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六十二章命运开启[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自己都是说说而已,更何况其余?
    华联记下来发展的计划,由此进入正题。
    陈炯明言辞简略,但态度坚决,他认为造成国疲民弊的根源,不是天灾,而是**。除却地主的重租外,军阀的割据,历史遗留的烟患、民众的蒙昧,以及南京当局的施政措施,是更深重的**。
    他自三月份高票当选为华联元首之后,已经接触到了更深层次的资料,得知了在日本入侵危机前民众漠然的根源。
    “民生艰困,而军阀、豪强,遍布国家。底层平民漠然国事,中产人家惟利是图,至于亡国祸在眉睫,而民心冷漠,无人欲应大变……民之罪?乃权贵、豪强倒行逆施而致”权贵、豪强为一己私利,不惜毁灭掉这个国家”
    说到这里,陈炯明的面容渐渐刚毅起来,他的眼前掠过了当初主政粤省岁月。那是从来不需要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岁月。那时,前线激战的消息,不时弥漫、笼罩着粤军上下,每天都有庆祝、动员、集会。
    可如今,一切具往,他现在是华联的元首,几乎贵为一国之君,统治的疆域也比当初的粤省大出四倍以上。
    不过陈炯明心中非常明白,他能够坐上这个位置,是因为他的内政能力获得了产经联的认可。华联内部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体系,权力分配异常明确,层层官僚各司其职,相互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是的,华夏联邦依旧属于完全的帝国主义国家体制,不过是取消了皇帝这个权力核心,以元首这样的虚衔取而代之。
    但无论如何,陈炯明手上还是掌握着相当的权力,他这次主持军事会议,就是为了让内阁和军方达成共识,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协调指挥,统合战力。
    “元首阁下,军事动员早就已经开始,五大军团的集结命令也已下达,但是还希望内阁能配合军方的安排,统筹规划后勤支援事务。”
    自莫荣新病故之后,王立文就逐渐成为了军方的核心人物,其余几大军团长,或多或少都以王立文马首是眨此时第一个出声支持陈炯明的,就是他?
    对于一个主战派的内阁元首,军方还是非常满意的,故而王立文才能率先表态,而其余李少杰等人,也是随声附和。
    “王司令请放心,国家危难,我等自当奋力一心,共济危局。**中央政府的抗日准备还未完成,况且姜瑞元此人犹豫不决,唯恐日军突然发难,整个长江以北尽皆沦丧。加之日军凶残,百姓恐怕也是难逃厄运。”
    陈炯明之所以如此担忧,还是因为当初旅顺陷落之后所发生的惨剧,况且南京就是帝都金陵,以日军的强大攻势,现在的还未完成物资积累准备的**军根本无法对抗。
    “元首阁下,初步的计划是以自愿军牵制日军兵力,我军主力则沿海而上,一举包围日本的第一批登陆部队,来个瓮中捉鳖。”
    李少杰将此前商议好的军事行动计划和盘托出,大略与细节都是到位,对着陈炯明一一讲解。
    在立体成像技术的帮助下,高度真实的地形数据浮现在空气中,就如同一个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沙盘,只是在规模上小了许多。
    李少杰通过操作将计划的细节展现给在座众人,对于这样的技术力量,陈炯明也是见惯不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静静看着,思量着整个计划的可行性。
    “自愿军现在维持着三万人左右的编制,是三个属于机动性极高的轻型步兵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的确可以牵制日军的部分主力。”
    “如果依靠海军进行登陆作战,维持一支五万人左右的远征军压力不大,但是可能要出动半数以上的舰队,内阁是否认可这个作战计划。”程文力不无担忧的望向陈炯明,目光之中满是探寻的意思。
    “一次性投入八万左右的部队,维持前线的态势平衡绰绰有余,现在更多的考量是**军的态度。我们双方虽然还签署了暂时性的和平协议,但本质上还是敌人。”陈炯明叹息着拒绝了军方的此项作战计划。
    劳师远征,胜是小胜,败则全军覆灭,更会引发**党的不满甚至是敌意,这并不好。这一次军事会议,唯一达成的协定就是日本一旦全面侵华,而**军都难以低档的话,华联将收复这些“失地”。
    失而复得,就是战略计划的宗旨所在。
    主宰未来命运的齿轮,现在就掌握在陈炯明手中。
    <!-- 小 说章节内容结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