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一百六十七章天赐良缘(五)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渺茫的歌声翻过墙垣,使得巷子南北的府院里都能听到,这对于此时氛围鼎沸的李府而言,就像是被人点了一瓢冷水,霎时便是把气氛凉了下来,众人的脸sè有些僵硬,在静默了一会儿后,很快就有人拍案而起。。
    是李格非族叔李钦奉。
    “yín词小调,真是有辱斯文!”他气的胡须都鼓了起来,还是旁边将他好生劝慰住了。
    “二叔稍安勿躁,坐下再说。”
    “那苏姓小儿如此嚣张,自有府衙处置,我等切不可自降了身份。”
    “是极是极。”
    ……
    李格非作为主家,自是要顾全大局,他按下族人情绪,“今rì大喜,不谈琐事,现下老朽就将小女唤来与诸位见面,也算是劳烦在场诸位一同做个见证,赵李两家今rì就是结了儿女亲家~~”他看向赵挺之,赵挺之起身拿酒敬他,面上有笑,宴飨中人这时也都举起杯来以作祝贺。
    就这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打乱了他们。
    “老爷不好了,那苏进真个飞了过来!”
    啊?
    皱眉,惊诧,荒谬,里面高座宴席的士大夫们一时间难以反应,不仅话说不出来,就是连像模像样的表情也做不出来了。
    “这……这……”
    偏厅那些官僚家仆今晚就是来凑热闹的,听闻那商户真个飞了过来,这兴趣可真是什么都挡不住,一个个起身给李格非告礼,带着质疑的神sè出府去看,李格非不好做拦,这头一开,大堂里的其他人又如何能按捺的住。
    飞过来?
    插了翅膀不成?
    他们更愿意相信是外面以讹传讹,毕竟这也太荒谬了。
    “格非,那苏家小儿实在太过猖狂。若不出去给他些教训,岂不是笑我李家无人!”
    李氏族人拍案林立,这时就是李格非也相拦不住,正当他面有焦sè时,赵挺之面sè平和的反替他开解。
    “李学士,既然事已至此,我等也不妨出去看看。”
    李格非沉默了会儿。看着眼前这满席的珍馐已经转凉,两边伺候的奴婢也是心不在焉的往外头瞟,交头接耳的,场面已经不能挽回,他见赵挺之脸sè如常,心中疑虑之下后只得点头应允了。结果这一厅堂的士大夫们相携出府,前拥后挤的,莫不是对那飞天之术兴趣浓厚。
    郭氏落在后头,将赵挺之拉到身边耳语,“李家那女娃亲口许诺,已是满城皆知,如今若是那苏家小儿真能达成条约。我赵家怕是进退为难啊~~”她磨砂着腕上的玉镯,沉眉低嗓的动作已经无法再掩饰内心的担忧。
    身边人流拥挤,缁袍木屐者跨步出去,私语声连连,尤其是那些官僚家仆管事,望过来的目光更是频繁,这在郭氏眼里,明显就是看笑话的意思。
    不过她生气归生气。但对这即将面临的难题还是提出了客观的看法,不过她这丈夫却依旧面sè如常。
    “看一步,走一步。”
    郭氏蹙紧了眉头,但见丈夫并没有深谈的意思,也就不好再问。
    ……
    ……
    李府外面现下聚集的百姓已经不知凡几,许多邻街的游人在今晚都跑来了这边看,大人拉着小孩的手。小孩则是摇着拨浪鼓玩,嘴里咿呀咿的哼哼唱,见着路摊头上的面人饼时就停下来不走了,他爹要是拽他一下。就像是牵动的泪腺引擎,哇啦哇啦的眼泪啪啪掉,旁边行人把好奇的目光望过来看,他爹为难之际,忽见西南处的天空有一团亮光往这里慢慢飘来,眼睛顿时一亮,把儿子抱起来往那指。
    “看看,那是什么?”
    果然这孩子被这天上的大灯笼吸引住了,抽着鼻涕,“爹,那个红烧狮子头怎么在天上飞啊?”他口水都下来了。
    “……”
    巷子里的这些围观刚从新曲里挣脱出来,不想又陷进那个不明飞行物中。
    “哇!好大的一颗红烧狮子头!”
    民以食为天,也无怪乎有人会把这第一印象归结到食物上,不过这话要是听在某人耳朵里,怕是要给他们跪了,他只是为了图个喜庆,就把气球染成朱红sè,哪会考虑到这么低俗的联想。
    “什么狮子头,明明是个灯笼。”
    “不对,应该是松脂灯。”刚才放了这么松脂灯,这么联想过去就比较正常了,不过还是被旁边以体型太大驳了回去。
    这就是颠覆常识。
    任和店楼上的甄氏对这庞然大物极有兴趣,向暄那小家伙更是站到了长凳上张望,“那是先生做的狮子头吗?”
    甄氏抿嘴一笑,拍了记他屁股,“赶紧坐下。”
    “哦。”
    这楼上其余人也没有吃饭的心思了,纷纷搁下酒筷,围聚到了几个窗台处看,果真见西南面慢慢悠悠的飘过来一个狮子头,红的火热。
    底下御街上的行人也都驻足下来抬头指指点点。
    “那什么东西?”
