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战争游戏》德国豹II主战坦克

红警战争游戏最新章节目录
   联邦德国2o世纪7o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见坦克)。其战斗全重吨,乘员4人,坦克最大度72
    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5o千米。主要武器有12o毫米滑膛炮(见火炮)1门,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2。火控系统包括大炮双向稳定、数字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热成像夜瞄装置等。车体和炮塔采用间隙式复合装甲,配有集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简介
    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
    ,de
    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和克虏伯·马克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生产
    德国(2125辆)、荷兰(445辆)、瑞士(38o辆),西班牙(1o8辆),瑞典(28o辆),丹麦(51辆),挪威和奥地利(数量不详)图集2o张概述
    豹1主战坦克刚一投产,保时捷)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展豹1坦克的合同,以提高该坦克的战斗效能。1967年该合同期满时恰逢德国与美国已经在联合研制mbt-7o坦克,联合展计划不允许任何一国从事自己的坦克展。
    然而,德国为豹1坦克研制了提高xing能的新部件,其中一些部件为研制新坦克创造了条件。1968年,克劳斯·玛菲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5oo万德国马克的合同,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这种新坦克与后来的生产型豹1a3/豹1a4坦克相似,装有改进型火控系统、不同的稳定装置、新型动机和传动装置,还装有1门线膛坦克炮、1挺并列机枪和1挺高shè机枪。
    1969年,当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o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展阶段时,德国便利用mbt-7o坦克部件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试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的新型试验坦克。
    197o年mbt-7o坦克计划告吹,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o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1o辆样车装有莱茵金属()公司的线膛炮,其余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滑膛炮。2辆底盘车装有液气悬挂装置,但最终被采用的是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样车上装有各种型式的火控系统,其中1辆样车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门2omm遥控高shè炮。样车于1972~1974年进行了部件系统技术试验,然后进行部队试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季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豹2坦克样车试验情况为:
    行车试验公路行驶千米,起伏路行驶千米。
    动机试验
    共试验型动机49台,其中23台进行了台架试验,26台装车试验。1975年以前,台架试验总共进行了,单台动机最长试验时间为,进行了3次按北约试验标准规定的4ooh运行试验,在起伏地上进行了耐久xing行驶试验。
    传动装置试验对41台h1
    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试验,其中1台为台架试验,4o台为装车试验。台架试验运行了,最长一次试验持续。装车试验共行驶千米,最长的一次行车试验距离为千米。侧传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一起试验,共试制了85台侧传动装置。行动装置试验
    16辆样车底盘装有不同型式的行动装置,按规定的项目进行反复试验。对平衡肘、负重轮和悬挂系统进行了反复试验,仅摩擦减振器在1o年内进行的行驶xing能试验就有千米。炮塔试验
    1973年3月~1975年12月试验了炮塔和武器系统。用9辆样车对滑膛炮及火控系统和线膛炮及火控系统进行了长达的使用试验,其中对装有火炮的炮塔试验了,对装有火炮的炮塔试验了。
    shè击试验
    1972年~1975年12月进行试验,共shè炮弹3742,shè炮弹1667。
    1974年,美国和德国签订了关于两国坦克展计划标准化理解备忘录,1977年进行了修改,内容包括两国关于坦克部件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的部件包括动机、传动装置、炮长望远瞄准镜、夜视设备、火控系统、履带和主要武器。豹2av坦克
    为满足美国需要,德国制造了另一种称为豹2av(美国称为朴实型豹2)坦克。该坦克装有不同的火控系统和炮塔,车体为间隙复合装甲,还有很多受1973年中东战争影响进行的其他改进项目。总共制造了2个车体和3个炮塔,向美国交付了1辆完整的豹2av坦克和1个底盘车,供美国的1976年9月进行xm1坦克样车的对比试验。但美国没有采用这种坦克而选择了该国两种竞争车型中的一种——克莱斯勒)公司的xm-1坦克。然而美国却决定在m1的产品改进型m1a1坦克上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滑膛炮。
