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朝当屠夫》第408章遍地哀鸿民,一支独...

回到晋朝当屠夫最新章节目录
   这一战,就是一整天。
在这个时代,夜战还只是处在大多数军队将领的幻想当中,尤其是趁着夜色正面攻城,简直就是毫无可取之处,说直白点就是自行找死。
    冉闵不是白痴,哪怕他乐于看到胡人士兵的大量消耗,但也不会做出夜战这样疯狂的决定。
    经过统计,今日白天的战损人员数量已经达到六千人,伤员主要是填平运河阶段出现的,而真正开始攻城战之后,士兵死亡的比例远远高于受伤的比例,故而基本上半天时间,赵军在抢夺城墙的战斗当中,就丢下了超过五千条性命。
    这五千条性命,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胡人,其中有一半是羯人。
    要知道,在赵军当中可不是只有羯人这一种族,实际上除开鲜卑族之外,什么匈奴、大月氏等等胡族都有,杂乱的很。
    之所以将这样一支杂乱的队伍派去参加第一波进攻,还是为了消耗辽西军队当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冉闵深知这些胡人士兵虽然勇猛,但却是不听指挥的居多,一旦打发起性子来,其统帅将领都是控制不住。在冉闵看来,既然是不好管理,不若是直接消耗掉的好。
    以五万数量的总兵力来说,死掉了十分之一到也不算是什么,而那些负责观察北平城头动静的将领最终告诉冉闵他们的估计结果更是让冉闵心中高兴,一天下来,北平守城的燕军竟然也伤亡了两千人。
    虽说这个数量并不太准确,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三万人的守城队伍来说,死伤两千人就已经是相当的恐怖了,哪怕这两千人当中绝大多数是伤而不是死。实际上冉闵更希望这些人都是受伤,而不是死亡。在这个时代,战争中受到的伤害是极其难痊愈的,各种感染和发炎、坏死症状始终困扰着军队里的那些江湖郎中,况且平常时候郎中就属于是不够用的状态,此时巨大的伤员数量将会将这些不堪使用的郎中彻底压垮。冉闵相信此时北平城中只能动用大量的平民来作为补充,救治伤员、整饬防具。
    事实上,在攻城战发生的第一天晚上,城外赵军的营地固然是严正以待,北平城里也是很不平静。
    突如其来的战乱将整个北平城的平民都拖入巨大的恐慌当中。
    胡人攻城掠地,最终倒霉的却永远是平民,尤其是汉民。所以当听到赵军围城的时候,北平城里不少人就想着收拾东西,逃亡。
    逃亡是这个年代平民对待天灾**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时期,平民的流亡屡见不鲜,而流亡的平民数量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时,就会量变引发质变,最终形成暴乱或者是起义,甚至导致旧王朝被推翻,新的王朝建立。
    当然,北平城里这点点流民是无法形成暴乱的,至少在三万驻军的弹压下不可能。四面城门都已经彻底的封锁,虽说赵军仅仅是在针对东、南两处城门发起进攻,但是北平的守将还是命令将四门都封死,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受到赵军的偷袭,更重要的是担心城里的流民冲开城门,逃亡。
    若是没有了民夫,那这场守城战也就没有必要打下去了。
    虽说一开始平民的流亡被守军终结,可是到了今日夜里,不少平民之间又开始流传出一种说法,说是因为守军不足,明日开始燕军将会征发平民上城墙帮助守城,说白了就是去当炮灰。
    听到这个消息,平民们自然又淡定不起来了。
    两千的伤兵需要相当大面积的住所来救治,燕兵们将靠近城墙的两条街道清空,将伤兵们安置在这里,然后找来郎中负责,后来又去征用了大量的平民来帮忙。伤兵营的惨状让那些平民心中的担忧更加浓厚,一有机会,这些进入伤兵营的平民就会向外通传消息,希望自己的家人在得到消息之后,能够找到时机逃跑。
    可是四门城墙都已经被彻底封死,要如何才能逃出北平城?
    这个时候,有一伙人,却是趁着夜幕的掩护,在北平城里活动起来。
    刘老三曾经是管家堡里的一个普通农家孩子,从小务农倒是练出了一身好力气,加上脑袋瓜子也算灵活,后来被管中崖吸收进了崖山密谍,在崖山分流的时候,又成为了锦衣卫当中的一员。
    还是崖山密谍的时候,刘老三就已经是个四星密谍,转入锦衣卫,虽然新的阶层系统还没有正式定下来,但是刘老三的手下已经带着七八个底层锦衣卫,而这一次,刘老三接到了管中崖的命令,带领着他的手下,混进了北平城。
    大统领,也就是冉闵要进攻北平城了,锦衣卫这个刚刚成立的机构自然希望能够出一把力,也好在冉闵麾下各个战斗队伍当中挣一把脸。刘老三在出发之前被管中崖亲自嘱咐,无论如何也要漂亮的完成这次任务,即便是有人在执行任务当中牺牲了,其在管家堡的家属也会得到最优渥的待遇。
    管中崖的保证未必就能让刘老三等人安心,可是冉闵对待阵亡战士的待遇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而这一次刘老三的任务并不是抢夺城门这种危险到极点的工作,按照管中崖下达的命令,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攻城战发起之后,采取一些手段,让整个北平城陷入混乱当中。
    在战争的压力下,要让一座城池混乱起来,手段有很多。
    
    &#######################################################################################################
    &###################################################################################################################
    &####################################
    &###############################################################
    &################################
    &##################################################################################################################
    &##################################################
    &################################################################################################
    &################################################################################################################################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