “炮二营十二门……”
    陆达听完了点卯,满意的点点头:“九点零五分,准时开始炮击,各营游击返回阵位。”
    九点钟的时候,两名信号兵将火箭板布置好。火箭武器一直都有生产,但精度和威力不能满足需要,用来发信号还不错。
    九点零三分,第一枚火箭升空,九点零五分,第三枚火箭升空,四个炮兵营一共四十八门12磅长管加农炮开始炮击。
    共和军的炮兵营由六个连组成,三个加农炮连,每连四门长管加农炮,一个榴弹炮连,六门山地榴,一个补给修理连,一个勘探侦察连。虽然都是用“十二磅”的炮弹,两者炮弹通用,但山地榴只用霰弹和榴霰弹,很少使用实心弹,射程、精度和炮口动能都要小于长管加农炮。
    四十八门长管加农炮,直接轰击清军设立在北门外的三座大营。黄梅只是县城,城墙既不高,也不厚,这三座大营就是为城墙防御提供缓冲。
    最开始,是用开花弹的试探射击,一缕缕烟尘,在清军的三个大营内掀起,一些营房直接被掀翻,设在外围的木栅栏也被炮火熏黑了。
    营内的清兵狼奔兀突,有的往枪垒里跑,有的往躲到营房里却被炮火掀了出来,有军官手按腰刀大声呵斥,声音却被炮声盖住……三座大营乱作一团。
    一部分加农炮仍旧使用开花弹压制射击,另外一些用榴弹打击软目标,用实心弹轰击新目标。一些清军的土垒已经被垮塌了。
    突然,共和军的出发阵地里,传来了激烈的哨子声,锦衣卫冲出面前的土堆,每人扛着一块木板或者原木,冲向清军的大营。
    林深河带着他的小队,来到左边和中间大营之间的地区,这里是烂泥地,锦衣卫们把原木抛在地里,然后铺上木板,打上长钉,这样就建成了一条简易的道路。
    突然,黄梅县城的城墙上,响起了炮声,清军的炮弹,直接打到城下,有些飞进了清军自己的大营,有的,却打进了正在铺路的锦衣卫的队伍里。
    林深河看到同行的队友有些慌乱,他大声叫着:“炮兵会解决他们,扛起原木,向前!”
    清军的开始打榴霰弹,锦衣卫的队伍里炸开了各色烟花。
    黄梅战役亲历记(节选)
    1844年8月22日,黄梅战役打响,我,林深河,身为锦衣卫黄队第二工程中队小队长,带领我的小队,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担负着为步兵开路的光荣任务。
    准备哨一起,我们四百名锦衣卫,没有任何犹豫和退缩,就扛着工具材料冲上了战场,我们没有一枪一弹,却毫不畏惧。
    我们在黄梅城下铺设简易道路,以方便步兵冲击,刚开始的时候,城外清军大营被我军炮兵压制和摧毁,无力阻拦我们。但好景不长,清兵在城墙上布置了榴弹炮。
    他们在城墙上隐藏得很好,战前没有被我们的观测手发现。当我们推进到敌人炮兵射程以内,敌人突然开始炮击。
    敌人炮术不佳,只能对北门大营附近实施覆盖射击,清兵自己为我们承担了大量的火力。但榴霰弹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战后统计,大约有40余名锦衣卫牺牲在炮火下。
    随着我军的长管加农炮向前推进阵地,很快就压制了城头的敌军炮兵。我们的长管加农炮最大射程3000米,最佳射程1500米,远远好于号称最大射程1200米的山地榴。敌人在我们的炮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北门附近有一条干枯的港沟,我军也把这条港沟作为突破的重点,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顺着港沟用木板铺成了一条简易路。
    ……
    我,莫青岩,时为第二营游击,在战斗发起前,我就争取过第一击的荣誉。然而,第一营的司马电六还是占到了出发阵地的第一排。
    在炮兵和锦衣卫为我们做完准备以后,我们和第一营同时发起了冲击。顺着锦衣卫铺好的简易路,我们很快冲进了一条港沟。突然,身后响起了砰的一声。
    清兵在北门外的要道上埋下了地雷,其中就有压在简易道下方的。其中有些是引发雷和拉发雷。清兵怕死,都被我方炮兵早早敢开,没人来引发。
    还有极少数的触发雷,现在触发雷的引信仍旧不保险,也让我们的许多战士逃过一劫。然而,还是有人踩上触发雷,牺牲了。
    我们和第一营冲进北门后,我军炮兵停止了炮击,我们两个营冲上城墙,开始清扫。
    清扫工作以连为单位展开,我带着自己的一连,向着城墙东面突破。四个排,列成不规则的横队,交替掩护前进。
    走在最前面的一排遇到清兵之后,不待命令,立即攒射,然后停下装弹。二排上前,成为先导排。
    在城墙上遇到的,似乎都是装备老式的湘军,而那些和我们装备相近的神机军,却没有出现在城墙上。
    清扫了北门城墙之后,我们摇动旗帜,通知后续部队进城。
    先进城的,是配属给我们一营和二营的山地榴连,随后是三营,四营……就在三营进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