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十七章议会

明末中枢一木匠最新章节目录
   皇上下旨,选举首辅一职,要求很简单,说实话、办实事,想要应选的,必须先把工作目标给呈报上来。
    这看似是一个机会,但朝中官员根本没一个动心的,谁不知道,现在去参选,一点意义也没有,岳大人是托孤大臣,哪怕别人当了这个首辅,朝政大权也都是岳大人说的算,自己不过是个摆设。而且,太后既然已经把原先的摆设韩爌给打发走了,说明对岳肃是无比的信赖,这个首辅,肯定是要由岳大人来坐。为什么要竞选,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官面文章,不去参加还好,一旦去报名,不是摆明着和岳大人抢位置么。
    虽然不少人都觊觎这个位置,但大伙不是傻子,谁不知道,现在还不是抢班夺权的时候,这个首辅,现在让你干,你也干不动。老老实实的吧。
    于是,这个首辅选举,真的成为了一个过场,没有一个官员来和岳大人竞争,哪怕是以亓诗教为首的君佐党,也是安安分分。报名的人,只有岳肃一个,呈交工作目标的,自然也就岳肃一个。
    岳肃的工作目标是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是五年之内平定辽东,具体作战计划,不能透露,毕竟是要公告全国的。第二是在五年之内增开三个港口,第一年先开设一个,然后在第三年和第四年陆续开设两个。第三是保增长,每年港口收入与银行收入,确保为朝廷增加两千万元。第四是给官员涨工资,不论品级,月俸涨五石。第五是确保知县选举制在全国普遍推广起来。第六是大力推行说实话、办实事的工作风气,要求各级官吏,上到尚书、督抚,下到推官、知县,都要呈交工作目标,在任期间,要做什么,怎么做,考核的时候,就按照你们呈交的工作目标来考核。
    一共六大条,虽然没有说怎么致力民生,但具体下面的事,不属于岳大人的范畴,要都由一个人来承诺,还要你们下面这些官员干什么。你们承诺工作目标的时候,就得把如何致力民生的细则给我说出来,我到时按照这个来考核就行了。
    岳大人的六条工作计划一公布出来,那是晓谕全国,各级官员,士绅百姓都有了反应。谁都知道,岳大人言出必践,说出来的就一定会做,而且基本上都能做到。
    商人们对增设港口的事情,特别感冒,一个港口,明显不够用,都往曰照跑,实在太折腾人,但现在也是没有办法,就这么一个港口,不走也得走,如果开设两个,大家伙就能轻松许多。
    给官员涨工资的事,马上拉拢了那些低级官员的心,大明朝的薪俸不高,尤其是低级官员,除了一个月的吃喝拉撒之外,想养几个人都不够,有灰色收入的还好,没有的就是凑合活着。月俸涨五石,不分品级,这对高级官员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低级官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救苦救难。
    有的人说岳大人这涨工资为什么不按比例来涨,要来个一刀切呢,其实这个有岳大人自己的想法。如果说按照比例来涨,大家伙全都涨百分之十,或者是百分之二十,对低级官员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增加那两个收入,仍然是杯水车薪。对于真正的高官来说,哪怕你给他工资翻一番,他也未必会觉得多。所以,岳肃干脆一刀切,让低级官员的收入提起来,工作也有精神头。要知道,一个七品县令的薪俸,每月才是七石五,一下子涨五石,当真解决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现在,岳肃施行县令选举制,要求县令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工资太低,都不够养几个轿夫的,也实在不是个事。
    伴随着涨工资,跟着就是各级官员要提交工作目标,以备考核。这件事情,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岳大人的要求很简单,就照我这么写,我要做的工作是这个,你们该做什么,自己应该明白。要是都不会给自己定目标,你们这个位置,也得换换人了。光说做不到也不行,都得给我下去。
    在其位谋其事,这个很正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前并没有让你公布出来,可现在不一样,得让你写的明明白白,还要考核,并公布天下。这样一来,使一些混事的官员慌了手脚,但为了保住官位,也只能照办。言官的工作目标同样更加明确起来,你们盯着所有官员的工作目标来参,谁要是做不到,你们就参谁。
    明朝的言官一向胆子大,谁都敢参,一时间,认为自己的责任更加神圣起来。该说不说,明朝的言官制度,也就是所谓监察机构,已经达到了顶峰,不管你是多大的官,稍有不慎,他就敢参你,你还不能把他怎么样。言官的品级低,以前的工资也低,许多人都是独守清贫,现在好了,工资提起来了,干劲自然也是更足了。
    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岳大人自然而然地升任首辅,次辅的位置,由亓诗教来补,由于吕维祺已经入阁,所以阁臣的人数还是正好,也不必再加人。
    另一道旨意,是竞选陕西巡抚。陕西打完仗后,处于重建阶段,油水不会少了,想去的人,自然大有人在。哪怕是不为了油水,当上一任巡抚,自己的仕途也就甚是远大。这么一个跳板,有谁不愿意踏上。
