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龙吟前传》施粥

六朝云龙吟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章
    「两千石粮食,一共是六千五百银铢,三千银铢的定金已经支付过,还差三千五百枚银铢。」程宗扬将一只解开的钱囊推过去,「这是一百七十五枚金铢,请周老板收好。」
    看著钱囊中黄澄澄的金铢,周铭业神情微动,像粮行这种小本生意,平常升斗出入,大都是用铜铢,连银铢都不多见,何况是金铢,不由对这年轻商人的身家又高看一眼。
    如果有选择,程宗扬宁肯用银铢支付,免得太过招摇。但二十万金铢换成银铢,足有几十吨重,等从建康运来,讨债的恐怕早就把自己的店铺踏平了。
    「公子果然是信人。」周铭业接过那笔沉甸甸的金铢,然後笑道:「再过几rì就是除夕,公子孤身在外,不若来舍下守岁,共度新年。」
    程宗扬道:「那怎么好打扰?」
    「你我之间,哪里要这般客气!」周铭业道:「不瞒公子说,这几rì敝行上下都在库中忙碌,为公子筹措那一万石粮食。公子身边只有几位伴当,年夜未免冷清,何妨一同聚聚。」
    周铭业如此盛情,程宗扬也有些心动,自己在这个时空第一次过除夕,如果身边只有祁老四、敖老大、冯大,法和死激ān臣,这年也过得太惨了点,於是笑著答应下来。
    腊月二十八,筠州人家家户户开始打年糕,准备过年。城南一家新开的粮行不言声地挂出水牌,标出每石四百铜铢收购粮食的价码。
    年关时节,各家多少都有些余粮,看到粮行挂出的牌子,有人过来讯问,得知不论多寡,一律以现钱交易,便有人动了心,拿粮食来换些钱铢,购买年货。
    祁远当起了掌柜的角色,通过孙益轩招募了几个信得过的夥计,开始收购粮食。冯源闲来无事,也跟著打打下手。
    程宗扬把那笔钱铢交给敖润看管,把这个汉子吓了一跳,「程头儿,这可是几十万金铢。老敖不吃不喝,几十辈子也赚不下来。你就这么放心扔给我?」
    「少废话,要是信不过你,我还带你来筠州?」程宗扬把钥匙丢给他,「我和会之出去一趟,明天回来。你和冯大,法一起看著钱,下午孙老板来,拿一千金铢,让他想办法换成零散的银铢、铜铢。有事你和老四商量,自己拿主意。」
    冯源道:「程头儿,不如我也去吧。守著这么大一堆金铢,我怕是连觉都睡不著。」
    「别!」敖润一把拉住他,「留我一个人怎么成?冯大,法,你小子也太不仗义了!」
    祁远道:「我还是守著粮食安心点儿。这么多金子,老祁看著都眼晕……老冯啊,帮我揉揉肩,你昨天揉那两下,手法还真地道!」
    程宗扬担心库房不够用,与秦会之一道往浮凌江下游,寻找地方储放粮食。浮凌江在城南,距常平仓不远,安顿了店铺的事,两人找了艘渔船,顺水而下。
    起初一段顺风顺水,不到一个多时辰便行了四十余里。浮凌江并不宽,城边几里还有些农田,再往下游,地势逐渐变得崎岖,难以耕种,大片大片都是未开发过的原始森林。一个时辰之後,两岸山势更加险峻,树木也越发高大,虬结的根系一直延伸到水中,浓绿的树荫合拢过来,将江水映得一片莹翠,空气也湿暖了许多。
    秦会之道:「这山看来也不甚高,只隔了几十里,气候便如此不同。」
    程宗扬道:「可能筠州本身的地势就不低,再加上这几道山脉,冷空气都被挡在山北,无法难下。其实我倒想找个冷点儿的地方,粮食运来也好保存。」
    说话间,船底微微一响,秦会之反应极为敏捷,船桨伸出,点住水下的礁石一推,停住船身。
    程宗扬抬眼看去,只见平静的江水沿山脚拐了个弯,往下便翻腾起来,掀起无数大大小小的浪头,显然水下都是礁石。
    两人小心地驾著船避开礁石,好不容易才靠到岸边。秦会之望了望四周,然後道:「那边似乎有些东西,我过去看看。」
    程宗扬交待道:「小心点。」
    秦会之束紧衣带,跃到岸上,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密林中。
    程宗扬守著渔船,盘算著在途中找处平地,用芦席搭个棚子,堆放粮食。反正自己也用不了几个月,只要能掩人耳目,转手便卖光了。忽然间,一条独木舟从下游逆水驶来,舟上一男一女,男子灵活地cāo著木桨,独木舟彷佛舞蹈一样左右穿插,轻盈地驶过礁群。
    程宗扬看得瞠目结舌,这样cāo船的技巧,恐怕只有荆溪人才会,可他们的独木舟最多只能装载两三石粮食,就算能找来蛮人帮忙,四千石粮食也得搬运上千趟,更不用说计划中的几十万石了。
    船上的汉子看到他的渔船,停下木桨,高声说了几句,程宗扬一个字都没听懂,只好张开双手摇了摇,表示自己没有恶意。
    然後一个声音响起,「你是筠州的商人吗?」语调虽然生涩,但吐字清晰,却是那女子说的。
    「没错,我是商人。」程宗扬道:「不过我今天没带货物,做不了交易。」
    独木舟放缓速度,驶到渔船边。荆溪男子跳上岸,急切地说了几句。程宗扬听得糊涂,不过那男子的面目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接著那女子也上了岸,她穿著荆溪人喜好的白衣,耳下垂著一对白色的象牙耳环,虽然容貌略有差异,但皮肤白嫩如水,是个出色的美人儿。
    「我叫相雅,他是麻黩。」那女子落落大方地说道。
    程宗扬也想了起来,连忙说道:「我姓程,程宗扬。他是昨天卖葡萄的?」
    荆溪男子说了几句,女子道:「麻黩认出你了,你是昨天买他葡萄的商人,我们正要去找你。」
    程宗扬心里打鼓,这个荆溪汉子刚回去,又回来找自己,难道自己又惹什么麻烦了?
