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长城》486蝴蝶之六月六日7[2]

海上长城最新章节目录
   要外购,至于机加工所需要的合金刀具,更是全部需要进口。
    其实,别说是军工生产了,即便是海唐正在进行的最大工程--长安路建设,也是少不了进口原料的。将来要承担海唐经济的主干道,没有办法凑合的,至少修建桥梁就少不了钢筋。
    总之,没有来自美国的商品,海唐经济立马停顿。
    为了克服这一系列的困难。在四四年的下半年,李广再次借助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的影响力,促使美国政斧解冻了援助海唐的部分贷款资金,一点五亿美金。美国政斧真的很黑的,所有的贷款援助都要被商人们过手剥一层皮,直接给现金让被援助方自由在世界购买物资的情形极少。海唐能做到这一步,实在算是很不容易的了。
    麦克阿瑟的帮忙,基于“友谊”。杜鲁门的帮助虽有海唐一直以来对他的政治投注,更重要的是海唐在四四年美国大选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海唐军曾经两次从纳粹德国手中救下了不少犹太女人,但是实际上犹太组织其实并没有给予多少回报。犹太人这种商人群体,在国际政治中的投机也是以商人观点出发。当然犹太人也想不到,而李广其实在四零年也是想不到海唐能发展到目前的地步。当海唐迅速崛起,犹太人看到了投资价值,因此,再次找上了海唐国,寻求合作。海唐小小的要求,投罗斯福和杜鲁门组合一票,犹太人做的很不错。
    美国解冻这一点五亿美金,可以说是救了海唐经济。海唐拿这些钱主要干了三件事,第一赎回了质押给美国摩根财团的乌龙银行股份,从此海唐对乌拉圭的经济控制更加稳固(产权不清啊,到底算是李广的,还是国家的呢?)。
    第二,购买了一大批乌龙船厂和阿根廷造的船舶。使得海唐在四四年年底,船舶拥有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吨。这个船舶拥有量,差不多相当于英国人均船舶吨位的拥有量,一跃而成为海运大国。当然这个人均是指的海唐四四年的人口。
    而最大量的资金投入方向则是阿根廷。
    经过政斧和外交部门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顶着英国的压力,以三千万美金的低价出售了“训练舰”印度洋号航母。从而获得了阿根廷商品的一年垄断姓优先购买资格。协议中,商品价格与巴西供给美国商品价格相同,也就是战前的价格。
    至于为何印度洋号航母成了训练舰,海唐军心知肚明,制造水平实在是有点差。海唐是要做大国的,不能在这种枝节小事方面玩欺骗的。诚实嘛,中华之美德,要发扬的。
    在出售印度洋号航母的问题上,海唐算是自损实力,但是却是无可奈何的。阿根廷是一个国家,也有着利益诉求的,不会白白送好处的。
    这一切,听起来顺利,但是却全是被逼无奈。在美国这条路断绝之后,海唐能获得工业品的路径实在不多,意大利是一个,但是意大利只是多半个国家不在战区,而且仍然处于战争状态,难以满足海唐的需要。瑞士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隔着战区,只能以空运的方式购买一些轴承或者其他贵重零配件。而澳大利亚,仅仅为满足麦克阿瑟的太平洋战区的物资需求,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南美的另一个大国-巴西,本来有着比较大的钢铁产能,工业也有相当的基础,但是却被美国完全垄断了出口,海唐根本就插不进手。
    海唐找遍世界,只有阿根廷具备这个条件。
    这个年代的阿根廷,绝对不是二十一世纪那种印象,他是实际上南美最富裕的国家,号称世界第八经济强国,其工业也有着相当规模。但是,阿根廷不仅是军政独菜,而且政治上还非常倾向于德国,即便是战争期间也经常通过西班牙向德国输送工业金刚石和白金等贵重原料。哦,对了,海唐也卖给阿根廷一些钨矿砂,到底会流到何处,没有人关心。
    由于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对福克森群岛的争议,海唐此举受到了不少压力。
    但是压力再大,海唐也必须承担。海唐经济总不能因为英国施压就停下来。
    阿根廷供应的超过三十万吨的钢材和上百万吨的食品,以及数量众多的机械产品,电子产品,不仅缓解了海唐的各项工程需要,更是给海唐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即便如此,海唐有几个项目也受到了严重影响。A计划受影响最严重,本来海唐在这个时期应当进行浓缩铀工厂的建设。但是,浓缩铀所需要的两大项全部受到了影响。
    浓缩铀使用的浓密机,制造难度不算极高,海唐早早的就购买了机床和许多制造设备,但是浓密机的罐体需要不锈钢,管道也需要不锈钢。这年头,不锈钢可是真正的紧俏商品,而且其生产难度高,只有有限的几个国家掌握生产技术。
    海唐国虽然有着世界上三大镍矿之一的矿藏,却无法生产不锈钢,即便是购买到技术和设备,没有三两年休想见成效。当然,阿根廷也不成。故此,浓密机不得不停了下来。
    而浓缩铀所需要的电力,海唐是准备采用水利发电。仅仅四四年开工的水利发电站就有四五十个,但是小型的水力发电机意大利可以供应,中型的水轮发电机,如果不能从美国得到,就只能等了。
    顺便说一句,海唐的B计划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由于得到了德国的喷气式飞机样机,海唐工程师们吃透其技术,也需要相当长时间。
    经此一折腾,李广对于这个年代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重要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