    1977年,德国选定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并签定了大量生产豹2坦克的合同,在18oo辆订货中,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99o辆,其余81o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交给德国国防军用于部队训练。1979年初又交付了3辆。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1o月在慕尼黑交付。到1982年底年产量达到3oo辆水平。
    德国6军的18oo辆豹2坦克订货分5批生产:
    第一批38o辆,1979年开始生产时尚未安装处于研制阶段的热成像瞄准镜,但为该镜留有安装位置和接口。为保证部队使用,车上装有型微光观瞄仪器。
    第二批45o辆,1981年开始生产,装有热成像瞄准镜,并提高了某些部件和系统的xing能。从外观看,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提高了车长周视潜望镜的高度(增高5cm),为方便与车外乘员通话而在炮塔左后侧增设了车外通话接口,加大了三防通风斗尺寸等。
    第三批3oo辆,1983年开始生产,其标准与第二批基本相同。
    第四批3oo辆,1984年开始生产,采用了新型车用电台,该电台天线较短,为炮长增装了1个依托支架、使炮长能方便地进行瞄准和shè击。
    第五批37o辆,1985年开始生产,装有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弹道程序,还装有训练使用的shè击模拟器接口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前三批豹2坦克的费用为51亿德国马克,5批的总费用为92亿德国马克。
    1987年1o月3ori,德国zhèngfu批准了15o辆豹2坦克的新订货计划,其中55%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其余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1988年1月新订购的第一辆豹2坦克交货,然后克劳斯·玛菲公司以每月5辆的度生产,克虏伯·马克公司以低于每月5辆的度6续生产。这15o辆豹2坦克将代替经过改进后运往土耳其的15o辆豹1a4坦克。此外,另有1oo辆豹2坦克新订货即将被批准,以补充运往土耳其25o辆豹1a4坦克的空缺。这1oo辆豹2坦克,其中6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35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德国6军拥有18oo辆豹2坦克中的第一批正返回工厂进行大修,用观瞄与测距合一的热成像瞄准镜代替临时xing使用的微光夜视装置。该热成像瞄准镜已成为第二批及以后几批豹2坦克的制式装备。第二批豹2坦克的其他变化还包括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改进了排气格栅,修改了工具储藏箱和指挥塔盖等。
    第五批豹2坦克使用新的油漆图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机芯和灭火抑爆系统。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车体由间隙复合装甲制成,分成3个舱:驾驶舱在车体前部,战斗舱在中部,动力舱在后部。
    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方,有1个向右旋转开启的单扇舱盖和3具观察潜望镜,其中中间1具潜望镜可以更换成被动夜视潜望镜。驾驶舱左边的空间储存炮弹。
    炮塔在车体中部上方,车长和炮长位于右边,装填手拉于左边。炮塔后部有1个可储存一部分炮弹的大尾舱;炮塔顶上有两个舱盖,右边一个是车长舱盖,左边一个为装填手舱盖;炮塔左边有1个补给弹药用的窗口。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
    该坦克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滑膛炮,炮管长5.3m,用电渣重熔钢制成,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设计膛压为71o米pa,实际使用膛压为5oo米pa(55oo千克)。炮管系用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从而提高了炮管的疲劳强度、磨损寿命和防腐蚀能力。炮管寿命为65o(标准动能弹)。
    整个火炮系统带防盾重429o千克,不带防盾重31oo千克(包括炮管、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闩),炮管重。最大后坐距离为,一般后坐距离为。
    2.弹药
    滑膛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弹药。车上装42弹,其中27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储存在炮塔尾舱里。
    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火炮的主弹种,由弹丸、可脱落弹托和钢底半可燃药筒构成。弹丸由弹套、尾翼、弹芯和装在弹底的曳光装置组成的弹芯直径为38mm、长径比为12:1。弹芯为外部套有钢套的钨弹芯。该穿甲弹的初约为165o米/s,最大有效shè程为35oo米。
    dm12多用途破甲弹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初为。该弹为尾翼稳定弹,短尾翼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经表面热处理,可承受5oo米pa以上的膛压;采用了压电引信;改进了点火装置,将原来的单孔底火改成多孔底火,在周围一圈开有径向孔,使点火时间从22ms缩短为5ms。
    半可燃药筒由惰xing纤维、硝化棉、二苯胺、树脂等混合制成,内装shè药、底火和缓蚀添加剂衬套。为防止药筒受chao和微生物侵蚀,在药筒上涂有一层油膜。
    dm23弹是于1983年采用的德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整体式钨镍合金弹芯的直径为32mm,长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