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791章邸报[2]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随着报纸,让天下人所知晓。想想看,这是多么大的荣耀。
    杨望清沉声道:“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如果定期印刷,广为流传,也可以将朝廷中枢的一些政策深刻的讲述出来,也避免天下人对此的不理解,也能统一民心。不过,这些文章,也多为--懂,只怕普通人,并不能读懂其中所含之意。”
    赵询暗自点头,他明白,读书人书写文章,多为辞藻华丽,或带着隐含意义的文言文,并非白话文。所以,没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普通人想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不容易。
    “除了这时政报,本王还决议办理工商报、学报等其他报纸,在这些报纸之上,可以以白话文将时政报上的文章所含意义表达出来,让其他人可以理解。另外,在各地城池城门附近,也要张贴每日报纸,以供百姓所看。”
    “大王,此物定价几何?”
    赵询沉声道:“时政报乃多为读书人和官员多看,非普通人读懂,所以,此物定价稍高,为三十大赵铜币。至于日后其他的报纸,可以以低价卖与大赵百姓。”这时政报,还是多为--,绝非普通人能读。所以,定价稍高。当然,说起来,这三十文大赵铜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当然,要是这时政报数日一出,但也不是小数目。
    第二日,在幽州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十来岁出头的少年。他们身穿统一衣服,身后披着一个大袋子,出现在各处的茶肆、饭馆以及官员休息之地和读书人汇聚之处。并开始扯着嗓子高呼卖报,有赵王主持,中枢各部官员主笔的时政报,以品论朝廷政策得失。
    这些少年则就是报童了,他们多是从南北迁的难民。不过,他们现在都被官府统一安置。现在,他们与报馆有约,算是报馆之下的杂役。每日为报馆出力,也能赚取生活所需,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一听是大王主持,中枢官员主笔,不管是幽州城的官员还是普通的读书人,哪里能做的住?赵王在皇家学院授课,不管是何等官员都已经清楚。这些官员没有资格去旁听,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希望知晓其中所讲内容。最起码,也要知晓一些情况。
    现在,这些类似塘报的报纸突然出现,有大王和中枢官员参与,他们自然明白,这与赵王在皇家学院所述有关。他们自然希望能从中看出些什么,免得在官场之上出问题。当然,就算不出问题,别人知晓,自己不知晓,岂不是很没面子?
    所以,哪怕是三十文大赵铜币,哪怕买着几张纸的价钱能买上猪肉好几斤,但是,他们还是买了这几张印着大赵时政的报纸。
    而那些读书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自然也希望从上看出朝廷中枢有什么变化。年轻人,激扬文字,乃是常情。所以,这些读书人购买报纸,丝毫不亚于官员,而且更甚。
    除了这些官员和读书人之外,许许多多的商人也购买了时政报。对于他们来说,朝廷政策的变化,随时都能影响他们所做行业。故而,就算是他们看不懂,也要买下一份,让他们将其中的内容讲与自己听,以求从其中看出什么问题。
    不管怎么说,大赵时政报一下子就在幽州城传了开来。虽然赵王当初在皇家学院所讲的内容没有全部透露,但是,从中枢官员的所著文章可以看出其中的含义。对于广大的农工商兵出身的官员和武将来说,这大赵时政报则确定他们在大赵的地位。毕竟,这报纸可是大王主持,中枢官员主笔。要是赵王不允,中枢官员无意,这些带着这些含义的文章能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吗?
    &nb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