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四百二十七章国际格局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百二十七章 国际格局
    二战已经正式开始,法国以愚蠢的一战那老掉牙的战术体系来应对德国的装机集群,被寄予厚望的马奇诺防线唯一的作用是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典型反面教材。
    法国仅支持了数个星期就已经沦陷,变成了德国的行省,英国凭着强大的海军实力以英吉利海峡作为天堑,天天都和德国打飞机,根本无力顾及世界正在发生的变革。
    贫穷而落后的远东,如今出现了一位新的挑战者,对于凡尔赛体系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中国充分利用微妙的世界性战争爆发时机,在不暴露自己真实意图和实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去影响其进程和各方力量的平衡。
    在远东持续性的军事冲突已经长达一年,苏军无法像原本时空里那样,在诺门坎战役之后便将驻守远东的亚洲驻军调往苏德前线,成为压垮德国人的最后一棵稻草。
    超过八十万的主力部队,被完全牵制在东北和蒙古,前线苏军每天喊得最多的就是呼叫增援,斯大林为此操碎了心。
    华军从中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突然出手,一举奠定未来达成自己宏伟目标的基础,这样的谋划算计,可谓是耗尽了华联内部千百名参谋队伍的心机。
    这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改变这场世界大战的进程那么简单,从踏上这个世界,并亲自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工业技术发展开始,钟泱和他所开创的秘密组织古文会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
    当他积累将近二十二年,一举挫败日寇的第一次突然性侵略时,世界大势就完全变了样!
    除了大败日本,在德国身上,钟泱算计的也太多太多。为了能够让德国武装的速度更快些,准备更充分些,他不惜第一时间就尽可能的将多国合作的捷径——海陆空三军的主战武器发展成果提前三年就全部与德国人互通有无。
    这种行为直接导致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德国在装备上几个最为疏漏的部分全部得到弥补,而今在苏德战场上,一个德国装甲师在油料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数十万苏军居然困他们不住,拦他们不得,打他们不过!
    这样的德国生力军始终打不死,则苏德战争进行的更加激烈,拖延的时间更长!
    到了现在,在苏德战争作为紧迫.的关头,眼看苏联人借着天气的便利,以四五十万人的代价熬到了大反攻发起的时机,一个不留神,好大喜功胡乱指挥的小胡子还有可能把事情搞糟,导致又一次大大损伤人心的大溃败!
    那样一来,钟泱就前功尽弃了,他不能让苏联人获胜,他更不允许在没有流干鲜血的情况下,这个国家那么轻易的就解拖出来,不能!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一个国.家是必须不能强大存在的,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没有别人,只有苏俄!
    这一群毫无人性的暴熊是从来都没放弃哪怕一点扩张掠夺的机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强大,始终是悬在中华民族脑袋上的一把利剑!
    如果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在为北方游牧民族而烦恼,那么在今天乃至以后,也必定要为这个更北方的北极熊而日夜难安!
    努力增强德国人的实力,借他们的手狠狠打击西.方世界和苏俄毛子,尽最大可能削弱他们的力量,这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战前那种种的合作,以及买卖潜艇战舰的勾当,无不是如此,即便是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在资助加强德国人又如何?美国人不也在欧战爆发的时候仍旧在继续向日本输出石油么,明知道日本可能发动战争,不照样买卖石油钢铁么。
    利益为上的世界,说什么都是假的。
    但是,德国终究是地方太小,国家又处在欧洲内陆,.一旦被封锁之后,很多必须的战略资源就限于困顿,比如说最为关键的石油,用作武器合金的有色金属,用作装甲和穿甲弹的钨等等。
    尽管德国的煤变油技术加上中国的煤化工、石化技术将能源提取和利用率大大提高了,这些技术的推进保证了德国在基本军火上的不缺,加上战略战术全方位的合作,当德国再次挑起战争的时候,他们的实力已经傲视全世界了!
    可是这仍然不够!
    德国的人口数量就那么多,抛去必.须的老幼妇孺和工人之后,剩下的兵力就是那么多,这台精密异常的战争机器需要足够多的人手去运转才能发挥它的无匹力量。
    当苏俄的全民皆兵和美国人的恐怖工业生产力结合起来的时候,那才是真的灾难降临。很显然,美国人在等德国人与苏联人拼的两败俱伤的机会下手,钟泱也绝对不会心软的去放过。
    但是,这个时机必须由他来营造和掌握,必须要在更符合他的战略谋划的时刻出现!