    程宗扬笑道:「我们买葡萄,已经付过钱了。」
    那女子认真点了点头,「你们给得太多了。我们正要你还钱。」
    程宗扬听了半晌才明白,那个叫麻黩的荆溪汉子开价每串葡萄五个铜铢,并不是葡萄值这么多钱,而是荆溪人一般只数到五,再大的数字就用很多来表示。
    云丹琉的随从给了他一吊钱,麻黩只知道很多,根本不知道有多少。等回来找到识数的一看,才知道给得太多了。两筐葡萄不过四五十串,足足多出几百铜铢。
    麻黩被妻子数落了一顿,一大早就赶往城里还钱,没想到会在途中遇见买葡萄的客人。
    这点钱程宗扬当然不肯收,但麻黩坚持要给。他们两个是荆溪土著,找都找不来的向导,程宗扬趁机比划著向他们问道:附近有没有宽阔平整的地方,可以搭棚子,并且地面不是太湿。
    两人交谈片刻,相雅道:「如果你找能住人的地方,旁边有一处大房子。」
    「大房子?」
    「是呀。从前有人在那里住。」
    程宗扬来了精神,「在哪儿?」
    「我们带你去。」相雅和麻黩麻利地把独木舟拖到岸上,然後走进密林。
    程宗扬在筠州听了不少浮凌江下游五溪蛮人的传说,据说那些蛮人擅长用毒箭,往往潜藏在林中,射杀过往的客商,劫掠财物。官府派出乡兵围剿也毫无作用,因为五溪蛮一半时间在山中劳作,一半时间出去打劫,简直是全民皆匪。以至於没有人敢往荆溪一带行商。现在看,可信程度基本上为零。
    麻黩用随身的砍刀砍去枝叶,露出林间一条荒弃已久的小径。由於路面的泥土被夯实过,仍能看出以前的样子,如果稍微平整一下,就可以容骡马通行。
    走了一刻多钟,一处房舍出现在浓绿的光影中。门庭虽然破败,青石铺砌的台阶和巍然耸立的门楼却有著不同於民居的威严。倾颓一半的屋檐下,悬著一方布满蛛网的匾额,依稀能看到上面四个墨黑的大字:荆溪县衙。
    荆溪县治原来设在这里。程宗扬四处打量,只见墙头爬满藤蔓,四周的树木合拢过来,枝叶几乎遮满了天空。看情形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迹,本来就不多的几间房舍都有不同程度的倾颓,好在结构还大致保存完好。周围近百里都只有荆溪蛮人,宋国居然能在这里设县衙,还派来几任知县,也真不容易,进入大门,程宗扬顿时一阵惊喜,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院内的土地都用砖石铺过,虽然被雨水侵蚀,有几处凹陷,但依然平整,只要搭起棚子,立刻就能使用。
    程宗扬正在院中打量,忽然人影一闪,有人从县衙的正堂出来,却是先来探路的秦会之。麻黩见到他,顿时喜形於色,拉著相雅过来,飞快地说了一串话。
    秦会之也认出他来,双方说得高兴,眼看天过午时,秦会之拿出携带的竹筒米饭和一只酒葫芦,邀这对荆溪夫妻一同用餐。就这样,秦会之与相雅用蛮语与麻黩交流,再用官话与程宗扬交谈,四人一边聊天,一边打听荆溪县衙的情形。
    麻黩与相雅对县衙的来历也所知不多,只知道很多年前曾有人在这里居住,那些人都是凶恶的坏人,拿出一张盖过红印的纸,就向周围的山民索要物品。从未交过赋税的荆溪人对此莫名其妙,彼此发出过几次冲突,最後乾脆都躲到山里不去理会。後来有一天,荆溪人从山里出来,才发现大房子的人已经搬走了。荆溪人不喜欢这种房屋,也没有人来住,於是便荒废下来。
    秦会之问起有没有乡兵到这里来。麻黩和相雅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乡兵,不过由於水路和山路都不好走,已经很多年没有外人到荆溪来了。
    程宗扬放下心,从筠州到这里,顺风的话一个时辰就能到,地方又大又没有人烟,把粮食放在这里倒是个好地方。
    吃过饭,麻黩和相雅一同离开。这对荆溪夫妻一片坦诚,只因为多拿了几百文钱,还要划船到城里送还,让自己这个准备囤积居奇的激ān商很有些不好意思。
    程宗扬有心送他们点礼物,但身边什么都没带,只好作罢。
    秦会之道:「他们这支荆溪蛮住在山上,出来一趟要走几十里山路,再走几十里水路,以前很少与宋国人接触。」
    「那个女的官话说得不错啊,以前没接触过外人,她在哪儿学的?」
    「浮凌江再往下游临著昭南边境,有一个沐羽城,虽然比筠州离得远,但荆溪人对宋国人抱有戒心,大都在那边交易。麻黩还是第一次去筠州,正巧遇上我们。」
    「下次来,给他们带点铁器和盐巴。」
    秦会之点头道:「那最好不过。」
    程宗扬在庭中走了几步,「若加个棚子,放上几万石粮食应该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