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相似文明[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完备,这些书写符号绝不是描绘物体和动作的单纯图画,而是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包含着表音符号和详尽的数字符号系统
    即使最早期的象形文字也都是风格化样式化的符号此外,还有一个清楚的史实:到第一王朝之初,埃及人已经在使用一种先进的草书体文字了
    这一切当中使人感到惊讶的是,从简单的象形文字到复杂的象形文字之间绝对找不到过渡的痕迹古埃及人的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建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此外,埃及人的宗教一神话体系惊人丰富错综复杂,但似乎也都是在一夜之间发展成型的,连《亡灵书》这样考究的书籍,也早在王朝时期之初就存在了
    遗憾的是,这里没有篇幅列举出全部的甚至只是部分的资料,以证明埃及文明是突然涌现成型的
    在这一点上,瓦尔特.埃莫雷教授的一个权威性见解,他生前是伦敦大学的埃及学教授:在大约公元前3400年的那个时期,埃及发生了巨变
    这个国家从一种带有复杂的部落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状态,突然发展成了一个具有良好组织的君主国家……
    与此同时,书面文字出现了,纪念碑式的建筑以及手工艺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了一种丰富而繁荣的文明的存在
    这一切成就都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取得的,因为书面文字和建筑艺术的这些重大发展似乎没有什么背景,或者说毫无背景可言
    学者们认为,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就是:埃及文化的突然繁荣,来自古代世界某个已知的文明,即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最有可能是埃及文明的传输者何况,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之间尽管存在着许多差异,但还是可以证明两者在建筑风格方面还是存在不少相似点,而它们使人想到了两地之间的联系
    但是,这些相似点毕竟不足以使人做出结论说:这种联系其实说明了一种因果关系,即一个社会直接影响了另一个
    相反,正如埃莫雷教授指出的那样,学者的看法是,这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或许还存在着第三种文明,其影响既传播到了幼发拉底河,也传播到了尼罗河……
    现代学者们常常看不到一种可能性,即某个假定的尚未发现的地区可能向上述两个地区移民(对埃及文明和苏关尔文明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异的最好解释,却是第三种文明把它的文化成就分别传播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这个理论解释了一个看似神秘的史实: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实际上崇拜的是同一些月神,而在两者各自的神谱中,月神都属于最古老的神明
    而中国也有嫦娥奔月的历史,甚至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体系中,嫦娥的地位很高,直到《西游记》将之描述为一个天庭上的舞女为止
    正像索斯神一样,苏美尔人的月神“辛”也掌管着给时间分段的职能“月亮开始照耀大地时,汝当显示两角以志六日第七日当将汝之盘一分为二,第十四日汝当露出全脸”
    像索斯神一样,“辛”也被看作全知全能每逢月末,苏美尔人神谱中的其他各神都来向”辛“请教,让他为他们做出决定
    “辛”和索斯之间这种对应绝不仅仅出于巧合,直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的不止一个人著名的埃及学家e.a.瓦利斯.布奇爵士也指出:这两位神之间实在太相似了,这不可能是偶然的……
    说埃及人从苏美尔人那里借取了月神,或者相反,这都是错误的,但我们可以推测,这两个地区的人们从某个极为遥远的共同来源惜得了各自的神学体系
    因此,问题就在于:那个“极为遥远的共同来源”究竟是什么?那个“假定的尚未发现的地区”究竟是哪里?
    布奇和埃莫雷索所说的那个先进的“第三种文明”,就这么推理,你会突然进入一个让你彻底蒙圈的地步:人类的进步不是来源于科技,而是来源于宗教,科学只是一个宗教的工具
    这就让人很容易理解牛顿为什么最后信仰上帝了,因为这个世界的存在和演变本身就足够疯狂了!
    而上帝和约柜本身,也有着这样让人琢磨不透的联系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