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三路皆败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正因为报国之心大盛,巴军部队士气高昂,敢于正面抗衡数倍于自己的印军步兵,顶着敌人的攻势发起反击。 www.
    许多反坦克炮手纷纷推着平射炮向前,在在如此近的距离下,这种做法已经是不惜暴露自己,也要维持火力强度,朝着印军的装甲车辆不断的倾泻弹药。
    而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印军方面所属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也不断地遭受损失,其中许多战车和坦克都在敌人的反坦克炮的轰击下下爆炸起火。
    可是,在摧毁了印军的装甲单位之后,巴军的反坦克手也随后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
    自然而然的,巴军的反坦克阵地遭到了敌人的重点照顾,则在印军坦克发起的报复性打击之下化为乌有。
    只不过,在自己被消灭之前,巴军的反坦克手们已经给印军带来了数倍的损失,反坦克炮的价格和坦克的价格,那可差了老远。这种消耗,吃亏的是印度人。
    只见战场相交的那一段空间里,不断有着巴军的反坦克阵地因为开火而暴露了自身的存在,又因为无法快速转移而被赶过来的印军坦克或者步兵所摧毁。
    但是,虽然印军在持续向推进,然而他们的损失也远远超过敌人。即使是单纯用一辆坦克去换对方的反坦克炮,也有更多的印军坦克在反坦克阵地前被炸成一堆废铁。
    虽然从损失的比例上来看,对巴军而言是有利的,可惜整个战局的演化,依旧向着对印军倾泻。
    毕竟相比于巴军为数并不多的反坦克阵地而言,印军方面的坦克数量就实在是有些太多了,即便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却也依旧战据了上风。
    直到巴军所有的反坦克阵地全数都被印军的混合部队摧毁之后,印军方面也依然保有了超过半数的坦克。因此还有着向前冲锋的底气,而且眼看着就要破开防御,突入巴军的阵地核心了。
    就在这个时候。十几个肩上扛着反坦克导弹的巴军士兵一跃而起,他们有着高大壮硕的身躯,几十公斤重的反坦克导弹被顶在肩上。居然还能快速的瞄准印军那些正在移动中的T55坦克车。
    随后,反坦克导弹啾的一声飞出,直直跨越了50米的距离,毫无意外的命中了来势汹汹的印军坦克。
    顿时。十几辆T55在一声爆响之后,车身燃起了大火。
    这样英勇的巴军反坦克手,也被印军的坦克和步兵盯上,被并列机枪喷射出的子弹撕成了鲜血和肉块。
    但这样的牺牲,反而激起了巴军的凶性。又见十几个巴军士兵从阵地的壕沟中跃起身来,肩膀上扛的火拳III单兵火箭筒。
    别看这只是一种二战末期开发出来的武器,就小看它的杀伤力。虽然还不足以对T55的正面装甲带来多大威胁,可这些火箭筒瞄准的位置全都是T55脆弱的履带。
    这样一下子,就又是看见九辆辆T55坦克的履带应声炸断,没有了传动装置的滚轮,徒劳的空转着,发出咕噜咕噜的摩擦声。
    即使发动机还在工作。可是T55却已经停止了前进。
    不过这样的袭击。并不能完全阻挡印军的攻势,对方丝毫不顾那些被打坏的友军坦克,直接用巨大的钢铁身躯撞开挡路的“障碍”,又是40辆T55组成了一波攻击浪潮,一下子就冲进了巴军的阵地。
    如果再不能阻止这些钢铁巨兽,那么巴军的步兵将遭受无情的辗轧。变为肉沫。
    这时候,更多的巴军士兵从战壕中高高跃起。他们已经顾不得自身的安危了。真要被印军攻上阵地,大家照样是死路一条。还不如现在就和印军拼了!
    虽然他们的手中已经没有了反坦克导弹,也没有了威力稍次一等的单兵火箭筒。战争打到现在,他们的身上只剩下了对付步兵用的战术手雷,悬挂在作战服的腰部,数量还不少。
    这本来是为了对付印军的步兵的,但现在却只能拿来对付印军的装甲坦克,咬咬牙,巴军的前线士兵也似乎下了必死的决心。
    他们毫不犹豫得朝着T55坦克所在的方向跑了上去,双眼可以看见毫无理智的疯狂,他们想也不想,就地滚到了T55坦克的地盘下面。
    地盘离着地面不过一掌的间距,哪里能藏的下一个人?
