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1841(六)英雄豪杰路不同[3]

1845最新章节目录
   大人,您别看他年纪小,他可了不得了,广西桂平石家,已经由他当了族长。”
    广西桂平,石家,少年族长?楚剑功心中默念一遍:我知道他是谁了。
    那少年说道:“桂平石达开,有礼了。”声音甚是洪亮。
    楚剑功伸手示意他坐到跟前来:“石兄弟,我看你将来必成大器。”
    石达开眉毛一挑:“楚大人,我是来投军的。”
    “投军?”
    “是,我要投奔朱雀军。”
    “啊,那你不当族长了么?”楚剑功口上应付着,心里却想,你我可用不起。楚剑功对石达开这个名字,比对曾国藩还要敏感,希望将他拒之门外。
    “我家里的事情,有我叔在管着,不用我操心。我就听说朱雀军以一当十,杀得数万英夷屁滚尿流,心下仰慕,就想来见识见识。”
    张兴培这时候在一旁说道:“钧座,石兄弟是我从广西请来的,他入了朱雀军,对我等在广西行事,大有助益。石兄弟,人称石敢当,武艺也好得很那。”
    “兴培,你不是不知道,朱雀军看重的不是武艺。石兄弟,我跟你说,朱雀军里,学的都是洋玩意,你受得了吗?”
    石达开朗声说道:“大人,您说笑了,江湖朋友送我外号石敢当,可不是白叫的。我一向敢作敢为,水里火里都去得,有什么事情受不了的。洋玩意?我正想见识见识洋玩意是什么呢。”
    “是这样。”楚剑功决定退一步,“你年龄还小,进军队不合纪律。”
    “大人,你看不起人!”石达开眼睛中一道锐光闪过。
    “石兄弟,朱雀军最讲纪律,如果你年龄不到就进了朱雀军,那不就坏了我的军纪?”
    楚剑功看见石达开不服气的样子,问道:“你识多少字?”
    “几千吧?”
    “会算学吗?”
    “会。”
    “函数呢?”楚剑功笑了起来。
    “什么?”
    “你看,你不懂了吧。这样吧,我请两个洋先生,教你些西洋知识。你若学得好,我便让你入军。”
    “大人,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那我这位兄弟,大人收不收他呢?”石达开突然往身后一指。
    楚剑功一看,却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原本以为是石达开的书童什么的,但仔细一看,却觉得这少年穿的简陋,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一种坚毅,如同藏在匣中的宝剑,虽未锋芒毕露,却已经散发出一种凝重的力量。
    “小兄弟,你叫什么?”“我叫任厚土。”
    “听口音,你是山西人?跟着你家长辈来拜寿的?”
    “不是,我一个人从山西走到广东来投军,遇到了石敢当兄弟,他说,蔡李佛的张师兄是蔡李佛的重要人物,可以介绍我去朱雀军,我就跟来了。”
    “你为什么要投军?”
    “大人,这事说来话长。以后容我详禀。”
    “你运气挺好,居然遇到石敢当一起来。”
    任厚土看了一眼石达开,说道:“石敢当兄弟肯帮我的忙,我当然感激。但若没有他帮我,我就直接跑到军营门口去守着,总有见到大人您的时候。”
    “来历不明的话,我可不会收喔。”
    任厚土眉头一拧:“英雄莫问出处。”
    “说得好。你和石敢当一起先学洋学问吧,半年之后,你们学得好,我就收你们。”
    “多谢大人。”
    此后陈享寿宴摆开,大家开始喝酒,石达开很是豪迈,和蔡李佛的师兄弟们拼酒,任厚土不动声色,给陈享敬了祝寿酒之后,别人敬酒他就陪,别人不和他说话他也不做声。
    酒宴散后,楚剑功带着两个少年去李颖修的住处,安排他们住下。
    “石达开居然跑来了,有意思。”李颖修说。
    “另一个时空也差不多这个时候,他拜陈享为师,入了蔡李佛。”
    “是么?那你抢了陈享的徒弟啊。”
    “任厚土家里什么来历?”
    “刚才我问了,他家里是晋商,有个远房叔叔常跑江浙一带的丝绸生意,给他说了朱雀军浙江大捷的事情,他仰慕不已,就跑来了。十四岁的少年,一个人,赶了辆驴车。从山西到广东,”
    “小伙子有毅力。”
    “这两个就放在你这里,明天就从澳门请个家庭教师过来。”
    “重点培养么?”
