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六十五章复仇!复仇![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应,同时对日本进行战略决战。日本是客军,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发动双线作战,这是极为不利的。换而言之,对华军和**军而言,这是极为有利的。
    王立文问着:“**军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大概在一月下旬,时间上对我们来说并不仓促,不过如果想要赶上,就必须现在做出决定。”
    大家都认为季效良所言不虚,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下旬,离着徐州会战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真的要一南一北同时发动进攻,就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部队开拨和物资输送都需要时间。
    还好华联早在半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大致上的战争准备,为接下来的进攻布置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那好,我现在宣布命令,当前既定的军事目标是打击还停留在上海的日本海军极其附属的海军陆战队。至于具体的军事任务安排,就有军方本部自行决定,我不干涉。”
    陈炯明下达了命令,各部指挥官尽皆应和,内阁只是负责后勤保障和政治外交上的事务,而军事上的决策却是军方自行做主,职责分工都非常明确,彼此不得越权。
    1937年12月28日,第一军团下属十个陆军师,总共十七万六千余人,在李少杰的统帅下朝着南昌方向进发,作为作战的主力,赶赴前线。
    南昌只是中转站,第一军团只会在那里进行短时间的停留,然后就是转向上饶,朝着杭州方向推进。
    同时出发的还有王立文的第五军团,下辖五个重型装甲师以及三个机械化师,总数十三万六千余人。备受瞩目的是军中配备的新式暴熊主战坦克,这种设计思路极其超前的陆军重型武器装备,将给日军以极大的震撼。
    海路方面则是许江文的联合舰队,一共四十余艘主力舰只,沿着海岸线北上,将在日本最为得意的海军作战领域,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这对于拥有着导弹驱逐舰和中型航空母舰的华联海军联合舰队而言,并不是太过困难的任务。大量的导弹巡洋舰,也会在这个新时代的黑夜之中,放出绚烂的焰火。
    大军开调,各种各样的命令下达,参谋部可是忙得一塌糊涂。军队领取所需的装备,整顿后勤物资,签署命令文件,这些都是总部所必须负责处理妥当的工作。
    坐在自己的专车里,王立文望着身后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城市,目光坚毅。平坦的土地上,总数高达七百九十八辆的坦克群就集合在自己的身边。
    宛然钢铁一般的海浪,连接成了浩浩荡荡的一片,随着地形的起伏而涌动,滚滚向?
    而这样的规模的坦克部队,整个第五军团还有五支各式各样的后勤保障车辆以及空中火力支援,这是无人能挡的钢铁洪流,足以碾碎任何的敌人
    此时的王立文,正担心着远在千里之外的自愿军。日本在华北地区的攻势已经进入尾声。关东军主力攻占了北京与天津,正在朝着石家庄前进,自愿军并没有选择与日军主力正面对抗,而是退往了邯郸方向,准备进入河南地区。
    这不是怯战,而是保存实力,为华联的后续大部队跟进而做好准备。同时也是策应徐州方向的**军第五战区部队,如果真有需要,自愿军也必须不计工本,固守河南。
    随着华军的三军齐动,海陆并进,日军方面也迅速作出了应对,首先是加强了华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国内的后援部队也已经登上运输舰,随时可以赶赴中国参战。
    在海军战舰方面日本海军是除了英美外世界第三强,无论是吨位还是舰艇数量、远洋作战能力都非常强悍,战力不俗。
    不过结局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海军比起陆军还要残酷,想要依靠士气、经验和战术来挑战拥有先进科技的敌人,只能是好莱坞式的美好意yin。
    这时的航空母舰技术并不困难,任何一个具备完整工业实力的国家都能进行建造。但大多只是一些区区两三万吨的老式航母,在实际作战能力上并没有太多优势。
    日本海军看似强大,位列世界第三,可这只是二战之前的排位赛,依旧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范畴。与华联的先进海军技术装备相比,相差太远。
    日本海军所造的航母还在使用柴油动力,舰载机更是螺旋桨飞机吗,舰体内不附带雷达。不用说去和华联最新的阵控雷达相比较,二战时日本连普通雷达都没有。
    而华军的海军战舰已经安装了最新的电子火控系统,这些都是远远超过整个时代的先进技术装备。
    二战水平的航母,连普通货船改装一下都能拉上战场,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这些只有老旧技术含量的航母之所以能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关键在于它颠覆了传统的海战战术。
    另外,二战时战斗机大多连音速还没有突破,在拥有超时代防空机火炮控制系统的华联海军面前就是一盘菜。而华联最新列装的喷气式作战飞机,无论是海航还是陆航,都没有哪一款低于两马赫,二战时的防空武器想打中它基本上只能靠运气。
    更别提的就是导弹了,这种掌握在华军手中的利剑,就是终结乱世的最终武器
    <!-- 小 说章节内容结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