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第一百八十六章学士

北宋仕途最新章节目录
   龙图阁直学士!
    大宋熙宁元年十一月的时候,沈欢终于在众人震惊的惊讶声中,让官家一纸圣意,从龙图阁侍制升上了龙图阁学士!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升迁,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在弱冠之龄坐上令人欣羡的学士之位!而且沈欢还要过完年才是二十岁,这道升迁的旨意,想不令人惊讶又羡慕都难啊!虽然之前沈欢也做过天章阁试制,但是龙图阁与其他馆阁不同,龙图阁是个坎,迈得过去,前面一片坦途,纵使是朝重大臣,也不一定真能做得上龙图阁学士。
    虽然大家也知道以官家对沈欢的看重,再升上去也不是难事,不过之前他有功的时候,官家处于保护考虑,只给了爵位,不曾高升。这次又令人意外地给了头衔,想来是要重用于他了。想到这一层,朝中不少人都明白过来,这个沈欢又是一个政治之星了,而且还是窜得异常之快的新星!
    这道升迁之令也让沈欢自己本人吃惊,本来从司马光那里听到朝廷应对西夏问题时,他又作了一个建议,让朝廷先下手为强,遣使去西夏责问为何要犯边之事,而且还要对方给个交代,不然就与他们不客气!
    这招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的意思,由司马光之口传入赵顼之耳的时候,又多了一层意味。赵顼大为赞赏,下令政事堂照办。接下来是实现他的封赏之举,边关将士自不必多说,由政事堂拟旨去嘉奖。对于文彦博这位什么都得过了的老臣来说,官职什么的再升不上去。只是在爵位的食户上多增了一些而已,接着还赐了一些宫廷地奇珍之物。让这位老臣感动得直落泪;至于司马光,官职上暂且升不了,不过在封赏钱财的时候,又把翰林学士地名头直接给他恢复,地位与名声上都让他占了尽,可见官家对他愈发看重了!
    反倒是对于沈欢的嘉奖令赵顼好生为难,自古最重军功,宋王朝虽然不章显武功,在别人看来,是不重视。可在皇室看来。那是因为太过看重了。才愈发漠视以作抵抗罢了。这次虽然不说杀伤多少敌人,然而射死对方一个国主,除了开国灭国无数之外,就数仁宗之时狄青平两广之乱的功劳有此辉煌了!这灭敌国之主的功劳,足以令世人振奋了精神。作用影响方面是不可言说的。
    因此,赵顼也就愈发为难了。曹太后等人让他压制沈欢过快升迁的话犹在耳边。不敢或忘;不过这次功劳真是太大了,沈欢建策义务军朝中重臣知道的也不少,若是嘉奖了司马光而不赏沈欢的话,这事做得也太明显了,也说不过去。
    加上赵顼对沈欢是真的很赞赏,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给了他龙图阁直学士的名头!反正只要不太快让他在官职上升上去,掌不了权,应该也不会出什么事,这是赵顼打地主意。他认为自己与沈欢一样年纪。有他在,沈欢翻不出什么花样。既然要做英明之主。又岂能因为担心臣下功劳太大!
    这次升迁连沈欢都害怕了!龙图阁直学士这个头衔太显眼了,荣耀到能令人嫉妒地地步!龙图阁学士与其他低位的学士不同,与龙图阁侍制也不同,一升到这里,再上去就是翰林院的头衔了!而大宋宰相之类的重臣,又几个不是从翰林院过来的呢?如此地位,岂有不令人嫉恨之时!
    龙图阁学士,本身就很厉害了,在沈欢地记忆里,包拯就是在这个头衔下有着莫大的光辉地,当年包龙图的名头,就连仁宗皇帝见了都有点心里惴惴---毕竟要给臣子说得满脸唾沫,总不是件令人心里愉快之事!
    和往常一样,沈欢一遇到政事难题,就上门找司马光求教。
    “唉,子贤,官家这道升你学士的旨意,就连老夫都很意外,本来以为官家会继续在爵位上作文章,没想到最终会这样!子贤,你要好之为之呀!”司马光也没有办法,更不好说什么,只能以叹息作终!
    沈欢苦笑,不过一见这里司马光,心里的慌乱少了许多,心绪渐渐平静下来,脑袋也清晰了很多,慢慢自己也能恢复往常的聪明了!
    “老师,龙图阁学士这个头衔虽然荣耀,但是学生戴得不安呀!这是很烫手的东西!”沈欢也自是一声叹息,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个官场之事更是这样,头衔越大,注意的人越多,任何举止,别人都会放大了几倍来观察。一旦有个好歹,弄不好就会受到强烈的弹劾了,他与王安石不同,以他的名望,根本抵受不住多少弹劾!
    司马光安慰着说道:“子贤,只要你问心无愧就成,何必过于担忧呢?老夫从仕数十年,一路过来,弹劾别人,也被别人弹劾,这又有什么呢?只要自己秉着本心,对得住天下,对得住百姓,其他又岂足论哉!”
