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铁证(网剧真相原著)》正文第二章真假古瓶[11]

静默的铁证(网剧真相原著)最新章节目录
   些刑侦人员,鉴定中心的杨波,检察院公诉部门的赵云蕾和林岚也参加了涂敏主持的会议。
    涂敏讲了一下会议的目的:“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把目前取得的证据做个汇总,然后听一下大家对下一步的侦查工作有什么看法。”
    杨波道:“网络信息部门鉴定了苏琦的手机,宋白珊是不久前才加入到苏琦的手机电话簿中的,苏琦在秦修文吃饭的时候,的确通过微信给宋白珊发过位置共享。因此,宋白珊能够随时了解苏琦和秦修文的行踪,有充分的条件潜入秦修文的店铺,悄悄将古瓶调包。”
    冯伟斌道:“我们找了古今传承公司负责登记和接待的工作人员,经过辨认,他们认出了宋白珊,说她很早就来联系过秋拍会的事情。我们复印了宋白珊递交给拍卖公司的身份信息和签订的协议,在人口信息网上进行查询,发现宋白珊提供给拍卖公司的身份信息是假的,不过,听工作人员说,他们当时核对了,那身份信息上面的照片是她本人。另外,我们还查询了拍卖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汇款账户并不是本人,而是一个叫作富锦典当行的账户,典当行的老板说,这钱是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给的现金,委托他汇入拍卖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我们把胡强的照片给他辨认了,他很确定地说长相不一样,给钱的另有其人。”
    涂敏道:“看来这个宋白珊不简单啊,做事滴水不漏,反侦查能力也很强。从作案的手法来看,不是初犯,不是单兵作战,这背后可能是个不一般的犯罪团伙。”
    轮到谢骏,他汇报的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我和王海龙这两周主要是调查赝品鹅颈瓶的出处。根据专家黎天的建议,我们到了伊川县,打听到当地做仿品的作坊,把赝品的照片给他们辨认。当地人说,这个瓶子的原胚和做旧工艺因为是仿制工艺,接单都比较隐蔽。我们很费了点儿工夫才找到了两家接活儿的人,做原胚的那个人叫陈斌,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照片上的瓶子。据他说,这个鹅颈瓶传世太少,烧制出接近这种颜色的仿品难度大,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我们把胡强的照片给这个作坊的人辨认了,他们说胡强不是委托他们做仿制品的那个人。”
    涂敏问:“那他们有没有说定制鹅颈瓶的是什么人?”
    谢骏道:“问了,是个30多岁的男人,根据接活儿的陈斌回忆,取货的时候,这个男人开的是一辆黑色的丰田车,外地牌照,用现金付款,两个瓶子一共支付了3万元。这些就是我们这段时间掌握的信息。”
    涂敏冷笑道:“做赝品也不亲自出面,一边放烟幕弹,一边在后面遥控指挥,这案子,越来越有意思了。”他指了指其他几个听入迷了的刑侦人员,问道:“你们几个也说说,有些什么想法。”
    大伙儿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个丰田车的信息应该去查找,通过锁定车辆信息来缩小排查范围。有的说,应该查一下宋白珊的出行记录,看看这段时间有没有往返过河南和涵江市的情况。还有的说要调查那个典当行的背景,看看他们的老板有没有说实话。
    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思想的火花彼此碰撞,提出了很多不错的想法。
    涂敏看看讨论得差不多了,于是问赵云蕾:“赵处,我们很想听听您这边的意见。”
    赵云蕾道:“大家刚才的想法都非常好,我感觉这整个案件的侦查过程就像在剥洋葱,渐渐地要把最核心的部分剥离出来了。从作案手法来看,这些人交易只用现金,身份采取伪造,所以我感觉车牌号未必真实。根据苏琦的证言,宋白珊似乎经常出入国境,现在她的去向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在国外,找起来可就困难了,如果她还在国内,那么得想办法限制她自由出入国境。虽然困难大,可是这些工作还是要做,只不过我们也要有一个穷尽以上方法仍然此路不通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次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专业的犯罪团伙,高智商、反侦查能力强是他们的特点,我们也需要从专业角度来思考下一步的侦查方向。”
    涂敏道:“我非常同意赵处的说法,对手十分狡猾,咱们没有个金刚钻,估计还真揽不下这瓷器活儿呢。”
    他看了看一旁认真记录的林岚,问道:“小林检察官,你每次总是带给我们惊喜,对目前的证据,你有什么好想法?”
    林岚见他问到面前,也不客气,把心里的想法和盘托出。
    “我觉得吧,偷这么贵重的东西,应该不会找很多帮手,毕竟参与的人越多,越容易暴露。所以,典当行出现的男人和取货的男人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人?”
    谢骏道:“接活儿的两个师傅都说,委托他们做鹅颈瓶的是个30多岁的瘦高个男子,单眼皮,皮肤比较白。”
    冯伟斌道:“典当行的老板说的那个男人也是30多岁,比较瘦,脸色很苍白。”
    林岚说:“证人所描述的男子特征还是有些接近的,我建议找一下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的画像专家,他们对于证人口中面貌特征的把握和判断要比我们这些普通人专业得多。请他们根据证人的描述将具体的嫌疑人样貌画出来,这对后期的抓捕工作帮助非常大。”
    谢骏赞同道:“对啊,这可是个好主意!”
