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115江南之局[2]

凰涅天下(GL)最新章节目录
   秋情会意离去。
    “看了这半天,可有心得?”名可秀微笑侧首。
    卫希颜轻弹手中纸片,赵佶生子的本事倒是厉害,三十二子去掉夭逝的,尚有二十四人。“兵乱之时,若立幼主,恐难号召南北。至少,”她沉吟道,“宜满十五岁。”
    名可秀记忆惊人,不需看纸片便道:“十五以上的皇子有十二人。”
    卫希颜一一列数,“老二赵柽,早殇;老三赵楷已成废柴;老四赵楫早逝;老五赵枢现在金国为质;之后是老六赵杞,老七赵栩,老八赵棫,老九赵构……”她语气忽然一顿,脑中闪过赵构凝望名可秀画像时的痴迷神情,双眉便一挑。
    名可秀未察觉她神色,接口道:“景王赵杞右腿残疾,难为帝尊;济王赵栩为人暴虐,名声不佳,不可为帝。益王赵棫,无甚恶名,母亲刘贵妃已逝,出身尊贵,只是……”她忽然沉吟不语。
    卫希颜翻出益王那张纸片,皱眉嗤笑道:“赵棫十五娶妻,年方二十一,便已有四子三女,这繁殖后代的本事倒是得了他老子赵佶的真传。”她搁下纸片,抬眸正色道,“生育过强,不宜入选。”
    傀儡皇帝儿子太多,将来恐麻烦生事。若妄动杀戮了结,对可秀名声不利,倒不如初始便选子嗣单薄的皇子上位,之后再动手脚,废其生育能力……卫希颜眯眸一笑,想起宋太宗留下的“九代归政于太祖后嗣”的遗诏,眸色愈发幽深。
    “赵棫若不成,若是赵构……”名可秀想起这人三番四次的纠缠,心底不悦,唇角挑起冷笑,似嘲似嗤。
    从卫希颜的视角看去,却觉她眉飞扬动,风华蕴露,清悠眸子不由波漾微生。
    名可秀看入眼中,唇角笑意盎然生姿。
    ***
    六月后,天气便燥热起来,荷塘蛙叫声声,听了惹人心烦。
    室内烛火如豆,身着夜行服的二人跪伏于青砖地面,面色惨白,惶然羞愧。
    “下去罢!”雷暗风冷冷挥手。
    “是!”两人如获大赦,躬身退下。
    雷暗风目色阴寒幽沉,这是第几次失手了?——赵佶身边定有名花流高手护卫。
    他和李若水到杭州宣旨已一月有半,仅见得赵佶四次,均是卧于御榻,神怠不济。以他眼力看出,这位道君的“圣体”已被女色淘空。为求谨慎,由随行的宫中御医把脉,确是肾亏虚耗之症。
    御医私下道,道君恐时日无久。
    李若水对皇室一向忠诚,立时上了密奏给赵桓,说道君圣体违合,回京路途遥远,恐难承受舟车之苦,请宽延数月,俟道君在杭州将养稍复,再奉迎回京;悠闲大唐。
    雷暗风却另有打算,他原本就未冀盼赵佶回京。有些人,死了比活着更有用!
    但派出的人几度失手,少不得要他亲自出动了!
    雷暗风摊开手掌,昏黄烛光下,掌心赤红如血。
    淡淡的血腥味在暗室中弥漫,阴昏中,似有嗜血的猛兽在兴奋的低嘶嚎叫。
    ***
    弦月乌云团遮,一道黑影如暗夜阴风,从驿馆飘出,浮向西南城隅的紫阳山。
    突然一道笑声沉沉:“大半夜的,雷都指挥使欲何往?”
    话声中,一位褐衣老者徐步踱出,腰带上左右斜插着两枝判官,在夜色中泛出寒森的金属光泽。
    “花漆夫!”
    雷暗风双目一缩,继而又森森一笑,双掌拍出如血,将昏黑的夜色浸染出一片朱红。
    ***
    卫希颜一袭玄黑长袍与夜色浑然一体,袍角扬动间行如流水,悠悠然行走于紫阳山庄,如在自家后花园般悠适。
    不知惊雷堂十大高手排名第三的雷暗风,对上名花流八大高手排名第二的花漆夫,胜负如何?
    可秀说:雷暗风是引子,真正的杀招在暗处。
    今夜倒是月不明,只是风么,不高也不急。
    似乎,不是个杀人的好天气!
    惊雷堂,真不会选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宋代知州、知府的行政设置和官品备注:
    、宋代地方行政分路、州、县三级,但路一级诸司并立、各有统属,虽然路转运使地位最高,但并不存在一个最高行政长官。就如虽然有河北省的行政区,但不设立省政府机构,而由中央直接管辖河北省各州机构,所以地方上最高的行政机构实际上是州。
    、与州同级的行政区域,还有府、军、监。府的地位略高于州,宋代在比较重要的州设府,军是军事重地,监设在有重要资源的地点。中央直接委派州、县的长官。一般来说,中央派往的地方官在京城都另有(寄禄)官名,到地方上称为“知某州军事”、“知某府事”或“知某县事”,如丁起,在中央的官职是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军事。
    宋史言:“宋命朝臣出守各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即民政。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
    、宋代在重要的地区设府,府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州,若以州为地市一级,府应该算副省级行政级别。府的最高长官知府,可能相当于副省级市的市长。知府低于北、西、南三京和东京开封府尹,但高于知州,一般由相当于正五品官以上的京官担任。超过二品的京官被下放到地方就不叫知府,叫做“判某某府”。
    、无论知府、知州判,理论上都算临时性的差遣,不是常设官职。担任知府、知州的官员,其具体行政级别,是由他们的寄禄官或散官阶反映,没有确定的品秩。比如,知州可以低为七品,也可以高为三品。如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贬官后起复以正七品的朝奉郎知登州,而在哲宗元佑四年(1089),苏东坡是以正三品的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