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长生》第1章

覆长生最新章节目录
   昭王楚四年,三月,昭国发兵,攻取郑国三十七城。
    四月,又夺梁国二城。
    昭国鲸吞之势已成,隐有席卷天下之气。
    梁公子平遥君临危受命,合纵燕、郑、卫、梁、祝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昭军,昭大将蒙远战败而逃。
    联军乘胜追击至高杳关,昭军拒关不出。
    面对高杳关这道易守难攻的雄关天险,平遥君无奈长叹,正欲退兵,却有陈国特使秘密前来,献上一物,言东海仙人所赐,可解此困局。
    次日,高杳关陷落。
    天下皆惊。
    ————————
    五月。
    烈日当空,不见半丝雨水。
    而庐龙城内的气氛,却比这闷热的天气,更加令人浮躁、不安。
    二十余日前,高杳关被五国联军攻破,昭国上下震惊。
    但此时,更令昭国公卿忧虑的,还是昭王殷楚的病情。
    殷楚身体一向不够健康,登基四年多来,大病小病没断过。
    可这次,他先是病得卧床难起,自知年寿不永,才悍然派昭军入侵郑、梁二国,攻城略地。谁知非但没有大胜,反倒听闻高杳关沦陷,不由怒火攻心,病情恶化,怕是命不久矣。
    这令昭宫上下人心惶惶,只因殷楚今年虽三十有六,膝下却只有两个儿子。
    太子长赢乃王后宋姬所生,年仅十三;次子成桥年纪更小,八岁不到。
    儿子又少,年纪又小,殷楚偏偏还有二十多个兄弟,个个正值壮年;数以百计的叔、伯,也不乏有权有势者。
    昭国关于王位的斗争一向极为酷烈,兄终弟及之事数见不鲜,若是殷楚病逝,年少的太子殷长嬴真能坐得稳王位吗?
    而此时,昭国公主阿蘅端坐于席上,思绪有些放空。
    来这个世界已经四年了,可她至今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切。
    关于上辈子的记忆,只剩零星的丁点,就像无数碎片,除非碰到某个特殊的契机,否则很难想起来。
    她甚至忘记自己名字叫什么,又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好像一瞬之间,她就陷入了黑暗,在羊水的包裹中,醒醒睡睡,不知今夕何夕。某天被外界大力推挤还不情愿,拼命挣扎,不想离开这个温暖的窝,最后扛不住那股剧烈的力道,才放弃了抵抗。
    后来她才知道,就因为她那一番挣扎,这辈子的生母宋姬在生她时很是受了一番苦头,血流不止,差点难产死掉。
    有这么一段渊源在,宋姬不喜欢她这个女儿,也在情理之中。
    就连阿蘅这个乳名,也是因为她生在秋分,宋姬见草木茂盛,随口给她起的。至于大名,从没考虑过。
    换位思考,阿蘅其实也能理解宋姬。
    当年昭郑交战,郑军大败,昭军兵临郑都怀庄城下,郑王怒极,欲杀殷楚这个质子泄愤。
    殷楚在大商人姜仲的帮助下,逃到昭军大营,从而在昭军的护送下回到昭国。宋姬母子却被他留在怀庄城,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就这么熬了五年。
    直到殷楚成为昭国太子,郑国不敢怠慢,方将宋姬母子送回昭国。此时宋姬却发现,夫君身边早就有了一个垂髫孩童,算算时间,恰好是殷楚回国一年后出生的。
    可见殷楚早就做好了长子死在郑国的准备,才会一回来就努力生儿子,以免后继无人。
    面对这种情况,宋姬稳固地位的唯一办法就是抓紧殷楚,再给他生个儿子。
    一方面,生子是立功,或许会被酬以正妻之位;另一方面,这样她也有双重保险——就算一个儿子没了,还有另一个。
    可她生的却是个女儿。
    而且,还是在她当上了太子妇、王后,享尽人间富贵,却差点因为生产,把她命给要了的女儿!
    这令宋姬如何爱的起来?
    对于阿蘅这个幼女,宋姬根本是眼不见心为净,而她上头虽然有两位婆婆,即殷楚的嫡母寿阳太后与生母夏太后,而这两人却谁也不会为一个公主出头——又不是公子,能接到身边养大,将来或有一日可以扶为君王。
    所以,从很早开始,认清这个事实的阿蘅就知道,昭宫是一个怎样冰冷的地方。
    这里没有脉脉温情,只有利益和算计。
    就好像现在,虽然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急切、担心、凝重的表情,似乎非常在意殷楚的病情。但“风”传来的声音告诉阿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没错,风。
    阿蘅刚出生的时候,就发现她与“正常人”不同,她可以感受到体内有一股热流,顺着经络,源源不断地循环。
    她能感知风的流动,将热流运转到耳边,还能听到更远处传来的声音。
    而等她睁开眼睛,清晰看见世界的时候,就连瞬间飞过的蚊虫都能纤毫毕现地在她眼中显现。
    再后来,阿蘅发现,她能感知树木的年岁,催动花草的生长,听见水的流向。她还试过拿手指去触碰燃烧的油灯,却丝毫不觉得烫,挪开之时,发现指尖跃动着火苗。
    阿蘅曾经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充满灵气”的世界,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这样。
    但很快,她就发现,只有她自己是这样。
    正因为如此,她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的能力,而两位太后与生母宋姬对她的忽视,让这一难题变得十分简单——她只要在人靠近的时候就大声哭闹即可。
    一旦她哭闹不休,服侍她的宫人就会被斥责,甚至被发落。而这些宫人们很快就发现,只要远远离开阿蘅的视线,她就不会哭。
    这当然不合规矩,若要论罪,是大大的“疏忽、怠慢”,一旦罪名落实,便会被杖毙。
    可人皆有私,公主哭闹,她们必定被重罚。公主安静,她们就安然无恙。宋姬又不关心女儿,从没临时起意来偏殿看阿蘅两眼,所以这些宫人也就大着胆子,任由阿蘅独处。
    这正合阿蘅之意。
    她每天都花至少六个时辰在锻炼能力上,而“风”就是她最喜欢的能力之一,因为可以收集情报。
    迄今为止,她能操纵“风”,听见半径一千五百米内所有人的耳语。
    昨天晚上,阿蘅就“听”到昭国百官之首,相邦姜仲秘密进了宋姬的寝宫——为了交换情报。
    宋姬告诉姜仲,寿阳太后的弟弟安泉君,这几日频繁出入太后宫,神色鬼祟。姜仲也告知宋姬,殷楚的好几个兄弟都派门客带着重金,叩响了安泉君府邸的大门。
    很显然,寿阳太后尝到了扶持一位君王上位的好处,未必不会故技重施。
    宋姬为此惶恐不安,她知道,若是太子殷长嬴不能坐上昭王之位,他们母子就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她哭求姜仲一定要扶殷长嬴上位,甚至不惜对姜仲解衣。
    丈夫重病垂危,妻子却向另一人宽衣解带。
    这也不奇怪。
    命都快保不住的情况下,为了活下去,有些人什么都能做。
    阿蘅只是有点厌倦。
    当然,除了厌倦,她其实还有些好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