    涂敏道:“既然是个好主意,这事儿你就抓紧去办,省厅那边我去联系。”说完,他对赵云蕾竖起大拇指,夸道,“赵处,这可是个好苗子啊,您把她加到专案组里可真是独具慧眼。”
    赵云蕾忙谦虚道:“哪里,涂队,让林岚跟这个案子,也是让她有机会向你们这些优秀的侦查专家学习。这种难度级别的案子不是谁都有机会参与的,一日实战可抵百日书啊。”
    林岚在一旁频频点头道:“是啊,是啊,确实难。自从参与这个案子,我这心啊,每天都像冲浪一样,一会儿低,一会儿高,没个消停。”
    在座的最近都被这案件折磨得够呛,没少加班加点,始终悬着一颗心,此刻被林岚这么一说,大家感同身受,都忍不住笑了。
    林岚最近忙得四脚朝天,林远昊最近则是惹上了桃花债,一个头两个大。这两人各忙各的,虽然在一个院里,却没有碰上面。
    林远昊最近下班总是被赵安琪给堵在门口,他无奈之下,放着自己的车不开,改坐逯超群的车,终于换来几日消停。
    赵安琪几次扑了空,知道林远昊是刻意躲着他,不再傻等,林远昊终于能够正常开车上下班了。周末的时候,他刚出家门,就被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拦住,他举止十分客气,口气却不容拒绝。
    “您就是林远昊组长吧,我们赵董想请您去个地方,规划规划您的前程。”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与其反复纠缠,不如来个快刀斩乱麻,永绝后患。
    林远昊没说什么,微微颔首,随着那人去了。那人见他二话不说就跟了过来,虽然恭恭敬敬地给他开了车门,眉梢眼角却流露出了几分鄙夷。
    那人开车将他带到一处红墙碧瓦、古色古香的院落,偌大的庭院,林木森森,却没看到人影,林远昊被引进了一间挂着“林间松露”木牌的房间。
    迎面是一幅山水,黑白灰三色,几笔线条就勾勒出远山近水,山谷幽静。条案上摆着一盆青翠欲滴的富贵竹,与那画的意境格格不入。桌上陈列着精致的茶具,一旁的矮几上摆放着一只三足的青铜小鼎,这鼎有盖无孔,里面应该是燃了香,烟雾氤氲在鼎足周围,空气中缭绕的香气若有似无,悠远绵柔,越发烘托出一派娴静超脱的意境。
    迎着林远昊询问的目光,男子道:“赵董还有事,嘱咐我做好服务。”
    他轻轻拽了拽墙壁上的丝绦,不远处传来清脆的铃声。
    一个模样清秀,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十八九岁的少年走了进来,男子对他说:“贵客到了,小心伺候着。”然后自行退了出去。
    少年恭恭敬敬地朝林远昊鞠了一躬,道:“我先给您泡茶。”
    说着走到屋角的水缸旁,揭开盖子,用竹筒舀了水,倒进壶里,放到炉子上烧着。然后坐到林远昊对面的凳子上,将一小块方方正正的茶砖放进茶壶里。
    林远昊也不吭声,就那样默默地看着他忙前忙后。
    少年毕竟年少,房间里面两个大活人一声不吭,的确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受不了这么干巴巴地坐着,也不敢得罪了贵客,于是率先开口道:“先生,这鼎里面点了上好的惠安水沉香,有一股淡淡的蜜香,甜中又透着一股子微微的酸,还有一丝丝凉意,甜而不腻,沁人心脾说的就是这种香的调性。这茶是太姥山的老白茶,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可是顺滑醇厚,与这香很配,算得上茶禅一味了。”
    “说得好。”林远昊赞道。
    少年来了劲儿,他指了指青铜小鼎,问道:“先生,一般的香炉,都是从上面出香,咱这个却从下面出香,您说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这鼎的盖没有孔,想必是这鼎足有孔,通向鼎的内壁,所以香就从下面逸出来了。”
    少年愣了一愣,显然这问题他问过多次,一旦真有人答了出来,这话反倒不知道如何接下去了。
    过了半晌,他才问道:“您怎么知道,您刚才把这鼎拿起来看过?”
    林远昊摇了摇头。
    “您家里也有这样一只鼎?”
    林远昊依旧摇了摇头。
    少年的好奇心被大大地勾起,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被派来干什么的,继续问道:“那您是怎么知道的?”
    林远昊淡淡道:“我虽然没有见过这鼎,却见过其他的‘倒流香’,这鼎的头部和鼎身都没有香,自然也是没有孔的,香自下逸出,自然是下面有孔。除了三只鼎足,还能从哪里打孔通向鼎的内壁,让香有通道可出呢?”
    少年愣了一愣,道:“被您这么一说,这实在是太简单了。”
    “的确很简单。”
    “那以前的那些哥哥们怎么都答不上来?”
    “太笨了。”
    这三个字从林远昊这样一个冷傲高洁的男子口中说出来,那少年更加怔住了。直到水沸腾溅出水壶,浇到火上发出“嗤”的一声,才把他惊醒。
    “哎呦。”他惊叫着,急急忙忙拎起烧开的水壶,连声道,“可惜了,可惜了,这水沸腾过了头,错过了最好的温度。”
    “没事儿,我不喝茶,这就走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