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十五章鹬蚌相争

三国之贼吞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徐庶将众人请到屋内落座,很是热情,非要拜龚英莲为师。
    许康见他如此,只好顾左右而言他,道:“你们怎么在城外聚众练武?”
    徐庶到也没隐瞒,道:“我等在此本意是要刺杀几个黄巾贼,谁知他们到有些仁义,竟然不害民。”
    许康很是惊讶道:“就凭你们这些人要和城内的黄巾军打?”
    徐庶笑道:“这不是没打吗?本来也是听说他们到处杀人放火,我们只是想要组织起来保护家人而已。如今看来到是多虑了。”
    许康道:“如今黄巾军势力极盛,你们这样还是小心一点好。”
    徐庶无所谓的道:“多谢提醒。不过黄巾贼虽然一时强盛,不会长久的。”
    许康有些惊讶,问他为何?毕竟现在的形势是黄巾军在不断的进攻,不断的胜利,而官军则是节节败退;婚前适爱。
    徐庶道:“颍川之败主因是右中郎将朱骏,大意贪功所制。若是他能等到皇甫嵩大人领兵从洛阳赶来,到时候两路大军和成一路,那颍川黄巾何至于有今天的猖狂。”
    徐庶似乎颇有兴致,侃侃而谈道:“如今天下虽然黄巾遍地,但能威胁到洛阳的只有三股。”
    “一是冀州张角,二是颍川波才,三是南阳张曼城。”
    “其中张角势力最强,短时间内难以拔除,不过有北中郎将卢植在,相信足可以应付。”
    “南阳人数虽众,但却各自为政,张曼城威望不足,能力更是有限。南阳各部之间相互牵制,实际上对洛阳形不成任何威胁。”
    “只有颍川波才,势力虽不如这两地,但胜在团结,如今又打败了朱骏,士气正旺,对洛阳威胁最大。”
    “所以朝廷一定会全力先打颍川,而且颍川若能收复,就切断了黄巾贼南北之间的联系。这么大的好处,皇甫嵩不打他打谁。”
    许康目瞪口呆,虽然早知道徐庶厉害,但他如今才多大啊,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问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徐庶笑道:“我好剑术,常游历四方向人请教,听的多了也就猜到了一些。”
    许康有些不服气,道:“就算皇甫嵩真的来了,他就一定能打败黄巾军?”
    “别忘了汝南和颍川两地黄巾军加起来可有20万之众。”
    徐庶笑道:“可问题是,颍川和汝南的黄巾军是不可能联手的。颍川的波才和汝南的彭脱二人势力相近,声望相当。虽然卜己打败了朱骏,可是彭脱也打败了汝南太守赵谦,两人还是谁也压不住谁。”
    “所以以皇甫嵩的本领要将他们各个击破实在是太简单了。”
    许康惊叹道:“以你的本领,若从名师,将来前途必不可限量。何必如此埋没自己。”
    徐庶弹剑而歌道:“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而所思,不如我所之。”
    幸好许康还有点文学基础,知道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载驰》。大意是不希望别人责备他自己选择的道路。
    但许康仍不想放弃,道:“你那么喜欢剑术,那你听说过庄子所说的三种天下剑?”
    徐庶道:“一曰天子之剑,二曰诸侯之剑,三曰百姓之剑。”
    “你既然明白,为何还要执着于百姓之剑。”许康道。
    徐庶沉吟了一会儿道:“本来还以为你是黄巾贼,可现在我却有些犹豫了。”
    许康顿时一惊,强笑道:“你想的太多了?”