    这种打法,已经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了。
    疯狂的巴军士兵,他们在T55坦克碾碎自己的身体之前,忍着剧痛拔掉了手雷的拉环,在自己被爆炸压成一团血雾的同时,也成功阻止了一辆坦克的前进。
    后面的巴军士兵也纷纷效仿,同伴的这种壮烈,激起了所有人的斗志,以纯粹的血肉之躯与钢铁铸造的坦克展开了近身肉搏。
    一些巴军士兵,他们冒着T55上配属的7.62毫米机枪的弹雨,硬是跳上了那些地盘被炸坏的坦克车,这些T55坦克,被之前的巴军士兵的自杀性爆破给弄断了履带,所以动弹不得。
    而巴军的敢死队在击毙了操纵机枪的印军机枪手之后,也揭开了坦克的舱盖,拿着一颗手雷往里就是一丢,然后头也不回的盖上舱盖。
    嘭的一声闷响,坦克里的印军士兵基本是不可能生还的了,在这样的狭窄密闭空间里,吃上一颗手雷,不可能还活着。
    这种战术,在二战的时候就经常出现,二战之后,华夏联邦的东征军在讨伐日本本土的时候,也经常遇到这样不要命的日本士兵。
    不过现在,想要对猛虎式这样的第三代主站坦克用这样的办法,那就是妄想了。要知道,第三代主战坦克全都是考虑到这样的实战问题的,现在想从外面打开舱盖往里扔手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从猛虎式坦克开始,坦克所附属的机枪武器全都改为了电子遥控射击,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枪手去打开舱盖操纵。顶部舱盖也是在内部用电脑锁死的,从外部根本就打不开,至少无法用手来拉开。
    可是T55这款由波兰设计和制造的主战坦克,主要是继承了前苏联的坦克技术。根本没有遥控射击的功能。就算有,作为外销型产品,估计也不会保留这一设定。
    至于印度方面的科技能力。也完全没有办法对T55进行相关方面的技术改进,他们也玩不起遥控机枪的射击。
    在这个年月里,从技术角度上来看,波兰生产的T55坦克已经算是粗制滥造了。这些便宜货虽然冲上巴军阵地。可惜并没有能够完成阵型的展开,更无法对巴军的造成有效打击。
    反而因为巴军反坦克步兵不要命的自杀性袭击而损失惨重,被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结果就是反过来成为了巴军围剿的目标。
    至于说印军跟随在后的那些步兵单位,则在尾随坦克进行偕同冲锋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拥有更高机动性的装甲部队给抛离在了后边,距离巴军的阵地还远着呢
    这也是印度这种所谓的高科技新战术外壳下的步兵素质,你能指望一群连小学都没上过的人做啥呢?
    这种不入流的步兵同坦克协同,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证明了步兵跟随速度缓慢的坦克进行冲锋的战术是不靠谱的。本时空的整个二战,中国和德国都分别以“闪电战”各自开创了坦克部队集中使用的新战术下。
    实践早已证明,坦克作为单独的兵种使用,比和步兵混合使用要更加合适。
    这样老掉牙的战术已经很久没有被应用过了。因为不合时宜。坦克的速度也不是步兵靠着双腿和意志就能够追赶得上的。
    况且,印度陆军在平时的部队训练过程中,也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奔跑训练,营养和体力根本就跟不上。
    就算是华夏联邦军现在所使用的步兵与坦克协同的这种战术,也都是需要在步兵战车搭载普通士兵的这一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可不是向印军现在这样乱来。
    平时训练马马虎虎。士兵的营养也跟不上,现在居然想着临时抱佛脚来实施这样的高难度协同战术。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印军指挥官的这种胡闹,直接造成了印军坦克部队突入到了敌人的阵地。与敌人的步兵展开了近战。失去了战术空间和机动优势,让坦克与对方的步兵进行消耗,估计是印军的指挥官脑子进水了才干得出来这样的蠢事。
    不仅如此,印军的步兵还在后边端着枪拼命往前赶,所以印军的坦克部队在与敌军反坦克步兵在发生抵近战的劣势情况下,也丝毫不能得到己方步兵的援助。
    这样的所谓的“协同”,完全是扯淡了。
    没有最蠢,只有更蠢,仿佛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突入巴军阵地的T55坦克在被敌人的反坦克步兵围困之后,印军的步兵不单单没能够及时冲上巴军的阵地,他们又开始在单纯的步兵与步兵的情况下与巴防守部队展开硬碰硬的对战。
    在没有任何火力援助的情况下,这样战斗就是在送死,巴军可是在战壕里射击,印度的步兵却在狂野中,连障碍物都找不到几个。
    别看现在印度方面的兵力要远远超过巴基斯坦的守军,可考虑到巴基斯坦在这样的地形优势环境下构筑了稳固的防线,并且还居高临下占尽了地利。
    不用想都知道,印度密集队形的步兵只会成为巴军机枪的绞杀对象。高地上,到处是呼啸的7.62毫米子弹,从巴基斯坦的通用机枪的枪膛中飞出,雨点一样落在对面的印军步兵身上。
    真真是枪林弹雨,无处可比,印度冲锋的士兵就如同被镰刀收割的麦子一样,一排一排的倒了下去,血流成河。
    在最开始的阶段,那些还仰仗着己方坦克的助阵的印军士兵,他们还有些骄傲和信心。
    直到现在发现冲锋在前的T55坦克已经没有影,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这块“盾牌”也不是很保险。
    印军步兵原本以为,让己方的坦克兄弟冲上巴军的阵地,就可以将敌人杀得敌人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哪曾料到。现在却反倒是敌人的机枪叫得欢快,至于说被寄予了全部希望的T55坦克呢?怎么可以让敌人还在那里用机枪欢快地奏响死亡之歌?还是说自己这边的T55坦克全都在对方的扫荡下嗝屁了?
    对于已经失去T55坦克部队的掩护,印军士兵普遍开始不知所措。在面对巴军的通用机枪和交叉火力网的覆盖之下,巨大的恐惧感终于不可阻挡的落在在了印军士兵的心间,悄然蔓延开来。
    在越来越多的伤亡下,终于宣告着印军的“崩溃点”已经到了。这就是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
    接下来的情况,完全就是一种人力所无法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