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1892》第219章对沙俄战争准备(二)

华人1892最新章节目录
   [正文]第219章 对沙俄战争准备(二)
    ------------
    第219章对沙俄战争准备(二)
    大家可以再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沙皇俄国,在那样恶劣的世界大战环境之下,内忧外患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没有妥协投降过,对于土地极度贪婪斯拉夫人,一旦和中国持久作战下去,那可就不是地域狭小的日本岛国可以比拟的了,而是要面对一个地域广阔,战略纵深最深远的资源型大国啊!而且这个国家的工业中心在欧洲,资源供应同样在欧洲,作为沙俄工业第二中心的叶卡捷琳堡,正好建立在欧亚大陆交界线之处,同样能够满足如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作战的大部分需求,新中国和沙皇俄国两个国家,都威胁限制不了对手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两个国家全面开战,中国国防军一进入西伯利亚地区,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消耗战争的开始了,结局会怎么样,两国再次僵持对峙,是谁都可以预料得到的战略局面了。
    再说现在的新中国国防军部队,还在不断的摸索在-50°严寒地区防寒抗寒作战经验,和沙皇军队千百年来在寒冷气候下生活作战的习惯,完全是两个概念啊!现在还没有进入西伯利亚地区,只是在中国最冷的地区做适应性准备,想进攻都没有底气啊!
    拿破仑牛气吧!可是他倒在俄罗斯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志在世界的希特勒同样败在俄罗斯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前车之鉴啊!不可不防。不准备充分,金雨可是不愿意和沙俄军队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小打小闹的相互试探攻击,倒不在意,因为那无关大局啊。
    一旦和沙皇俄国全面对上,谁都不会好受的,想获得战争红利和赔款,除非打到圣彼得堡或者莫斯科,才有那么一丝可能吧!可是以新中国的运输能力和物资储备,那是不现实的。
    再说,近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毫无凝问,打的是后勤运输和国力,国力的消耗,金雨现在到不担心,自己手中捏着巨额的现金以备不测。可是运输是个大问题:现在东北地区的铁路可以通到齐齐哈尔,至满洲里的铁路也在日夜赶工,预计到1904年才能形成运力;而京张铁路至包头的铁路线,虽然采用的都是多点同时施工的先进修建作业方式,那也要预计到04年-06年底了才能通车吧!至于陇海线要修到伊犁省去,估计得到1910去了吧!这意味着什么啊?这就意味着国防军大西北军区,各个部队就要被动防御,毕竟沙皇军队现在还有一个中东铁路在修建之中,可以形成部分运力,新中国靠什么呀!马匹、骆驼、可以运输1-2吨的小皮卡火车吗?可是远隔数千公里的运输线,靠这些牲畜和小货车运送不太现实啊!短距离运输还有可能。
    面对大炮主义的沙俄军队,广阔的大西北地区,就是国防军的软肋所在啊!东北远东一动,那么伊犁省军区在中亚地区所承受的压力,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果沙皇军队对于远东地区鞭长莫及的话,那么新中国国防军,对大西北军区的支援力度,和沙皇政fu所面临的局面就是一样的了。
    这就是新中**事部署,所面临的东北和大西北军力补给不协调的困难局面之所在。大批的枪支弹药,要从数千公里的距离,从陆路运输到大西北和蒙古高原前线,成本本来就够高的了,在运输到西伯利亚地区,那时的成本之高,也就不难想象了。就算是在夏季打进西伯利亚地区,没有大口径火炮的辅助,要想攻破欧洲式岩石搭建的城市要塞,更是困难重重,那么在冬季前再退回来,这样的战争又实在没有意义。所以中国国防军和沙俄军队,都是投鼠忌器,相互忍耐,形成如今不战不和的对峙局面。
    说一千道一万,现如今的新中国政fu,还没有修建出一条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铁路大动脉啊!
    中国国防军不打,是顾及到大西北各军区的备战工作量太大,而沙俄不敢打是因为,一旦中俄开战,远东地区必然失去已是定局,拥有亚洲最强大舰队的中国海军,想要夺回海参崴港口和库页岛,实在是轻而易举。而沙皇为了确保不失去远东这一出海口的话,就不得不向远东地区派遣大量军队,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反而比中国要大得多,一切都是因为沙皇的势力中心,始终在欧洲地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啊!哪像中国一样,离远东地区库页岛一带,也就一江一海之隔啊!
    两国不大打,不代表各地区不搞摩擦,中俄两国都在小心戒备着。
    每天和这些边防军官兵一起跑操,做适应严寒气候训练,依旧让金雨冻得不轻,出门都得全面维护到位,要不然,耳朵、鼻子冻僵了,顺手一摸,碎了掉了,那才冤呢?