    “松脂灯吗?不过也太大了~~”
    甄氏将向暄抱到挨近窗栏处,允许他趴着窗槛看。
    不过……这书生可真是让人吃惊,能做出那等曲子已是不易,如今这是要石破天惊啊。她偏了偏头,玉簪的头角都染上来自远处的红光。
    嘴里,轻轻的哼着“深深的一段情”,很简单的调子,几乎听上一遍就能记下来,不过自己唱着总觉得羞赧,摸上热热的脸,好在这时候那大火球的红光打过来,外人也瞧不出她有悖于常的异样。
    不过她对坐的丈夫就没有这么高雅的兴致了,他紧紧的盯着那漂浮过来的热气球,眉目间的凝神令身边的管事察觉出不妥来。
    管事常秦皱起了眉头:这苏仲耕可真不是个省心的主儿……
    就在这时,忽然一阵悠扬的乐声传来,有些像笛声,但凝眉含思下却又能判别出两者间较大的差别。
    底下行人百姓又是左顾右盼起来,这曲子就是之前那首小调,低沉悠扬,沁人心脾。
    学斋里头的封宜奴已是激动的站了起来。凭窗而望,她知道……这是一种新音sè,那小调由这音sè演绎出来,更是有一种冬rì炭火般的温暖与棉柔。
    “这苏仲耕……”她嘴里嚼着话,没注意到胡涵儿望过来的诧异。
    学斋里有些自命轻狂的人甚至已经跑出去看狮子头了,毕竟这飞天之举太过惊人,寻常人就是做梦都没想过。
    柴梓那好友吕槊饮酒自乐。瞟两眼周边都跃跃yù出的太学生们,摇头而笑,“那苏仲耕可真是天大的本事,若说讨女人家的欢心,整个大宋怕都无人能出其右……”他拍拍柴大少的肩,“柴三。你不是说那一品斋与你们皮货行有来往么,那我依我看,你就摸着这关系,找个闲儿提两块腊肉去求求师,这可比你在那儿瞎琢磨强多了。”
    柴大少拢起耳朵来听,思量半晌后居然还点起头来,“此言……”他还想说此言得理来着。不过已被旁边的萧琦抢断了话,他轻责了吕槊几句,对于这好友的玩世不恭可真是伤透脑筋。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材用又何必嫉于他人,那苏家少爷jīng于音律又长于奇yín,京师何人不晓,此番也算情理之中。”
    吕槊愕然。手里的酒尊停了下来。
    而他们的谈话也被窗前的封宜奴留意到,她回过头来看了他们一眼,只是笑了下,又转回去看天上那徐徐而来的大红灯笼。
    ……
    之前李府里吃宴的士大夫们此时都已出了来,三两为伴的仰头张望,一个个咧嘴皱眉的,显然还是难以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幕。
    “不是。那苏姓小儿真个飞了过来。”
    “我看内中必有蹊跷。”
    他们议论纷纷的,李格非就更是头痛了,这大喜的rì子女儿哭成这模样,外人指不定以为是他在逼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问向王氏的语气都有些愠气了。即便是再好的修养也耐不住这般状况。不过王氏又能说什么,这女儿如今情绪失控,也不是说话的时候。
    李格非摇头道,“扶回房去,这在外头成何体统。”他正要差使婢女将李清照扶回去,不想李清照这时候抹着眼泪倔强了起来。
    “容女儿再看一会儿。”她眼角湿润,旁边李素几个族女心有不忍,也是求了情,李格非本就心软,叹了口气后,转头对赵家人道歉。
    郭氏怨念已深,撇过头不去看李家人,倒是赵挺之颇为和气的道几声无事,还颇有意味了叹了声。
    “皆是痴儿女啊~~”
    这莫名其妙的话让李格非眉头大皱。
    此时心情最差的就是赵明诚了,他见李清照如此模样,心中仅存的一丝念想全部瓦碎,佳人早已心有所属,那他再这般纠缠岂非做了恶人。
    他叹了口气,心里已经琢磨着怎么和爹娘说退亲。
    “让开让开,都给我让开~~”
    就在这时候,外头忽然挤进来一队府衙差役,他们喝退人群,生生的从围聚的人群堆里撕开一道口子来,到了李府门前才停下。
    “李学士,卑职今晚巡视至此,见贵府门前聚众良多,可是有何歹人yù意滋事。”领头的拱手有笑。
    李格非一皱眉,这衙役班头与他素未谋面,怎得会在这个时候出来,看他身后十余个衙役jīng神抖擞的模样,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他疑虑之际,那班头身后走出来一玉革白袍的官家衙内。
    “李伯父勿要生疑,小侄怕今晚有贼人扰乱,故此事先上报了刘大人,刘大人为保京师治安,是故特拔了一队衙役过来协助伯父处理乱事。”
    他面若冠玉,仪表堂堂,此时笑着走上前来,乃是赵挺之次子赵思诚,他受了赵挺之之命去府衙搬人,为的就是今晚铩铩苏进的气焰。
    王氏倒是见过这赵思诚,稍一转念就明白了:难怪赵家一直这么淡定,原来早布置了后招,任那书生再怎么能耐。又如何能斗得过官府,这老狐狸……倒也是吃准了那书生的软肋。王氏斜斜的瞥了眼神清气闲的赵挺之,不自觉的将怀里的女儿抱紧些。
    赵挺之此时难得发话,“李学士长者仁慈,与人为善,但那苏姓商户今rì饶人清静也着实无礼,如今既然刘大人秉持公事。我等自不可包庇纵容,李学士以为如何?”
    李格非犹豫了起来,那苏进与他李家关系微妙,他若是当众处置了苏进,恐怕外界有所非议,可若是不处置。他确实也不知道怎么面对那苏进,难不成还把他请进来喝酒吗?这显然不合适。
    正当他犹豫之际,又是一队衙役挤了进来,露台前的众人此时都被这一拨又一拨的衙役吸引了注意,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