    “谈不上,对小孩子要优待一点吧。”
    “中秋马上就要到了。”李颖修转换话题。
    “嗯,我是投胎的,还有家可以回,你这种天上掉下来的就只好一个人了。”
    “其实我在英格兰有个女人,”李颖修说,“不方便带回来啊。”
    “你什么时候走。”
    “后天。先回趟家,中秋以后再北上去京师。我北上了,这里就只有你一个人撑着了。看紧陆达。”
    “放心,基本已经布好了局,我看得住。倒是你,要小心啊。”李颖修用手敲着桌子,“我总在担心,你一入京师,就会被咔嚓。”
    “怎么会呢?我刚刚立了功,清廷还没有这么脑残,直接对付我,起码要先把朱雀军分化瓦解掉吧。何况英国人在澳门可是有驻军权的。”
    “就怕道光脑子不清醒,硬来啊。”
    “道光的性子,总比崇祯强。以崇祯那种连换五十相的急脾气,也隐忍了二十年,才动手对付黄石。”
    “什么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你穿越得早,当然不知道了。”
    李颖修一挥手:“不管他,变异时空的事情,在这个位面没有发生,不足为凭。”
    楚剑功叹了口气。
    “你说,我们是不是反了算了。几千核心部队,也未必没有胜算,总比你让人抓去砍头好。”
    “你准备好了吗?粮草储备充足了吗?兵工厂建成了吗?银子备足了吗?仓促动手,成功的把握太小,要是打成太平天国那种僵持,破坏太大了。再说,为了我个人的性命,那我们的事业冒险,不值得啊。”
    李颖修低头想了想,最终点点头:“对。瓦解朱雀军之前,清廷不会对你下手的。我一定想办法,尽快把你弄回来。就怕万一,他们忍不住动手了……我一定追认你为国父。”
    “你才是国父,你全家都是国父。”楚剑功说道,“如果你真的要纪念我呢,不如这样。”楚剑功摸出一个布包。
    李颖修把布包打开,“什么呀?”
    “星际航行图,你追认我为星际旅行伟大先驱者好了。”
    “星际航行图?你懂星系航行?诶,这不是前几天俄国人送的最新的八十八星座图吗?”
    “怎么了?我是系统论出身。”
    “别扯了,说实话,航线你在哪抄的?”
    “抄什么抄?我自己画的。现在这个时代,那里抄去?”
    “你真懂星际航行啊?”李颖修问道。
    “不懂。我就是用虚线把恒星都连起来。”
    9月12日密奏
    楚剑功已经出发去了武昌,两广总督徐广缙正在总督府里写着一份密折。
    “两广总督臣徐广缙跪奏,为遵旨督办广东开埠,履行合约各条,恭折复奏,仰祈圣鉴事。”
    他的奏折里,说了这么几件事情
    首先呢,汇报了一番广东开埠的准备情况,讲述了自己出面对留在广州的洋人进行安抚的事迹,随后文风一转,开始谈到楚剑功。
    说楚剑功这个人呢,确实有才华。兵练得好,然而也就让朝廷不放心。此次楚剑功入京,希望朝廷能够善加抚慰,最好能让楚剑功感恩戴德,生不了反叛的心思。
    但仅仅感化是不够的,楚剑功是朱雀军的主心骨,将楚剑功留在京师,割断他和朱雀军的联系,广东这边,才能为朝廷收取朱雀军。
    徐广缙最后密报:楚剑功在朱雀军中,推行一种新的职衔,守阙锐士。虽说当初创办新军的时候就有许诺,准朱雀军自行探索。但楚剑功也难逃培植党羽之嫌。加上楚剑功在镇江大战后,挟裹收编了一万余名溃兵,实在令人生疑。徐广缙自己虽有疑惑,但不敢轻举妄动,恐怕伤了报国将士的心。大皇帝明见万里,洞察秋毫,一定能够看透楚剑功到底是忠是奸。
    一切仰赖大皇帝圣裁。
    讲完了公事之后,徐广缙又谈到了自己一个小小的请求:本来呢,以徐广缙的资历,现在还当不上总督。但是,广东省划为通商口岸,各位大人们都不愿意到广州来‘事鬼’。他徐广缙饱读圣贤书,也自然不愿意做这“事鬼”的下贱勾当。但看到满朝无人,才挺身而出,为大清皇帝分忧。淡了这份苦差事。
    现在呢,广东开埠的准备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一切都有条不紊。他徐广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请皇上考虑到他的苦衷,将他调到内地。
    徐广缙还在奏折中提醒皇上,前任两广总督林则徐和前任两江总督伊里布都是有‘抚夷’经验的人,现在却在京师赋闲,不如派到广东来,人尽其才。
    徐广缙又把自己的奏折审视了一遍,随后用蜡漆封好,盖上密折的印,叫下属直送京师。
    在徐广缙送出密折的同时,广东巡抚怡良的奏折也送出了。
    怡良大人在折子里,先简述了自己在广东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随后,巡抚大人称赞了新来的两广总督徐广缙,说他甚是能干,一来就完全主导了广东开埠的局面。接着又夸奖徐大人“后生可畏”,委婉的表示徐大人班次还在自己之后,现在已经做了总督,而自己还是巡抚,真是有负皇上的信任。
    随后呢,怡良大人也谈到了楚剑功。他说:楚剑功在黄埔办了一所军校,固然可以加强大清的兵备,但也有私人结党之嫌,幸而已经召他入京,可以保全他。
    怡良建议,楚剑功入京之后,就不要轻易的让他再出京。不如给一个在朝中的职位,养起来。京师和广州天南地北,万里之遥,将楚剑功和朱雀军隔上几年,朝廷往朱雀军慢慢掺沙子。
    但这事情不能太急,英夷在澳门有驻军权,广州的安危还要仗着朱雀军,所以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再练一支靠得住的新军。这新军自然不能再让楚剑功带,但可以让他参谋建议。
    等新军练成,朱雀军的沙子也掺得差不多了,自然就把军队拿过来了。
    到那时,再把楚剑功外放一方大员,这对朝廷,对楚剑功,都是两利的事情。请皇上和各位中堂仔细的斟酌。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上了奏折,广州的第三位大员也没有闲着。广州将军阿精阿,也给道光写了一封密奏,发出去的时间还在总督和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