    为了保证德国.的重型武器能够在严寒条件下继续作战运转,他不惜提供了自己的超低温合金技术甚至超低温发动机技术,为了保证德国进攻火力的强大,他不惜提供火箭技术和反装甲技术,甚至是重型坦克技术。
    而今为了让德国扭转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局势,不能被苏俄那么轻易的打退,更不允许出现第六集团军投降的可耻事件,让苏军有了吹嘘的本钱,有了打击德国民心士气的借口,在除了亲自参战的情况下,他必须提供所有必要的帮助。
    所以,尽力计算得失之下,他终于将“云爆弹”这种武器给弄出去了,他终于将重型轰炸机这种秘不示人的大杀器也借出去了,虽然换回来的是一堆一堆的黄金,比起寻常时刻来那是大大的赚钱。
    可他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毕竟现在的中国也是处于被封锁状态下,他必须拿出以前囤积的资源来优先供应给德国人,凭借重型轰炸机的超卓运输能力和暂时无人能够威胁的高空飞行,他可以从亚洲大陆直接支援到欧洲前线。
    1942年末,漫长的冬天,处在煎熬中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始终没有断了来自两方面的物资供应,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抗高寒军用服装和帐篷,高寒地区所用的取暖设施,各种高能高热压缩食品,用于救治冻伤、战伤的药品和器械,应有尽有。
    在防寒技术上,德国人远远不是针对性发展了多年的中国人所能比较的,而在这个时候,这些技术上完全是跨越几十年的装备物资的到达,令第六集团军发挥出定海神针一般的作用!
    尽管斯大林格勒已经变成一堆废墟,可在德国人的防御下,它要比什么都缺乏的苏联人更坚固,加上后方增援的轰炸机数量和载弹量的猛增,特别是在那恐怖的“云爆弹”一次又一次的对发起攻坚战的苏联人重大杀伤,大大挫败了苏联人的反攻积极性,也给德军参谋部的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的时候,就是差那么一点点的砝码,就能导致天平的偏转!
    德国人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德国人空中轰炸运输力量得到恢复,德国人得到来自中国的准战略武器的支援,加上出色发挥的自家装备和武器的巨大力量,这一场原本就应该早早结束、以德国溃败、苏联高歌猛进收复失地为结果的关键战争,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了!
    有了无数增援的保卢斯很地接到了来自希特勒的元帅节杖,他的心里是非常安定的,尽管他的半边脸因为太多的担忧而有点抽搐变形,但心情却是大好的。
    苏军最猛烈的攻击过去了,最难熬的冬天已经适应了,士兵们可以在掩体中穿着优秀的防寒服烤着火等着俄国人的进攻到来,然后就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再一次的消灭他们!
    第六集团军坚守斯大林格勒三个月不倒,德国上下民心民气大振!
    随着春天的日渐临近,德国再一次组织的大反攻准备就绪,1943年2月,苏军大反攻计划尽管已经成功的将第六集团军与德军主力分割开来,但却没有达成剿杀和击破。
    而在春天的降临之后,地面开始化冻,顿河、伏尔加河将恢复冷水奔腾的状态,泥泞之中,双方的重型武器和车辆都运转不灵的情况下,苏俄的后勤补给就大打折扣,而德国人的优势就开始发挥了!
    就在此时,华军终于开始行动了!
    经过一个漫长冬天一百天的等待,始终都没有闲下来的国防军昼夜不停地朝着几个攻击前锋运输物资和军力,西疆的两个主要基地,外蒙的库伦和前锋恰克图,黑龙江的瑷珲、满洲里以及东北部的抚远,华军上百万的主力部队除了作为近卫军负责拱卫老家的驻守部队之外,全部出征。
    到3月初的时候,百万大军齐齐就绪!
    在三线地区集中了超过四千架各类战斗机、轰炸机,超过一万门大炮和四千辆坦克,从后方以及当地征用的民夫多达三四百万,而为他们警戒护航的武警部队和民防部队,总数也超过一百万!
    1943年3月10日,华军突然越过中苏边境,对苏俄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12个装甲师兵分三路突入苏俄大部分疆土,其中以外蒙之恰克图和黑龙江之满洲里以及抚远最为猛烈,总数六十万兵力和数千架战机全数蜂拥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苏俄远东地区大铁路沿线之重要关隘笼罩在战火之中!
    尽管苏俄已经对此拿出充分的准备,然终究是因为精锐兵力被全数消耗在西线而无所作为,仅凭一群乌合之众支撑起来的远东红军,在对方铺天盖地的重型战斗机轰炸和重炮群体突进面前,一点反手之力都没有。
    更加残酷的是,当地所有苏军作为要塞的重点防御地带,华军毫不犹豫使用大量二代“云爆弹”,每一刻下去都将一座座的要塞变成死亡区,无数隐藏在足可低档战列舰巨炮轰炸的岩体内的人全数窒息、烧死,损失数量无法计算!
    同时,刚刚面世第三个航母编队突然从黄海出现,以一艘5万吨“龙”级航空母舰“祖龙号”为首,以一艘“蛟级”3万吨航母为辅助,带领两艘导弹化袖珍战列舰和四艘导弹巡洋舰为核心的第二舰队气势汹汹的杀入日本海。
    此前就被华联空军连续一年的时间狂轰滥炸下,已经完全变成废墟的对马岛、金山和下关隘口完全没有阻挡之力,眼睁睁看着这一个耀武扬威的舰队进入日本海,然后朝着海参威浩浩荡荡的杀过去!
    被吓了一大跳的日军惊觉华军的目标是苏俄之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水,甚至都没有把自己的战舰摆出来去跟中国人较量一二。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短处在哪里,也明白“信浓号”当初到底是怎么被在风雨天气里干掉的,他们就绝对不轻易出头去找难看。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