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正文卷第一五三章套路卖书(求月票)[2]

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目录
   的速度很快,春节过后,他们很快便将陈强那本《从报童到世界第一》的自传刊印成册。
    陈强正琢磨着该怎么卖书的时候,张伯苓却接到了一封北平发来的电报。发电报的是清华大学的马约翰教授,他打算邀请陈强去清华大学演讲。
    之前陈强募捐参赛资金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师生也是踊跃捐款,给了陈强很大的帮助,现在清华大学邀请陈强过去,即便是一分钱的演讲费不给,陈强也不会拒绝的。
    而且去清华大学演讲,也跟陈强在美国演讲时不同,陈强在美国大学里的演讲,主要是讲运动与健康的理念,顺便抛售他的“亚健康”理论。而在中国的大学演讲,显然不能讲什么运动与健康,也不能讲“亚健康”,而应该讲述他在奥运会上夺冠的历程。
    作为中国的奥运英雄,陈强在中国大学里做演讲,其实更像是先进事迹报告会,说说自己夺冠历程经历了多少的险阻困难,最好有一些让人潸然泪下的桥段,听的观众大受感动,各种的掉眼泪。然后说说自己在奥运会上战胜了多么强大的对手,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让观众们感受到无比的振奋!
    奥运夺冠,这才是中国观众想听到的东西。若是给中国的观众讲“亚健康”,那就真的有些脱离现实了。当时的中国,很多老百姓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即便是能够上得起大学的学生,家庭条件也要比美国普通工薪差得多,大部分人的目标还只是温饱,谁会去关心什么“亚健康”。
    突然间,陈强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要不然我干脆来一个全国巡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顺便来个签名售书之类的活动,把我的自传卖出去?”
    在未来,打着演讲的幌子,去学校里卖书,这是很多作家常用的套路,在后世人眼中并不稀奇。童书作家郑渊洁就曾经提起过,他去一个学校里演讲,本来要讲40分钟的,主办方却只让他讲20分钟,郑渊洁询问“为什么”时,对方的答复是“要给您留出卖书的时间”。
    如今的陈强便打算使用一下这种卖书的套路。
    ……
    清华大学。
    陈强做完先进事迹报告,然后将五枚金牌展示在学生们面前,顿时引起了一片惊呼声。
    “奥运会的金牌,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是纯金打造的吗?应该值不少钱吧?”
    “什么钱不钱的,这代表着荣誉,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开始议论起来。
    接下来,便到了签名售书的环节。
    “《从报童到世界第一》,这是陈强的自传啊!”
    “刚才听陈强的演讲还不过瘾,我得去买一本。”
    “还有陈强现场的签名啊,这书买的可不亏。”
    “奥运会金牌就摆在陈强的桌子上,去找他签名的时候,还可以近距离的看看奥运会的金牌究竟是什么样。”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别人去买,自己也纷纷加入其中。
    转眼的功夫,那些购书的学子便在陈强面前排起了一条长龙!
    两万字送上!求月票,求推荐票!话说这个梗你们能看懂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