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室演义》第十三回薛南入塞授武艺默天进京救问月[2]

唐室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门而至,问月大惧,呆立原地,不知所措,乞丐取另一枚铜板,弹出,铜钱亦击落来箭。
    两名侍从,回过神来,护上官问月身前,阁楼之内,李平见乞丐,两次坏事,掉转弓箭,怒射乞丐。
    毒箭直射,乞丐面门,白光一闪,箭至眉宇之间,谁料那乞丐伸手抓来,折箭丢弃一侧,手法之快,前所未见。
    正是:
    翻云覆雨折梅手,擒龙伏虎揽明月。
    大漠萧萧落霜雪,满天桃花飘飞絮。
    那乞丐复笑曰:“雕虫小技尔。”
    李平见之,惧不敢复射。
    此时自街深处,响马蹄之声,顷刻韩聪,率车马而至。
    李平观救兵来,消失楼阁之中。
    上官问月拾,两枚铜钱,至乞丐身前,细观之。
    见那乞丐形状,刻意装扮,年龄双十之内,浓眉之间,透忠义之气。
    其接箭之轻松,武艺甚过韩聪,有大将之风也。
    上官问月知其非平常之人,心悦之。
    躬身行礼,谢曰:“谢壮士救之,不然,吾命休矣。壮士姓名,何称之?”
    此乞丐,乃亲王默天是也。
    乔装乞丐,行走街市。
    察长安人情,百姓生活,今日游于此,落脚休息,突闻弓弦之声,见对面楼阁,射暗箭矣。
    一则观上官问月,非奸佞之辈,二则暗箭伤人,岂是英雄所谓,故施手相救。
    默天谓曰:“吾乃过客耳,公子何必,知姓名,就此别过。”
    默天起身,跃上屋顶,几个起落,回驿官,率使臣,回突厥矣。
    上官问月言犹未尽,默天跃墙而去,早不见踪迹也,上官问月紧握两枚铜板,若有所失。韩聪至身前曰:“公子速回府,韩老危之,速招见之。”
    上官问月闻言,速上马车,韩聪护左右,催马速行,少顷至韩府。
    上官问月直入,至韩子琪卧榻前,落泪跪曰:“义父急传孩儿,有何教言?”
    韩子琪曰:“吾儿今后,行事朝堂,莫露姓名,观其所好,而交之,以便从中行事。赠儿,二副锦囊,日后国事难断,解黄色锦囊,遇私事困决,拆观红色。
    不久必有,刀戈四起,天下纷争,亦有吾儿,一席之位也。”
    说毕,韩子琪魂归九泉,上官问月哭昏在地。
    诗曰:
    秋风晨霜落叶黄,江水寒冰雪山白。
    深院高墙天意冷,草枯花谢命使然。
    德高恩广养育情,未报点滴悔自责。
    亮星万千明月孤,泪流如雨恩爱绝。
    韩子琪卒,后葬之。自此上官问月,入朝为官,进出有韩聪守之,李平无机可乘,罢之。
    却说,龙凤山,正阳已是,马上丈夫,身高一丈有余,手长肩宽,手格猛虎之勇,臂有拔山之力。眉宇之间,蕴含忠义,恩仇。
    龙目闪光,有洞察秋毫之能,胸怀宽广,藏经天纬地之才。羽翼已丰,武艺绝伦。
    一日薛南,入见王氏,曰:“子仁义有余,智而不骄,行事度量,武艺超群,恐天下无敌也。王妃可归之。”
    王氏大喜,辞别吴姬母子。
    王氏牵吴姬之手,落泪曰:“昔日吾浮风,落草原,妹妹留之,得正儿。
    妹妹恩厚情深,王氏未能报其一二。
    此回中原,不知何日,复见尊颜矣?”
    吴姬曰:“姐姐之言差,吾二人,乃姐妹也,何言有恩也,山水回转,必相见也。”
    正阳跪王氏膝下,双手举奶茶过顶,敬曰:“不孝子正阳,不能服侍,母亲左右矣。母亲何言赐之。”
    王氏落泪饮之,曰:“君子,惰其志者,唯酒色耳。
    酒,不可多饮,害身而误事,往,子反、陈遵之徒也。
    女色不可亲近也,大至君臣,小至百姓。君王不明,江山改姓。
    小人贪色,身首异处,昔,殷纣,杨广之属也。不可以貌悦心也,孩儿自省之。”
    正阳拜谢曰:“孩儿,铭记于心,不敢忘也。”
    正阳复敬茶,拜谢薛南,授业之恩。
    薛南受之,笑曰:“正儿,若入中原,龙门县再叙也。今日之别,为他日之会也,何必伤怀。”
    正阳拜曰:“正阳日后,必府上拜谢,薛伯伯保重。”
    遂正阳扶王氏,坐车。
    车马前行,王氏,吴姬洒泪,挥手别之。
    正阳随车,行三十里,车马止。
    正阳下马,扶王氏下车,正阳单膝,敬王氏三杯水酒。
    王氏饮之,母子相拥而分。
    王氏泣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孩儿归之。”
    正阳拜曰:“母亲保重,他日孩儿,必至长安看望也。”
    正阳扶王氏蹬车,车马复行,正阳又随三十里,车止。
    王氏抬帘言曰:“吾儿礼过重也,子乃一方之主,岂可委身王氏。两国君王相送,亦无此礼,吾儿制止。”
    正阳曰:“昔日齐桓公有燕留之德,重耳有三舍之礼。何况母子乎,无越礼也。”
    车马前行,正阳立原地,车马渐远,复远远追随,不敢近,又行三十里,车止,正阳亦止马。
    王氏,正阳遥遥相望。
    王氏泪如连珠,克制不尽,久久落幕,车马前行,去之不表。
    诗曰:
    慈母还辞三回顾,遥望川隔落秋水。
    早晚劳苦教文字,日中费神讲礼数。
    青山依旧黄鹤去,故人惜别慕慕情。
    相见有期黄昏后,何年复闻谆谆声?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作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