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正文卷第一五四章较劲的华北运动会[2]

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目录
   的时间,陈强又去了上海。
    圣约翰等几所教会学校,之前曾经给陈强捐助过经费,陈强当然是要去的,而且这些教会大学也都很欢迎陈强的到来。
    上海的教会大学都是美国人办的,当初这些教会大学也是给陈强捐了不少的参赛经费,如今陈强得胜归来,更让这些教会大学有一种投资以后收到回报的感觉。
    特别是那些美籍教师,更是感受到别样的成就感,等他们回到美国后,赞助陈强的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事情,够他们吹一辈子的了。
    除了教会大学之外,像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等,也都是陈强必去的地方。
    此时的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都已经回到了原来的校址。
    复旦大学的校址在江湾,“一二八”时成了日本的军营,《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日本人退走,复旦大学便返回了江湾继续上课。同济大学的学校在吴淞,“一二八”的时候损毁严重,但很快得以修缮,1932年八月底的时候,同济大学便迁回了吴淞校区。
    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跟教会大学的氛围不一样,在教会大学里,那些美国人将陈强当成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而在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里,陈强则被视为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
    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里全都是爱国师生,他们对陈强的喜爱和推崇,更多是充斥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所以当陈强在做先进事迹报告的时候,师生们更是掌声雷动。之后陈强的签名售书,师生们的购买热情也是格外的高涨。
    就这样,陈强一座座的城市走下去,一所所的大学跑下去,进行了一场全国巡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也卖了大量的自传。
    如果1933年有作家收入排行榜的话,估计陈强一定能够登顶。
    ……
    五月底,南京和日本终于谈妥了,一份《塘沽协定》的签订,让长城以南100公里的土地成为了不能驻军的“非武装地带”,中**队直接退到了昌平和通州布防,这等于是让整个华北地区门户大开,如果日本人愿意的话,随时都能兵临北平城下。
    这份丧权辱国的协定,却让南京的大佬放下心来,他终于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打内战了。
    日本人不再惹是生非,国内的局势也日趋的平和起来。到了七月份的时候,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召开了。
    在1932年的时候,河南开封举行了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当时陈强正在美国,所以无缘参加,也是在这一届的华北运动会上,青岛的沈市长邀请下一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原本青岛还有一个竞争对手山西太原,但是当时太远遭遇了一场大洪水,于是乎华北运动会便花落青岛。
    为了准备这一届华北运动会,青岛专门花了二十万元建设了一个体育场,当时恰逢宋君复和刘长春从美国返回,宋君复带来了洛杉矶体育场的设计图,于是青岛体育场便参照洛杉矶体育场,进行了设计。
    历时三个月,青岛体育场终于完工,这里可以容纳名观众,看台下面有148间更衣室,而且还设有专门的锅炉房,可以烧热水,为与动员提供沐浴。在当时,青岛体育场算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体育场了。
    不出意外,陈强又被山东的韩主席,征召到了山东队当中,成为了山东队的“大腿”。
    ……
    距离青岛越近,火车上的人就越少起来,因为青岛是这趟火车的终点。
    坐过车的人都有这种经验,距离终点越近,乘客就会越少,像是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到了终点站的时候,客人可能都走没了。
    张伯苓本来在看报纸,但是当他看到前后座位已经无人时,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报纸,然后示意陈强凑过身来。
    “陈强,你这一次华北运动会,恐怕会得罪青岛的沈市长啊!”张伯苓笑着说道。
    “先生,我不明白。我听说这次华北运动会,就是沈市长极力争取的,他应该支持我才对啊。”陈强开口说道。
    张伯苓则接着说:“山东的韩主席和青岛的沈市长,两个人可不对付啊。这沈市长原本是东北军的海军司令,南京方面安排他作为青岛市长,其实是在山东省插了一根钉子,真实目的就是给韩主席添堵的。”
    张伯苓这么一解释,陈强马上明白过来。
    山东的韩主席是西北军出身,南京自然不放心他主政山东,所以给韩主席使绊子也是正常的事情。由于当时的青岛是直辖市,不属于山东省管辖,于是乎南京方面安排一个东北军出身的青岛市长,让他们两个人鹬蚌相争,南京方面便可以渔翁得利。
    而青岛的沈市长,年轻的时候曾经中过秀才,这走科举道路的人,肯定都是想当官的,得知南京方面给他安排了一个青岛市长的肥缺,也自然不会拒绝。
    当时的青岛可是大城市,被德国人殖民了很多年,基础建设发达,即便是青岛和天津,在这方面都不如青岛,而且青岛又有港口,贸易十分发达,每年的财政税收更是非常之多,所以青岛市长的位置也真的是一个大肥缺。也因此沈市长不惜被南京方面当枪使,也要当这个青岛市长。
    对于山东的韩主席来说,青岛的确是一个如鲠在喉的存在,这位韩主席能够把山东经营成为半独立的状态,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他怎么能容许自己的地盘里,有青岛这样的钉子的存在?所以在沈市长上任第一天起,韩主席和沈市长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如果不是青岛有大量日本驻军的话,估计韩主席都敢发兵直接攻打青岛,把沈市长给赶走。
    如今韩主席亲自开口,让陈强代表山东队参赛,那么在沈市长眼中,陈强就是韩主席专门派来耀武扬威的,陈强在华北运动会上拿到的冠军越多,就越是会得罪沈市长。
    不过陈强要是在比赛中故意放水,颗粒无收的话,也会得罪韩主席。所以这一次华北运动员,陈强是铁定得得罪一个高官要员了。
    突然间,陈强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两年之前,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正是在济南举行的。
    “先生,这次青岛举办华北运动会,该不会是沈市长故意跟韩主席较劲吧?”陈强猛然问道。
    张伯苓微微点了点头,开口称赞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很不错。这两个人互相较劲攀比,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要不然国立山东大学,也不会有济南和青岛这两个校区了。两年前济南举办了华北运动会,我就已经猜想到,沈市长肯定也会在青岛举办一届华北运动会的,而且为了把济南给比下去,青岛的华北运动会,场面肯定更加的庞大!”
    陈强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的情绪。
    举办运动会,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是一个国家该做的事情,然而在民国,却要靠地方军阀的攀比心和虚荣心,才能举办一场大规模的运动会!
    “有总比没有强,无论他们处于什么目的,举办这样的一场运动会,至少能让中国的体育得到些许的发展!”陈强不由得自我安慰起来。
    六千字送上,求月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