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89章李园不死[3]

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令就下来了,苍头爵升五大夫,出任秘军副率,持黑鹰金牌。秦王政在命令书上还特意注明,在秘军统率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坐镇紫府的情况下,由副率苍头代行其职,主掌紫府。
    宝鼎拿着这份任命书研究了半天,不得不承认秦王政是个绝代雄主。
    秦王政是大王,站在权力的最高点,他俯瞰这个世界,他的胸襟和见识绝非普通人可以比拟。老秦人也罢,关东人也罢,楚人和巴蜀人也罢,都是他统治王国的工具。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利益,那就是君王的利益,君王的利益凌驾于王国利益之上,有利于王国利益的举措未必有利于君王的利益,所以,不要把君王当作一个有感情的生物,尤其不能把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当作有感情的生物。君王是没有感情的,只有利益,所以昭襄王杀死了武安君,赶走了糕侯等四大权贵;所以秦王政逼反了长安君,禁锢了赵太后,赶走了吕不韦;所以,公子宝鼎告诫自己,千万不要以己心来揣测秦王政,那必定错得离谱,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秦王政需要什么?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了权力是否就能拥有一切?当然不是,权力用得好,可以建功立业,可以给王国带来长治久安,反之,亡国灭种,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无须赘述。秦王政正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如何让权力用得更好,如何让权力转化为统一四海的千古伟业,这才是秦王政弹精竭虑,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人的个置不同,理想和抱负自然不同,所要考虑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同,至于眼界、见识和胸怀等等更是大相径庭。
    宝鼎前世的丰富知识帮助他迅融入到这个时代,同时也带给他迥异于这个时代的思想和经验。他从秦王政的这份任命书里看到了很多东西,为此他不得不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从一个后世人的视角来全方位思考秦王政这个人。
    君王以君王的利益至上。君王的利益包括什么?第一当然是权力,第二才是王国的利益。君王在现行制度下如何才能掌控最大的权力?当君王掌控了足够的权力,影响和决定了王国的利益,那么这两者之间又如何协调和统一?
    有一点可以确定,耸王国的利益不断扩大,必能给君王带来更大的权力。秦王政现在正在走上一条正确的统治之路,然后他统一了中土,接着他显然走错了统治之路,然后帝国在他死后瞬间崩溃。
    谁创造了历史?是秦王政还是中土的苍生?抑或两者同时创造了这段恢弘的历史?那么改变这段历史又该从何着手?
    宝鼎迷茫了,感觉找不到前进的安向。
    秦王政在这份任命书中有非常清晰的暗示,秦王政并没有抛弃他,依旧让他主掌紫府,控制黑冰台,那么不难推测到,秦王政对身边的关东人也只是给予了部分信任。或许用更准确的话说,关东人就是他手里的工具。蒙氏败于河北,姚贾招摇撞骗,这两件事必定刺激了秦王政,所以他的策略也在改。
    让公子宝鼎长久控制黑冰台的最大好处就是大秦秘军始终掌握在老秦人手里,这可以让秦王政更加放心。不管怎么说,就如宝鼎在红翎社窝里的震天一吼,“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只有老秦人,才会与大秦共赴国难,这一点母庸置疑。
    那么由此推测,公子宝鼎以秘军统率的身份离开咸阳去封邑,就不是外放就国,也不是惨遭贬黜,而是另有目的。什么目的呢?还是让他冲锋陷阵,继续与楚系斗个你死我活?或者,让他像苏秦一样,到关东某国做个间谍?
    公子宝鼎决定与秦王政好好谈一次,开诚布公地谈一次,兄弟间做一次最私密的接触。
    老秦人已经给了他巨大压力,老将军们表态了,绝对不支持他搞内讧,如果兄弟阅墙,那死的肯定是他,因为老秦人不想再一次受到打击,不想错过统一天下的建功机会,不想看到咸阳陷入无休无止的风暴之中,更不想重蹈覆辙失去对大秦军队的控制,因为只有控制军队才能确保老秦人有足够的实力守护自己的王国。
    总之一句话,老秦人有老秦人的利益诉求,有老秦人的利益底线,在他们的利益基本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不再无条件的支持宝鼎,不会陪着宝鼎在生死一线间疯狂起舞。如此一来,宝鼎的处境愈艰难,而此刻秦王政突然雪中送炭,这里面隐藏的东西就多了。
    秦王政是大王,大王以君王利益至上。大王是一个人和朝堂上的所有势力做斗争,秦王政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孤独君王,那么,这个孤独的君王现在在想什么?
    琴氏家主回到了咸阳,夜郎公主随同而至。
    武烈侯公子宝鼎得到消息后,急不可耐,当即冲出紫府,直奔琴氏府邸兰苑。
    赵仪已经先期赶到兰苑,把出塞故事和最近咸阳生的一系列事件详细告之。魄清和琴氏兄妹虽然在6续接到的书信里大致了解了这些事,但此刻听到赵仪娓娓道来,还是有惊心动魄之感。
    琴氏兄妹为公子宝鼎终于封君而高兴不已,陇清却敏锐地预感到公子宝鼎要被赶出咸阳了。公子宝鼎一旦到了封邑,群敌环伺,内忧外患,危如累卵,随时都有倾覆之祸。
    她越想越是烦躁,为公子宝鼎的命运忧心仲仲。就在这个时候,公子宝鼎到了。公子宝鼎如此匆忙而来,更加应证了她的猜测。
    琴氏这座兰苑的大门一直对公子宝鼎敞开着,但奇怪的是,公子宝鼎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登门。
    大家寒暄了一番,琴氏兄妹连道恭贺。院清对自己的两个孩子使了个眼色,琴氏兄妹心领神会,找个借口拉着赵仪出去了。唐老爹则挥手清退堂内婢女,然后站在了堂外石阶上。
    再次见到魄清,宝鼎还是有些不堪,难以抵挡这个女人的魅力,但或许是因为心情的关系,他很快便平静下来。
    “姐姐知道我的来意?,小宝鼎笑着问道。
    陇清微微点头,黛眉轻蹙,“为什么不是洛阳,而是南阳?。
    “这要问他。”宝鼎笑道,“姐姐当真知道我的来意?”
    陇清目妥疑惑之色,忽然想到他现在是紫府主人,心里顿时一阵猛跳,眼里不由自主地掠过一丝惊慌。
    “还记得那夜我和魄氏大兄去研山吗?”宝鼎淡然说道,“那夜我很兴奋,睡不着,爬到大树上数星星,偶一低头,正好看到魄氏大兄梦游行宫,”
    院清瞬间便平静下来,看到宝鼎一本正经地说着院状梦游,立即忍俊不禁,“扑哧”娇笑,“我看你才是梦游。半夜不睡爬到大树上数星星,你竟然还有这等怪癖?,小
    宝鼎脸露浅笑,“姐姐。我想见他,就我和他。”
    魄清目露难色,沉吟不语。
    宝鼎感觉魄清的表现很反常。秘密被戳穿了,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像没事人一样,这使得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难道魄清和秦王政不是那种关系?院清是陪某个嫔妃泡温泉?
    “我可以替你带句话。”院清忽然展颜一笑,“就一句。”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宝鼎不假思索地说道,“就一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