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22章执掌道家,观妙讲道(为我的蓝天流年加更)[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一旁躬身行礼道:“太玄师伯上应天命,下应苍生,为我道家定一统之基。”
    “长生肯请太玄师伯出任我道家新任掌门人。”
    其余天人二宗长老纷纷起身,有样学样,朝着叶千秋躬身行礼。
    叶千秋微微颔首,将雪霁从赤松子的手中拿了过来。
    “从今日起,我为道家掌门人。”
    “凡道家弟子,要遵循大道,不得同门相残。”
    天人二宗的数百名弟子见状,虽然觉得事情发生的有些突然,但眼下天人二宗掌门人,长老都已经表态了,那显然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论是反对还是赞成。
    眼下,他们这些弟子们的意见其实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于是,一众弟子也纷纷起身,躬身拱手,朝着叶千秋行礼,齐声道:“弟子等谨遵掌门令。”
    数百人的声音,声势浩大,鸟雀都吓跑了不知多少。
    这时,叶千秋手持雪霁,在观妙台之上端坐下来,抬手道:“大家请坐。”
    “今日,道家重归一统,我也要为道家众弟子讲一讲天人合一之道,讲一讲道家存世的根本之道。”
    话音落下,但见叶千秋抬手,手中凭空出现一团水。
    那水凝而不散,在叶千秋身前漂浮起来。
    叶千秋朗声道:“有谁可知这一团水是从何而来?”
    台下的一众道家弟子闻言,不少人都浮现出疑惑之色。
    有弟子道:“掌门,您功力绝顶,这水难道不是您用真气凝结而来的吗?”
    叶千秋笑道:“你如何知道水是由真气凝结而来呢?”
    那弟子挠头道:“这个……弟子说不上来……”
    叶千秋朝着四周看去,道:“有谁知道,为何我能凭空凝结出这一团水来?”
    台下一众弟子修为高深者也有一些。
    这时,只听得坐在一边的逍遥子朗声回道:“是因为空中有看不见的水,所以掌门才能聚水在手中。”
    叶千秋微微一笑,朝着逍遥子赞道:“说的好。”
    “正是因为空中有看不见的水,所以,我才能用真气将其凝结出来,如果本来没有水,那用真气可是凝结不出半点水来。”
    “水几于道,这在空中的水是气态,而冬天的飞雪是固态,汇入江海便成了液态。”
    “这三者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名称各异。”
    “道也是如此。”
    “道在天是原本无形的状态,称之为阳。”
    “阳聚而成气,气聚而成形。”
    “成形之后,变为质,即我们看得见的有形物质,有形物质再聚合形成地。”
    “地为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而人居于天地之间,有阴有阳。”
    “道即是意识,是精微的物质,所以道家称之为精神。”
    “我道家先圣老子,在入定进入“恍惚”的状态下,看到了“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的道。”
    “无形的道,还是有形的,只是极其细微。”
    “所以太极图中白鱼有一个黑点、鱼眼,这个黑点即是道。”
    “精神四达并流,循环于天地间。”
    “在天,故曰,有天道。”
    “凝聚为有形质的,看得见的物质坠地,故曰,有地道。”
    “人是无形的精神和有形的肉体、骨骸的阴阳结合体,故曰,有人道。”
    “其实,无论是人道也好,地道、天道也罢,这一切种种皆基于道。”
    “庄子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并非是否定道的存在,而是要表达道不可知的观点。”
    “就好比我手中的这团水。”
    “如果这团水不显化在我手中,那么你们如何能察觉到这团水呢?”
    “但大家察觉不到这团水,难道这团水就不存在吗?”
    台下的一众弟子听到这里,面上皆露出了恍然之色。
    原来一团水也蕴含着常人难以辨别的道理。
    叶千秋还在继续从其他方面深入浅出的讲述着“道”。
    一众道家弟子,有人听的如痴如醉,有人听到一半,则是一头雾水,只觉道之高深,难以理解。
    随着叶千秋讲道的深入,本来在山间飞舞的苍鹰和鸟雀,松鼠和猴儿也尽数围在了观妙台的四周。
    叶千秋感受到了讲道之时,天地之中似乎有一种奇特的韵律和他发生了共鸣。
    叶千秋心中暗道,此方天地拥有神冥力量,讲道之时发生这种神奇之事,倒也是在正常范畴之内。
    这一番讲道,延续了大概三个时辰左右。
    待日斜夕阳之时,讲道方才结束。
    道家数百名弟子各自怀着难以言说的心情离开了观妙台。
    道家天人二宗重归于一,又有新圣太玄子携《道经》出世,给众弟子讲道。
    此事很快便传扬了出去,引得诸子百家震动。
    叶千秋成为了道家掌门人之后,便将天人二宗弟子合归一处,人宗弟子全部搬回了大竹峰。
    隔三差五的便召集道家众弟子,给一众弟子讲道,将《道经》十二篇中的要义给众弟子一一说来。
    不过,能听懂的终究只是少数。
    大部分弟子,对于《道经》的理解还很片面。
    道家一统,叶千秋心里的石头也总算是落地了。
    经过他数次讲道,原先天人二宗弟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
    而他对于道家的实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道家弟子可能听起来不算多,但加起来也有三百多人。
    并非是所有的道家弟子都在山上修行,还有一部分弟子,潜藏在七国之中做密探。
    道家弟子行事很低调,给了人一种错觉,让人觉得道家弟子不多,但道家其实在七国之中的势力并不小。
    叶千秋接触到道家的这些隐藏实力之后,便有了下山的打算。
    这一日,幽林小筑之中。
    刚刚闻讯而来的赤松子和长生子脸上露出不解之色。
    赤松子道:“眼下道家重归一统没多久,掌门师伯就此下山,是不是太过仓促了一些。”
    叶千秋却是笑道:“无妨,山上的事,有你们二人处理,我放心的很。”
    “我此次下山,也是为了道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