    “算了,不管你是什么都无所谓。”徐庶道:“我是一个百姓,只能手执百姓剑。”
    许康一愣,细细品味,他有些明白徐庶的悲哀了。
    颍川是人文荟萃之地,这里的学术氛围极好,因此出的俊才也远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但也同时是世家盛行之地,不提四世三公的袁家。仅仅是荀家,陈家等都是名问全国的世家大族。
    而汉朝时还没有科举,要当官就必须有当地父母官的举荐,成为孝廉后才有资格为官。
    但是这种名额各地都是有限制的;冉冉年华。
    在颍川这个地方,徐庶出身即使是在父城也不过是中下阶层,哪里有资格去与那些几大世家挣这些名额。
    “那你修行剑术又是为何?”许康道。
    徐庶道:“惩奸除恶,扫平眼前不平事,替有冤无出伸的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许康脱口道:“既然如此,不如加入我们太平道。”
    徐庶笑道:“黄巾贼?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加入黄巾贼的,但我却绝对不会。”他的声音不大,却很坚定。
    让许康心头冒火,很想就这样将徐庶强掳回去。
    徐庶似乎也看出了许康眼中的危险之意,悠闲道:“纵然你现在把我抓起来,我依旧可以逃。”
    “而且就算我表面上为你所用,难道你就不但心我背后投靠朝廷,把你当成我的进身之阶。”
    许康终于还是放弃了,不是他被徐庶的话吓住了。
    而是许康觉得自己有点佩服徐庶的志向,不想逼徐庶做他不愿做的事,
    这时房间里的气氛已经有些诡异,徐庶一方的那些剑士已经明白了许康的身份,想要拔剑却又顾及龚英莲,不敢上前。
    许康知道自己该走了,道:“既然你现在不愿意,那就算了。不过你就给我好好学习本领,将来成为我的大臣。我会让你手执诸侯剑,匡扶天下苍生。”说完,转身离去。
    这一下换徐庶呆呆的看着突然变的豪气干云的许康,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
    傍晚,当徐庶回到家后,收到了许康秘密送来的礼物。
    其中除了有不少许康从大户收来的珠宝,最令徐庶在意的却是其中的一首歌词。
    那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然是经过改造的。
    句子虽然有些不通顺,但气势仍在。
    尤其是最后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是让身为寒士报国无门的徐庶深深触动。
    “字体真丑。”最后徐庶只是嘲笑了一句,便将这首词珍而重之的卷了起来。
    在以后的几天里,许康再也没有找徐庶,但并不表示他放弃了。
    他佩服徐庶的为人,不想让他现在传出与黄巾军有染的谣言,免得给他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反正现在离天下大乱的时间还早,不用着急,先跟他打好关系,将来再慢慢招降他。
    长社城原本在颍川17座县城中的地位并不算高,但现在它确是因成为朝廷兵马囤积之处而备受各方面关注。
    而且在遥远的将来,它也将作为东汉末年官军与太平军势力的转折点而被后世铭记。
    不过这些对于被围困在城中的皇甫嵩和朱骏却没有什么意义。
    皇甫嵩在朱骏刚失败的当天就被朝廷紧急调往豫州,虽然两路军及时汇合,但依旧无法阻挡士气如虹又人多势众的波才。
    皇甫嵩只好先避敌锐气,带兵边退边战。
    直到长社城为止,因为后面就是河南郡了,他已经无路可退;荒域帝仙录。
    万黄巾军驻扎在长社城外。
    波才并不想与官军在这里耗下去了,连续的胜利使他相信,只要再加一把劲,官军必然崩溃。
    他要尽快扯开官军的防线,只要打垮了眼前的这股敌人,那么繁华的洛阳城就在眼前了。
    就向开始时朱骏瞧不起由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黄巾贼一样,现在的波才对官军由开始的畏惧变成了极度的瞧不起。
    为了节省时间,他竟然命令大军结草为营。
    这让皇甫嵩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但皇甫嵩依旧在等,他不想现在就和黄巾军做硬碰硬的撞击,那样即使胜利,也会损失惨重。
    要知道他的兵都是经过训练的,战斗力强,需要时间来培养。
    而黄巾贼几乎就是抓了一些吃不上饭的流民就来当军队。
    损失的快,补充的更快。
    那些被他们攻下城镇的青壮几乎最后都成了他们的兵。
    经过三天的厮杀,长社城头上下已经堆满了无人清理的尸体。
    波才速战速决的计划已经破产,但他现在就像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一样不肯认输。
    依旧指挥着自己的大军不断的进攻,殊不知一场巨大的危险正要降临在他的身上。
    曹操的5000大军此时正在长社附近徘徊。
    他是朝廷派来颍川的第二波援军,名义上归皇甫嵩统领。
    但曹操的真正后台却是宦官。
    面对这黄巾军风起云涌的形势,宦官们眼见世家的实力在其中不断壮大,不愿意坐以待毙。
    他们要找一个自己人来统领军队。
    扒来捡去,只有一个曹操最合适。
    虽然曹操也有些不听话,但他宦官后人的身份摆在那里,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所以他们一起努力,愣是为曹操求来了5000人的领兵权,而且全是精锐骑兵。
    但这些都无所谓了,曹操现在急需要功劳,一个让所有人都重视他的功劳。
    “志才,长社之战已经打了三天了,我们不过去好吗?”曹操有些担忧的道,毕竟若是皇甫嵩败了,那他这5000兵也很难再起作用。
    戏志才好整以暇的道:“不用担心,我已经悄悄看过波才的大营,想要破它并不难,相信皇甫将军不可能看不出来。”
    曹操道:“我也知道结草为营用火攻最简单。可波才也不是笨蛋,他选择的地域卑湿,大火很难烧起来。”
    戏志才很不负责任的道:“那就不管我们的事了,那是皇甫将军要想的问题,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渔夫就好了。”
    “我们就在这里等,波才被打败后,必然会向这个方向撤退。我们只要在这里截住他们,给他们致命一击。少死些人,再多挣些人头功,那么天大的功劳就唾手可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