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朝当屠夫》406章遍地哀鸿民,一支独秀...

回到晋朝当屠夫最新章节目录
   要说燕国对石赵军队调动没有足够的重视是不可能的。
北平之后皆是燕地。
    虽说因为寒冬的缘故,燕人在拿下北平之后并没有调兵遣将,可毕竟是依靠着强大的后方,难道说,赵国就不考虑考虑,即便能够拿下北平城,又岂能长期驻守?面对一个战争动员力量强大的燕国,仅仅一个北平城,又该如何防守?
    在慕容恪看来,若是赵军要想进攻北平,恐怕需要动员的就不仅仅是辽西一地的兵力,甚至于他判断石虎需要在整个赵国境内进行动员,方才能够保证进攻的态势不会疲软,连绵不绝。
    必须是连绵不绝的进攻态势,才能让赵军在拿下北平之后,成功的固守住,如此一来攻城造成的牺牲才有价值。
    而冉闵的疯狂就在于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拿下北平之后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在冉闵看来,只要能够拿下北平,为石斌在石虎面前挣上一笔政治资本,同时也大量消耗了燕赵两国的兵力,其战略目的也就达到了。
    正是因为看问题的出发点截然不同,故而导致了慕容恪无法准确的判断出冉闵的意图,对于辽西境内赵军的调动过于放松了。
    这是慕容恪等燕国高级将领的失误,对于驻守北平的燕军来说,这些失误就成了致命的错误。
    五万大军的行动当然不会悄然无息,但因为冉闵的调动方式非常巧妙,几乎是让四支队伍分别从四条路线向着北平围拢,所以当北平燕国守军发现情况不对劲的时候,冉闵亲自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在距离北平城不到二里路的一处峡谷胜利会师。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冉闵浪费,当四支队伍齐聚之后,冉闵第一时间下达了开赴北平城外的命令,军容整肃的队伍,如若无人之境一般,将北平城外一些燕军设立的据点清扫,随后以极其强势的态度,将北平城层层围住。
    年前,慕容恪在离开的时候,考虑到战马在冬季那是相当耗费资源,而守城的时候骑兵又派不上用场,故而几乎是将成编制的骑兵统统带走,一个都没有剩下。
    应该说慕容恪当初的判断并没有错,可问题就在于,没有成编制的骑兵存在,也就导致如今北平城里的燕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围城的赵军在城外耀武扬威,却是半点法子都没有。
    若是有成编制的铁骑,哪怕就是一支千人队,那么北平城方面都可以利用这样一支铁骑,趁着赵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的时候冲杀一阵,哪怕未必能够杀伤多少敌人,却是可以大大的打击一番赵军的士气。
    士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儿,在冷兵器时代,却是两军对垒之时绝对不能忽视的东西。
    在北平城外扎下大营的赵军,此时正士气如虹!
    说起来石赵跟慕容燕国之间的战斗,泰半都是要输了,哪怕就是当年的石虎亲自率领,结果好像也差不多。两国交锋几乎都是赵军吃瘪,要不是因为石赵的国力始终是在慕容燕国之上,几次大败赵国恐怕早就已经跨了。
    如今虽说赵国未垮,但各方各面的将士在面对慕容燕国时,都有种本能的畏惧感。冉闵此番率领的军队当初也有这种畏惧感,只是因为将领们的弹压,让下面的士兵不敢随意抒发自己的感觉而已。
    然而随着行军的顺利,一路平安无事的赵军将士心中开始有些得意了,好像燕军并不是那么恐怖,当然,也有赵军将士认为是因为冉闵的存在,才让大家能够顺利近逼到北平城下,却是一场大型的战斗都没有发生。
    等到看见城头上那些毫无准备的燕国士兵惊慌失措的模样,赵军将士们的士气就更高了,在他们看来,既然进攻的过程是隐蔽的,那么就意味着燕军甚至向后方求援的时间都不够了,毕竟在这个年代,一支队伍从接到命令到出发,需要的时间总是不短,更遑论还要将北平的情报送出去。
    “儿郎们,看看前方的这座城市!这原本是属于我们的城市,在去年却是被无耻的鲜卑人给抢过去了!身为一个军人,你们能够无视这种耻辱么?”
    骑着白龙马,一身戎装的冉闵跃然在整队而立的赵军将士面前,激情四溢的发表着他的战前动员演讲。
    而事实上对于那些站在自己面前的将士来说,冉闵很是清楚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刺激。
    “…北平城就在你们眼前!虽然,这里过去是属于我们赵国的,但如今因为鲜卑人的占领,我相信里面一定会有不少鲜卑人的贵族、富人,他们家中有大量的财富,他们还有美丽的女人!”
    “抢钱,抢女人!”
    冉闵这个明显的暗示顿时让赵军当中那些有着胡人血统的士兵激动起来。他们在别的胡人将领麾下,已经习惯了战争,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战争就是用自己的性命,去抢夺财富和女人。
    所以冉闵的话才说到一半,他话里的含义已经让这些胡人士兵激动起来。
    
    &###########################################################
    &########################################################
    &###################################
    &########################
    &###########################################################################################################
    &###################
    &#############################################################
    &############################################################
    &##
    &###################################################
    &#############
    &#################################################################################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