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民国三人行》0122重赋小农[2]

锵锵民国三人行最新章节目录
   庆贺奉老育幼,即便是富户食麦者也仅限于男子,妇女月食两次,大多数农户都是以玉米红薯高粱这些粗劣的杂粮作为日常主食。
    城里人吃白面,种地的人吃粗粮这是现阶段民国华北地区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写照,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小麦的商品价值在所有的粮食作物中较高,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现钱当然会留下杂粮自己食用,卖出小麦用度日常开支。
    而种植小麦的副产物却是“一头牛”,在华北地区以小麦为主体的两年三熟的轮作种植结构模式下,有两个农忙季即春耕秋收,尤以秋收最为忙碌,收割完秋季作物后,为了保持墒情立即要耕地,靠人力每天能完成0.25亩,平均深约4英寸即10公分左右;一个人用两头牛在平坦地块没有特殊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耕地4亩至5亩,深约5英寸即13公分左右,马耕的效率大致是牛的一倍左右。
    但小麦的秸秆除了牛能食用,马骡驴都不能食用,马骡的食量要远大于牛驴,而且要求质量较高,一匹马骡每年需要玉米茎叶3600多斤的粗饲料和6石高粱加0.8史黑豆这样的精饲料,一头牛则只需要不足三千斤的小麦秸秆高粱叶等粗饲料和两石玉米的精饲料,驴的食量更小但不能饲喂小麦秸秆;相比较牛驴,马骡的价格很高,大致是牛30元,马40元以上,骡50元以上,驴20元;但相比于驴,耕地犁田这些需要较大力量和耐力的农活牛马骡更合适;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养牛就成了华北特别是麦区农户最佳的选择。所以“三十亩地一头牛”绝非戏虐,而是华北自耕农真实的生活写照。
    不得不说情报局以及联合各相关厅局成立的普查人员做的调查报告详尽又精准,其中关于农户养牛情况的调查有这样一项:
    滨县农户朱明贵养牛的粗饲料情况调查
    季节麦秸高粱叶大豆叶荚花生茎叶甘薯藤蔓玉米茎叶青草(单位/斤)
    春——
    夏10—————4
    秋—
    冬——
    正因为有这些详尽的资料,陈剑锋才对鲁北农村的状况有了切实的了解,对于其中反映的农民的窘境他是深感忧心,鲁北的农户大部分是全自耕农或者半自耕农,纯佃户的比例和他推测的差不多一成上下。
    若是现在采取简单方式解决了自耕农为主的的大部分农户温饱问题势必会为以后的农业再发展设置了一道更大的阻碍,土地必须集中,或者是说不能保留大部分的小地块的土地拥有者,这是陈剑锋自认为解决鲁北现在农村问题的切入点,也是他竭力想推行全民军化的缘由。在无法扩大被除数的前提下,缩小除数就是唯一的可行之策。陈剑锋想的就是想缩小农业人口数量这个除数,那么势必就要发展工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吸纳农业的富余人口即劳力,而要让农业的劳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就势必打破土地对农民的束缚。
    圈地运动为代表的血淋淋的将农民变为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的解放劳动力的运动,其血腥却又是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捷径,苏联的余粮争购以及对集体农庄的压榨都为其工业化实现了原始积累。
    即便是在我国,尽管情况有所温和,但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也变相的是对农业的压榨,其后的对农村水利农资等方面的建设(改革前)也是为了保证这种掠夺的可持续性,其实就在明清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江南重赋地区的税赋征收的可持续性,也加大了这些地区的水利等农业基本设施的修建,仅仅是钱塘江海堤就耗资几千万两白银。(这种和建国后对农业的投入也是利益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陈剑锋不会采用圈地运动和苏联的余粮征收制度这些血淋淋的方式,但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解放,还要实现农村土地的再集中,打破原来的小农生产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的集约农业,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他相信众人一起努力会想到办法的,所以他把“作业”留给了众人。
    就在众人忙于完成他布置的作业之时,陈剑锋第一次离开羊角沟,离开鲁北,他现在在天津…..
    ****母亲症状减轻,今日出院暂住我家,之前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各位书友可以想象那里的环境,安稳下来码字很难,所以中断了更新,实在抱歉。
    借此机会也反思了自己的作品,如同很多书友所说,(锵锵三人行)很闷,作者也感觉很闷,但是作者总是想在书中写上点东西,实在的东西,各位书友可能对民国都有所了解,可民国到底是什么状况,作者也不清楚。
    中国的农村这些年来一直成为“热点,难点”,可是这种局面可能在民国初建时就已经存在,即便从民国算起距今也满百年,根子何在?
    作者认为根子就在于农业人口无论从数量上来讲和比例上都太多。
    作者从不认为中国的人口太多,更不认为中国某阶段的生育率太高,即便是在生育率最高的那个阶段,中国的人口规模始终没有超过峰值即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5%,而现在呢?却是20%左右,一句话,与中国以外的国家相比较,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了很多。
    那些认为人口是一种负担或者以此作为中国落后的借口的人不妨看看日本的人口与国土的状况。与此对应的是资源同样也不能作为借口。
    既然人口资源都不是问题,造成中国落后的根子何在?
    作者认为还是就在于农业人口无论从数量上来讲和比例上都太多。
    再谈一个话题,大学扩招问题。
    有观点认为五十年代的100人只有1人成为大学生,九十年代100人有10人成为大学生,现今成了50人,但其中的“精英”还是那“1”人,扩招对提升国家整个的综合水准意义不大,仅仅是高校揽财的手段借口而已。
    作者不敢苟同,作者借用木桶理论,展现一个国家人口素质水准的不是那些“精英”,恰恰是“草根”“土老帽”。
    问题又回到最初的农业人口即农民那里,作者的祖父还是农民,现在一些叔伯堂兄弟仍旧是农民,所以作者不存在看得起看不起农民的问题,但作者认为农民,这里指的是传统的农民却是落后的代名词,由农民转换为工人或者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失为一种进步,而现在所谓的来自农村却没有干过农活的“新民工”或者是“二代民工”,作者认为这恰恰是一种进步。
    作者在书中大量的涉及民国农村的问题,是想看能不能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也想给各位书友尽可能多的那个时代的讯息,尽管这些讯息也是作者搜罗来的,可能有的书友的资料笔作者表述的更详尽,但作者确实很用心。
    尽管书是穿越,是YY,但却不会狗血YY无止境,下一阶段就算进入了情节展开阶段…
    再次致歉,也再次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