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华歌》正文卷第262章报复来得很随意

似锦华歌最新章节目录
   担心大家中暑。
    尤其是午后一段时间。
    医馆外搭起了棚子,排队的人都排排坐着,由董管事叫号,叫到哪个,哪个就上前,接过一碗冰镇茯苓汤,咕噜噜畅快喝了,把碗交给一旁的孩子。
    孩子将收集好的碗,一批批抱回医馆,由大一些的孩子清洗,再送回外面的棚子。
    而棚子另一侧,则是负责登记收费分号的孩子。
    “傅,姓傅,傅字怎么写?”
    旁边的孩子也摇头。
    “我写给你看。”
    顾客自己写好了名字,交了两文钱,得到了一个号。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百三十五号的意思,你明天下午来就成。”
    “明日下午?”
    “咱们每日发放三百碗,上午一百,下午一百,晚上一百,你这排到了一百三十五号,那就是得明日下午来。”
    “原来是这样。可是,这符号……”
    “这是咱们学堂教的数字,你记得明日下午来就成!”
    顾客看了眼棚子那边:“我不在这儿吃,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用自家的碗都成,那你可以早些来,盛了茯苓汤拿走就是。”
    “对了,你们赠送的香皂,还有吗?”
    “有的!”孩子笑嘻嘻点头。
    “那……”
    另外一个孩子顺溜着说道:“茯苓汤原价五文钱一碗,用优惠券是一碗两文钱,如果一次买三碗,一共就是十个钱,另外赠送一块香皂,香皂可要八文钱一块呢!”
    “那我要三碗,你给我重新写下来,我明日自己带大碗来取。”
    “行!姐姐,你等等,我现在就给你拿香皂去!”
    没错。
    买茯苓汤,赠送价值八文钱的香皂。
    也可以选择,两块洗涤皂。
    喏,斜对面的铺子就有,洗涤皂一块三文,两块不就是六文?
    只要一次性买三碗茯苓汤。
    拢共十文钱而已。
    哪怕是不想买茯苓汤的娘子,也从美人坊出来,折去了对面的杏林医馆。
    不要白不要啊!
    而且还是两样都能要!
    来那么一下子——气得周胜那叫一个胸口碎大石!
    柳掌柜借杏林医馆来那么一手,不说挖走了客流量,光是需求量,那挤得美人坊起码两三个月没有生意,除了过阵子能跟上高质量的桃子茶。
    但他根本无法肯定,柳掌柜有没有其他打算,尤其是在桃子茶上。
    去年,他挖了人家的墙根。
    去洪家村拿到洗涤皂的制造法子,还从“核心人物”嘴里得知该如何制作桃干,也知道从哪里获得茶叶,后期如何加工等等。
    当时桃夭铺子还在,他用的法子是低价。
    桃夭卖五文,他就卖三文。
    可如今……
    人家相当于是白送啊!
    这要如何比?
    他完全比不起啊!
    虽然挣了几个月的钱,但铺子每个月都有租金,铺子里还有好几个人,每人都要发月钱……
    再看柳掌柜。
    她关了梨花路的桃夭铺子,竟去置办起了学堂,还开了拳馆,尽管开业当日,拳馆就给人砸了牌匾,但她好歹是重开了小洞天,不,那是收了旁边两间铺子,又合了陈记酒馆的铺子,合起来了一间顶大的铺子。
    最近……好像,她又要捯饬什么印制堂?
    他不知道她哪里来那么多想法,那么来那么多时间,哪里来那么多的精力!
    但他知道自己比不过人家——因为他只有一间铺子!
    美人坊要是垮了,他……
    眼前似乎闪过一张脸。
    那人眼中尽是冷漠与嘲讽。
    她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周胜起身合上了铺子的门。
    “掌柜的?”
    “今日不开了,你们都回去。”
    店铺里几人赶紧离开了。
    剩下周胜一人。
    他坐在铺子里。
    从早到晚。
    耳旁是外面的喧嚣声。
    …………
    …………
    解决了制冰的问题。
    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连闷热的空气,都多了几分清新利爽。
    舒畅。
    下一个问题就是月刊发行之事。
    关于月刊“小洞天”的发行。
    那是一个左思右想。
    芳草的话,一直在耳边萦绕——将进酒只是一间食铺,只是一间酒肆,无法承担太多的东西。
    而月刊一事,本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不仅仅是印刷一本书那么简单,这意味着……暂时也说不好,这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改变,但她心里有数。
    因此,月刊的发行,需要依靠将进酒,却不能依赖它。
    她需要为“小洞天”寻找一个新的屋檐。
    学府路上没有合适的铺子。
    目光转移到了相邻的背街,其实,就在她铺子的另外一侧,斜对面一家小铺子。
    简单装修了一番,两天的功夫。
    作用类似于编辑室。
    今后学子们投稿,需要直接去那边,统一收集好作品,再交由象山书院的陆渊审核,经过陆渊的牵线搭桥,她已经认识了另外一家私塾的两位夫子。
    一位态度不怎么样,另一位还是表示欣赏与支持。
    可以了。
    毕竟,她只是一介商贾。
    往后,审评的事情,也会向更多夫子请教。
    铺子准备好了。
    一本本线装书,放进了铺子。
    对了,铺子的名字,叫作——小洞天记。
    取了一小部分放在将进酒,每个桌案上,皆有一本。
    同时,在当天晌午,学府路上几间书院前,她亲自去一本本分发。
    “柳掌柜,你在发什么?”
    路上碰见了蔡戌则。
    “来,蔡兄瞧瞧,第一本月刊。”
    “月刊?”
    “每月印刷一次的线装书。”
    “像你那儿的菜谱,这个就叫作线装书?这名儿,取得甚妙……”蔡戌则取过线装书,刚翻开两页。
    有人快步走了过来。
    书生面色潮红,高高举着月刊:“柳掌柜!多谢,多谢!”
    “怎么了?”
    她倒是被吓了一跳。
    书生翻开用手指夹着的书页,声音颤抖着说道:“我的,这是我的诗,没想到,我的诗能出现在一册书中!当初,你说的那些,我只是将信将疑,我写下放在了柜台那儿,没想……没想到,真的能够出现在书中!”
    且不说手抄本。
    印刷费很贵。
    能用印刷方式呈现的诗作,肯定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自己的诗作能出现在一本书中。
    那种感觉……哈哈哈,肯定是有种即将飞黄腾达之感!
    此次月刊一共有二十篇作品。
    也就是有二十位学子中奖。
    书生在笑,她的脸色也露出笑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