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长城》427开心谋发展2[2]

海上长城最新章节目录
   天。
    此外从经济角度看,水电最为经济。唯一的缺点是投资周期有点长。不过要想长远的发展经济,现在打下节能环保的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李广的坚持下,经过多番论证,这项投资计划被政斧人员逐步接受。不过,在五条大河上建水电站,暂时还不具备条件,李广决定先拿几条小河练练手,培养一些人才。
    于是,水电专业成为海唐国第二个大专专业课程。至于教师,目前只能从美国招聘。
    第三,矿产冶金。
    首先是钢铁。海唐国发展到这个阶段,钢铁已经成为了工业发展的瓶颈。本来以海唐国的需求,依靠从澳大利亚进口一些铁,从各地搜刮一些废钢材已经差不多够生产一些军火使用了。
    但是,在推出了教育产业和交通水电产业之后,钢铁严重匮乏。不说质量要求高一些的合金钢,连建筑用钢筋购买都比较困难。政斧投资四百万美金建设一座年产十万吨的钢厂。
    这年头的钢厂,普通钢材还是用平炉炼钢,氧气顶吹转炉还没有出现。李广虽然看不上,但是也只能先凑合了,反正主要是生产建筑用钢材。总之在跑步前进之前,先学会走路。
    教育方面,与冶炼和加工有关的几个技工专业随之成立,顶吹转炉炼钢,被列入了重点科研项目。钢铁冶炼加工成为大专院校的又一个重点专业。
    有色金属的冶炼加工,海唐国可是一口气建了十几个企业。经过半年多的勘探,海唐国雇请的矿业工程师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矿产。
    而且,有些矿产几乎就是在地表上裸露,品质优良,开发条件极为便利。
    比如,距离海参崴不到一百公里,近邻海岸的一个区域发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铜矿。这个铜矿根本不用开采,直接从地上挖就是了,而且品位相当高,储量极为丰富。类似的矿产还有许多,几乎是处处是宝。比如镍矿,锌矿,铅矿,铁矿等。
    李广简直都不敢相信,这么富饶的岛屿,为何法国人没有开采这些矿产,为何在二十一世纪这里还是最穷的国家。
    原因倒是不复杂,法国人手头的资源多了去,没有必要开采这里的矿产。这样的殖民国家,即便是读力了,缺技术,缺资金,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土著全是半原始的“黑人”。
    有资源,就有了许多优势产业。比如铜矿,铜冶炼厂,电线厂,铜加工厂,这些工厂迅速开始筹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唐岛的西海岸附近,发现了一处钛矿。工程师们没有在意,因为这种矿在二战中尚未转入实用阶段。
    但是李广不同,这小子当年学人炒股,就买了关于钛产业的某支股票X钛白,XX钛业。而且装模作样的研究了一番所谓的基本面,甚至连加工工艺流程都研究了一番。
    最终,神马用都没有,亏惨。
    刻骨铭心的教训,使得李广对于钛这种金属实在是了解太深刻了,钱啊,那都是钱啊。
    谁又能想到,穿越数年,李广又遇到了这玩意。神马都不用说,必须的,绝对的,要从这块把“二十一世纪股市”的亏损捞回来。
    于是,李广自掏腰包,一个实验型工厂开始建立。
    在矿产冶金方面,政斧花钱不少,但是实际上,除了钢厂,规模都不算大。仍然是示范姓为主。
    双千工程实施,教育加上产业,每年投资四十亿唐元(相当于一亿美金),政斧立刻开忙。
    四三年,四四年还好说,账面上差不多能够。但是四五年该如何筹集资金,袁总理经过李广的“货币侵略”熏陶,找了一条路子。一次姓的,袁总理拿出五千万美金作为海唐国银行的储备资金,对外发行四十亿唐元。目标:锡兰,非洲,印度,缅甸。
    才一比二,李广笑笑,太小心了点吧。怎么也得发行个一比四,一比五的才够侵略。
    总之千家工厂计划,三五年后,海唐国将会拥有一个近乎完整的产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