    沈欢大窘,汗了一头。心里暗暗叫苦:司马老大,你以为人人都像你那般有着高超的道德水准呀!沈欢自己知道自己之事,他说不上卑鄙,却也算不上伟大,加上后世地言行,想必不少地方会触犯这个时代地准则,纵使再谨慎小心,如果真给人家抓住把柄,亦是不大不小的罪名!赵顼这个皇帝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呀,沈欢有点愤慨,龙图阁学士地名头很好听,也好荣耀,却容易让他遭受非难。
    难道是哪个政敌故意让皇帝这样做的?沈欢阴暗地猜测着,一时想起身为崇政殿说书的吕惠卿,此君现在不少时间都在皇帝跟前,进言也是有机会的,弄不好让自己高升之人就是他!可自己为人也没有必要让他如此做的理由呀?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沈欢也不管真相如何,一时间思绪纷飞了。转头看向司马光,见对方一脸方正地神色。灵光在脑门稍稍闪过,好不容易才抓住。慢慢有点担心了---官家越来越看重司马光了,但是他也清楚,与王安石相比,司马光短在智计反应过慢。而他沈欢,在赵顼眼中,一直都扮演着足计多谋的模样,难道官家升他上去,就是要辅佐司马光?
    韩琦老了,一旦退下去,谁接任宰相。是道难题。也是令人瞩目地事件。现在最有希望的就是司马光与王安石,他到底选谁呢?这次升迁之事令人瞩目猜测,不单司马光的学生升了,连他也恢复了翰林学士的名头,这难道是在释放一些什么信号?
    沈欢一时悚然而惊了。这次封赏。不单他处与危险的境地,弄不好连司马光都成了别人的眼中钉----特别是朝中还有一个吕惠卿在虎视眈眈的情况之下!别人不清楚。但是对他沈欢来言,这个吕惠卿比王安石的威胁还要来得大,毕竟王安石再倔强再厉害,还有着心里的道德准则,而吕惠卿等人,实在就是投机者,玩起手段来,能把你玩死----是真的死,不是玩玩而已。历史上苏轼等人就是遭了他们地黑手,难不成他沈欢现在要成为他们下手地对象?
    “苦呀!”沈欢看到司马光还没有这种觉悟。不由更苦了。有很多事。他不能明说,只能慢慢化解。这更增添了解决麻烦的难度。
    其实,沈欢对于吕惠卿的猜测,一半对,一半错。错的是对于他的升迁,确实只是赵顼地意思而已,不关吕惠卿什么事;在此之前,吕惠卿对于沈欢,也只是微微侧目而已。然而给他不幸猜中的是,经过这件事,吕惠卿终于对他注目起来,而且是很认真地那种。
    此时的吕惠卿就一脸认真地在看着眼前之人,不是沈欢,而是比沈欢稍大而且也是才华极高之人----王。
    “元泽,你找某来此为了何事?”吕惠卿声音低沉,却有一股磁性,令人感到舒适;如果不看他的眼睛,你真想不出那是多么的干练沉稳;那双深邃有神的眼睛,像是能把一切都看穿了一般。他对王的神色很奇怪,嘴角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王快速观察了四周,没有任何动静。这里是王府的后院,除了他们,周围空无一人,而且冬天的大雪覆盖了不少地方,一片雪白,更显得幽静。他把吕惠卿拉到院中的一棵大树底下,说是有事商量。这是一棵大白杨,遮得很大,给雪一盖,像似了一个雪白地帐篷。树底下有一张石桌,围着石桌地是石凳子。冬天的石桌很冰凉,然而两人坐在上边,却丝毫没有这种觉悟,只是关心对方地话题而已。
    王搓了搓手,又看了看四周,最后才道:“吉甫兄,你上次与小弟说的让父亲构建一个专门主持变法的机构,小弟已经与父亲说过了!”
    “哦?那不知介甫先生是如何想法?”吕惠卿的脸上没有了平静,剩下一股热切。
    紧盯着吕惠卿脸色的王把这一切都看进了眼里,嘴角微微扬了起来,接着叹息一声,道:“父亲没有表态,不过郑介夫与王某叔父反对,生怕因起别人嫉恨,劝父亲不要从事这个主意!”
    “郑介夫……”吕惠卿念了一下,稍一沉吟,又问了起来,“是你的哪位叔父反对?”
    “是三叔,二叔当时不在场。”
    “是平甫兄呀!”吕惠卿松了一口气,一听到是王安国在反对而已,更不在意了。在他的认知里,王安石虽然也喜爱王安国这个小一点的弟弟,不过此人书生意气极重,对于朝政,还是太嫩了点。王安石对他的喜爱,更多的是亲情,而没有政事上的欣赏。对于这点,王安国在王安石的心目中,还没有王来得重。吕惠卿作为与王安石多年相交之人,又是旁观,观察得入微,很清楚这些。
    在为人处世上,王安国比王安礼要大大逊色,在朝堂的影响力也差很多。现在王安礼也在朝堂做事了,也颇得官家看重。这才是吕惠卿要关注的。如果一开始连王安礼也劝说王安石,那就麻烦了。
    “元泽。事情看来有点麻烦呀。若是和甫也劝你父亲,估计介甫先生就要更犹豫了!”吕惠卿大是感慨地说了一句。
    王点头说道:“吉甫兄,这点小弟也极为清楚。这不与你商量来了吗?小弟考虑过了,正如吉甫兄所说,现在朝堂之人越来越抵制家父了。那个所谓改良之法的实行,在别人看来,是好事,然而在小弟眼中,这是极度挫败我等变法之人威信之举,长此以往。他日必难成事!无论商鞅还是杨炎。没有大权在握,是成不了事的!”
    “是啊,这也是某担心地!”吕惠卿一脸忧郁地说道,叹息得很是令人辛酸。
    王沉默片刻,最后才低声说道:“不知吉甫兄是否能劝得家父呢?”
    吕惠卿不经意地笑道:“元泽说笑了。连你这个介甫先生最喜爱看重的儿子都难劝服得了,某一个外人。怎会有此能力?”
    王不悦地道:“吉甫兄说这话就太见外了!别人还不知道,小弟还不清楚吗?家父看着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