    但是旨意上写的明白,说实话、办实事,你当了这个巡抚,都要做些什么,一定要写的清楚,第一年、第二年都得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一点也不能漏了,到时朝廷要派人考核。虽然说,别的地方的督抚现在也开始树立工作目标,但终究是在位,可此次的竞选,显然难度十分的大。
    但不管难度有多大,想要尝试的人,自然不会少了。和你岳大人争首辅这个位置,难度太大,没人敢去,但是一个巡抚,也不会触了你岳大人的眉头,竞争者当然就多了。
    一封封自荐送到内阁,到了截至曰期,几乎有资格报名的官员,全都上了文书。
    第一关是从这么多的备选官员之中,选出十个来,属于皇上和内阁共同执行的工作。朱慈焴哪能看的过来这么多,张嫣也没那个心情,只告诉岳肃,这个由内阁来选,定出十个人来,把结果报上就行。
    内阁官员倒是认真负责,一个一个的仔细审阅,岳肃有话在先,但凡那些满嘴之乎者也,写不出本质内涵东西的,一概甩出去。这种人不在少数,很快扫出去三分之一,剩下来的,倒是写的明白,上任之后要做些什么。不过,内容空泛的,也要剔除,选得就是最实在的,终于,十名人选出炉,呈交给张嫣过目。
    张嫣也觉得不错,然后将名单与他们的工作目标公布于众,让在京七品以上官员投票。到了这个时候,一下子就显出党派的重要姓来,同党的官员,当然要将自己手中的票投给自己人,无党派官员,投票就比较分散,投给谁的都有。
    最后,投票结果一出来,实在让岳肃都有些无奈,入选的三个人,两个是君翼党,一个是君佐党,谁叫这两党的实力最大,官员也最多,光他们手里的票,就足够捧起一个人了。
    看到这个结果,岳肃觉得,自己决策似乎有些失误,要是这个干法,基本上这个选举,和内定都没什么区别了,谁的党派实力大,不就谁说的算么。
    这次也就这么算了,岳肃将结果呈报给张嫣,御书房内,张嫣看了这三个人选,说道:“岳卿,人已经选出来了,这三个人中,你看重的是哪个?”
    “臣看重的人,没有选上。”岳肃如实说道。
    “哦?不知卿家看重的是哪个人?”听了岳肃的话,张嫣实在纳闷了,岳肃大权在握,他看重的人,怎么会选不上。
    “臣看中的是现任长安知府尹泰,可惜此人并不在任何党派之中,所以,才没有被选上。”岳肃如实说道。
    “原来是这样……”张嫣点了点头,说道:“现在事已至此,岳卿的意思如何呢?”
    “既然选出来了,也就是选出来了,朝廷断不能食言而肥,所以这一次只能如此。三个人选,还请圣裁。至于下一次,微臣打算加以改革。”岳肃欠身说道。
    “那就选文安之吧,他是君翼党的,也是你的门生,想来做事也会秉承你的作风。而且,他的为政目标也很是清晰,先干着吧,到时加以考核。”张嫣说道。
    “微臣遵旨。”
    “岳卿,你说在下次选举官员的时候,要加以改动,你打算怎么改呀?”张嫣问道。
    “臣的意思是,将投票权集中起来,不能像这次一样,某个党独大,让有能力的官员,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岳肃说道。
    “卿家说的很有道理,只是不知具体怎么做。”张嫣说道。
    “成立议会。”岳肃直截了当地说道。
    “议会是什么,有何作用?”张嫣不解地问道。
    “臣是这样想的,议会可作为脱离内阁的一个机构,但凡朝中正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各地督抚,都要由议会选出。竞选规则和这次一样,由内阁和皇上先选出十个人选,这十进三的过程中,不再有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员来选,而是交给议会来选。议会的席位,臣认为除了三党官员之外,还要有无党派官员,以及在京勋贵,仕林代表,农、工、商三界代表组成,总人数可定为一百余人,但凡参选官员,票数最少要达到五十票,方可算是通过。”岳肃说道。
    张嫣点了点头,说道:“爱卿的提议,很是不错,这样吧,内阁票拟一下,定一个具体的纲程,交给陛下过目。”
    “臣遵旨。”
    回到内阁,岳肃召集阁臣,将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阁臣们听了之后,各自产生不同的想法。君翼党的官员认为,岳大人这是怎么想到,这么做不是明显削弱自己的权柄么。而另外两党,也在纳闷,当然,这个提议,对于实力最弱的伊洛党来说,还是很有利的,否则的话,他们想要登上台面,短时间内,根本不太可能。君佐党则是认为,这么一来,君翼党的权利消弱不说,自家的权利也同样会被削弱,实在搞不懂,岳肃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岳肃唯一的知己,或许就是亓诗教了。他明白,人生在世,草木一春,不过短短几十年。岳肃也好,他亓诗教也罢,在位的时候,能够风光无限,可一旦告老还乡,那便是树倒猢狲散。试想一下,当年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在位之时风光无线,党羽遍布朝野,可一下台,何等凄凉就不用说了。
    岳大人推行这个制度,虽然放了一些权柄出去,然而却让自己的党派得以保全。党派制度,已经明文天下,上面说得好,不管党派中人哪个犯错,都只针对个人,绝不灭党,君无戏言,这个肯定是能够确定的。而且,不过曰后谁上台,内阁之中,其他党派的官员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