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权》268与太子谈[2]

臣权最新章节目录
   靠近皇城吧。
    御道街两旁的衙门都已关上大门,只有门前侍卫在灯笼的光晕中武装肃立,显得肃穆yin森。寂静无声,与秦淮河两岸此时的灯火辉煌一片喧嚷简直成了两个世界。
    走过御道街,穿过五龙桥;辣妈萌宝,总裁不爱请离婚。便是紫禁城的承天门了,庞煌目不斜视。步履匆匆,他在想太子朱标连夜召见这么急。到底会说些什么呢,恐怕是关于自己奏折中副丞相的构思须商议细节,也可能是和自己商议,怎么劝谏朱元璋达成一致,须研究对策……不知不觉间过了端门、午门、内五龙桥,绕向东,从文华殿边走过文楼,沿着一条笔直的玉石铺成的长长南道往前走,一座小巧别致的宫殿横在路边,便是太子朱标的东宫了。
    走进东宫,是一座宽大的四合院,回廊串连,院中一边是假山鱼池,一边是铜龟铜鹤,回廊下侍立着太监、宫女,手持宫灯,相向木然。庞煌踏上石阶,太监挑开珠帘,躬身说道:
    “驸马爷请!”
    庞煌一跨进门槛,身着便装金簪秀发的太子朱标立即迎了上来。
    见两名宫女垂首侍立,一名小太监正捧着茶进来,朱标随意的寒暄了几声,待太监将茶碗放到茶几上面,朱标将手一挥,大声说,“你们都下去吧。”
    “是!”宫女和太监都退了出去。
    朱标坐下以后,探身说道:
    “孤看过妹夫的奏折了,却是始终得不到要领,这副丞相之说,说句不好听的话,似乎有些变相中书省的意思,要知道,中书省内,原来就有左右丞相,参政知事,中书舍人,和平章政事等等职司,父皇就是嫌弃人太多,才将平章政事和参政知事逐个削减下去的,而你现在又要增加多位副丞相,恐怕父皇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吧……。”
    庞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立即说话,摸着光秃秃的下巴,虽然穿越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留胡须的习惯,多少人说了,庞煌也从未听过别人劝,此时才觉得光秃秃的下巴上全都是汗珠,无奈之下转动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稍顷,问道:
    “皇上明说了么?”
    “今ri孤走时,你还没有告退,而至今我还没有见过父皇,哪里知道父皇说过没有,不过据孤猜测,父皇肯定是有这样的顾虑的。”
    “这个副丞相,恐怕殿下和皇上理解起来,与我当初的设想有些出入,本来这个想法还没有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拿出来,看到皇上要行杀戮之事,急切之下才拿出来,肯定是有所不足的,殿下有什么看法呢?”
    “先不说这个,你也觉得孤的想法有些道理,中书省丞相不可废弃,只能慢慢代替之,否则朝堂必有大乱吗……。”
    “大乱?”庞煌诧异的看了朱标一眼,心想怪不得在另外一个时空你会被郁闷致死,原来你什么都看的清楚,不过太子朱标却是没有猜到,所谓的大乱,并不是没有中书省丞相大乱,而是因为朱元璋借机清理官员而大乱开始。
    “太子殿下有什么好办法吗?”
    摇摇头,朱标说道:“孤只是知道事情不可为,但是怎么劝说父皇,却是一点要领也没有,所以才急切的找你前来。”
    “事情不可为,就不为,皇上心智坚定,不是能被三言两语能打动的,我认为,所谓的堵,不如疏,与其咱们苦苦没有办法,还不如转移皇上的注意力,太子殿下,你以为皇上对于魏国公的观感如何,能绝对相信吗?”
    “父皇经常说魏国公忠诚可嘉,堪为大用……坐镇幽燕,濒临大漠,屏御胡元,为大明建立了第一屏障,乃是国中第一英雄,大明第一功臣。”
    庞煌点点头,沉吟了一会,说道:“既然对于魏国公这么相信,为什么前几年没有派遣魏国公北上,而到了今年大战开始,却又要火速让燕王北上就藩,镇守北平呢?”
    太子朱标无语,这些都是很明摆的事情,但是身为人子,身为大明储君,无论出于什么考虑,都不能将这些话明说出来,一时间竟然感到无言无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