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传奇》三十、教育杂学

帝师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上一篇说到了素质。
    一直认为这个词应该涉及很多方面,知识的、技能的、个性情感方面的,等等等等。
    不然,怎么有“综合素质”这样的说法。
    但,到底怎样才叫“综合”,又如何去培养“综合”,实在是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所以文章只是试着给出一种方法,即有目的引导前提下的,大量杂学。
    青梵的“杂学”无疑是很多的,这有两世为人的特殊基础,也有明师督导教育的功劳——柳衍被设定为天下地下无所不通,学贯古今道究天人的人物,固然是深为作者的偏爱,也是让青梵的种种杂学异能有一个合情合理的“来源”。
    在不影响教学大局和经史等传统类“主线课程”的前提下,青梵从来欢迎风司冥学习一切可能学习和适合学习的东西。从修身养性到执政实用,一个帝王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知识、能力到底如何,实在允许一切言之有据的合理想象——所以司冥从柳青梵那里学到的东西,多得很更“杂”得很。
    其实,就是藏书殿那些“主线课程”里面,《四家纵论》和《异国史录》杂糅的也是诸子百家、千秋万代的智慧。种种观点理念,针锋相对有,自相矛盾有。唯一可以统合挈领,并可做为规律基本的,大约就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权变”。
    文词、音乐,艺术鉴赏的能力,固然是生活环境和长时间熏陶的效果,天文地理自然种种的规律,则是明确的有目的指导。前者是礼法、规矩,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要求,而后者的实用指向性更不用再多说明。
    武功的意义在防身自卫,在养性修身。一手太极拳和太极剑,想必风司冥获益匪浅。
    生命在于运动,游戏是孩童天性和特权。教给的各种游戏,蕴含的种种彼此配合、因小见大的道理,风司冥不会不知道青梵用心的深意。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古人云,得此一句终生受益。从小跟着青梵一起“吃小灶”的司冥,从那些精细饮食里面获得的,或者更有一种家人相守的宁静安心吧?
    想想文章里面,风司冥被要求读各国地理志,被教导天气四时变化规律,再用到具体的水利治理和战机把握等等上面;想到年轻的亲王在霓裳阁小小风流,闻弦歌而知雅意,然后相应而和;想到他要熟悉各国各地的人情习俗,依据场合和对象作出符合礼仪规则的回答应对;想到他对大陆历史、对神道教宗理论的广泛涉及;想到他有意无意轻吟浅唱的名篇佳句……忍不住感叹,这种程度的“杂学”,真是亏了这孩子一点点学会更如此自然地融合起来啊!
    柳青梵是理想的人物,风司冥则是按着在身心、个性和能力各方面都尽量完美的帝王标准去塑造。所以风司冥的兼通庞杂,和柳青梵神人一般的“无一不精”是完全不同的。不过,同样不能不承认的是,这样“全面发展”的风司冥,也是一种超出想象的存在。因为对比着此刻的人物,反过来想,如果风司冥没有做到这样,是不是就一定不会成为称职的君王,答案显然不会绝对。没有这么多杂学,可能减少他的“完美”,但未必就因此跌出了明君能主的范围。字里行间满满的私心,掩不住,也不想掩住啊。
    青梵喜欢启发式的教学,机会式的教学。对于司冥在藏书殿的正统学习文中几乎没有正面的描写,但青梵习惯式的旁敲侧击,两人相处时几乎没有一次不出现——就这一点,眉毛承认自己很没有创造性——大陆各国的情况、宗教信仰的力量、天文地理的实用,诗词文章的韵味,到最关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手段和内中的心理调适,青梵的教学可谓无时不可。而这种教育的方式,自然就不是常规的、系统的、按部就班的,同时,因为“机会”的零碎和“事件”的偶然,体现出驳杂繁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形式决定内容——或者,这就是例证之一?
    不过,这种教学方式,本身是我的最爱。因为它符合了眉毛在教育问题上,最看重的两点:一,言传与身教结合;二,因材施教。
    没有学不得法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
    所有的教育,也许都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律和基本模式:立心,立德,守住根基,因势利导,触类旁通,兼收并蓄,最后,海纳百川而成一家。
    其实,所谓“杂”,便是“博”的另一种形式。在立身有本,专精本业地基础上,将“杂”精粹、提升,融会贯通,就是真正的有容乃大。
    如果能把人教育到这一步,或者,就是真正的立功,就有孟子“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的人生至乐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