    双鸭山是前沿军事重镇,建有两座3-5万吨生铁和炼钢工厂,和十多个小型水泥厂,以及其它军需附属加工厂,却都是以军工生产和军械维修为主的行业,各种规格的炮弹和机步枪弹,都可以自给自足,并努力储备生产。来到这里,金雨多数时间,都是在视察公路和铁路建设以及军需生产中度过的,以尽快修通哈尔温-牡丹江-伯力的铁路大通道,向沙俄阿穆尔斯克和尼古拉耶夫斯克总督府施加压力。
    中国和俄国人的边境地区,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这里的边防军官兵,来到这里和俄国老毛子就没有断过争夺打斗,在边境巡逻时,基本上都是看到老毛子就搂火,根本不允许沙俄军队和私人在边境地区活动,进行有效地边防巡查和勘探,要想在边境地区形成生产,更是不可能,小规模的渗透袭击,让俄国人根本无法在小地方居住,只能在人口成千上万的城镇群居生活,才会感到一丝安全。在这一地区的人力物力投放上,沙俄老毛子确实比不上新中国的。这个时候,沙皇俄国大约在1.2亿以上,而新中国的人口数量,据1901年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4亿人口了,再说中国人进出东北地区的运输能力,又不是沙俄比得上的。
    所以现在双鸭山军事要塞险要的地理位置,说是中俄交界处两国防御最严密的地区之一,毫不为过。
    如果中国国防军,由此渡江切断沙俄远东首府尼古拉耶夫斯克和海参崴要塞铁路干线的联系,其铁路干线护路军都将在我国防军的打击之下,在由伯力北上切断沙俄其阿穆尔斯克驻军的南下,沿江个团驻军,再配合元山分舰队施以海陆夹击,被沙皇占去的海参崴,至伯力一线故土,必然瓜熟蒂落的落在国防军手中。
    人的野心有多大,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决心就有多大,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投资巨靡的沙皇陛下,自从游历世界归来之后,对远东投注了太多的心血,可是这种危险的局面,现在时时刻刻都在这位末代沙皇脑海中盘旋萦绕,挥之不去,为此还和没落的满清逃亡政fu结盟,向远东源源不断地增加护路军和迁徙农奴,以增加各个地方的人口密度和兵员储备。
    可是这种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在寒冷的冬季,从来没有停止过,国防军边防部队,完全是在演练小规模武装渗透作战,不让俄国人的铁路线和军事堡垒顺顺当当的修建起来,有力杀伤俄国人在当地的有生力量的同时,也为自己今后进攻勘察路线。
    金雨在边境呆的时间里,从双鸭山边区一个冬季的战果数据,就显示有超过3000人次的俄国护路军和俄国修路苦力农奴,被袭杀在铁路线和施工工地上,沿途的村庄更是鸡犬不留,这一直都是俄国人数百年来,对于远东地区各个民族的屠宰政策,和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没有任何区别的,现在国防军同样用在俄国人身上了,凭着精良的枪械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国防军战士在这种边境冲突中总是占据主动和上风。
    金雨也没有干涉这些地方部队的这种实战演练,也相信国防军会在局部占据绝对优势,防寒装备,医疗保障,还有科学系统的各项军事技能训练,绝对不是如今沙皇军队这些灰色牲口可以比拟的。再说这种边境小规模冲突和摩擦,自抗倭义勇军在东北地区立足以来,从来就没有减少过,也没有见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向新中国宣战过。很显然这种小伤亡和边境冲突,还是在沙皇允许的底线范围内,新中国没有做好向沙皇开战的准备,沙皇尼古拉二世又何尝做好了远征万里的战争准备呢。
    最起码国防军做好了局部战争的军事储备,铁路,公路和海路还是能对远东地区,形成有力支撑的。
    而沙皇军队和其在远东地区的居民人口数量,还没有中国东北各省的国防军军人数量多吧!
    当金雨脱掉一层层冬装,在五月初返回京城之时,俄国驻华大使伊凡.萨克夫耶维奇抗议中国人在边境地区制造的袭击事件,也达到了顶点。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中国政务中心外交部,只是一句话,就让伊凡勋爵哑口无言,‘请拿出证据’,在冰天雪地的远东,人烟稀少,受袭击的一方,永远是被动挨打的,这让沙俄军队到如今没有得到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中国境内被驱逐出境的土匪势力多了去了,谁说得清是怎么回事啊。
    中国人和沙皇俄国的争斗,是世人皆知的秘密,不言自明。俄国驻华大使伊凡.萨克夫耶维奇的抗议,也只能是抗议,做出一个自己是受害者姿态罢了,不可能满世界宣扬。被人打得满嘴掉牙,外加吐血,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享誉欧洲的‘欧洲压路机’被打的满地找牙,自然不能去讲自己的军队不堪一击吧!
    任何国家的首都,都是一个小的世界中心,无论是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在一国首都的环境熏陶下,世界真的很小,世界上发生的任何大小事件,只要值得政治家关注,民众去八卦的,也都会被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甚至作为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中俄对峙就是最明显的国际性事件,也是现在各国人士谈论的最多的话题,都在预测中俄对峙,会在什么时间,演变成两个欧亚大国的战争。
    一直和俄国不对付的奥匈驻华大使托尼.库科奇,一见到俄国驻华大使伊凡.萨克夫耶维奇都会开心的说上一句:“亲爱的伊凡,你那肥美的屁股,又被人踢了一脚吧,看又肿了!哈哈哈。。。”
    而伊凡.萨克夫耶维奇大使先生,每每气得发抖,可是又无话可说,中俄对峙,俄奥对抗又何尝会轻松一分一毫呢?再说在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当中,伊凡从上任以来,就知道自己国家的军队一直落在下风,确实如同托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