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一十九章战车测试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九章战车测试
    1930年12月20日,每周定时举行的华联的内阁会议突然在李万盛的提议下要求通过两个议案。
    这两个议案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有关修改对外来宗教教众的罚款的《强制罚款法》和允许外教信徒对外移民的《对外移民法》。按照新法,所有非华夏自古就有的宗教类别,全都不得公开传播和发展信徒,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其中主要针对的对象,自然就是佛教。每座城市所能允许的寺庙数量以及僧众在册信徒的数量,全都进行严格压缩,超出额度的那一部分,就必须以《对外移民法》进行强制移民。
    前者主要是让华联治下的各个省市对佛教的罚款的所得全部收归国有,同时让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法律形成体系化。
    而后者在一些学者的眼中则是一种变相的流放,因为该法律规定,移民的地点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对外签证的部门只开通了**政府统治下的地点,而且交纳的金钱非常的高。虽然条件异常的苛刻,但是还呆在华联的佛教虔诚信徒,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艰难的选择。
    所有人的热情都十分高涨,也非常的看好这两个划时代的提议,但是这两个法案通过的并不顺利。至少40%的国社党议员是持中立的态度的,而内阁的高官们也是议论纷纷,主要的阻力还是来自于民间。
    千百年来,佛门颠倒是非,将自己塑造成为中土的正宗本源,甚至让许多百姓误以为佛教是中华的本土宗教。这点大错特错,且遗祸不浅。
    还好,几个省的省长们都是纷纷致电同意这个提议。而在22日举行的华联议会中,这两个法案最终以85%的赞成率通过了。
    但是这两个议案的发起人——李万盛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了。至少法案通过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家的附近每天都有大批的佛门激进分子围在那里,有些人还天天的骚扰他和他的家人。
    李万盛是华联的元首,自然是早有准备,每次他出门都有大批身穿黑色制服荷枪实弹的元首卫队士兵紧密的护卫在他的周围,而且他家的四周也有大批的武装警察和情报部门的特工专门的巡逻,总算是暂时平息了事态。
    其余的外来宗教,多以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基督教为主。这些本身就是小教派,人数也达不到提案所说的标准。所以他们其实无所谓,最多也就是几个神父举着牌子抗议了一整天,然后就是不了了之。
    最大的阻力,始终来自于佛门,他们凭着人脉和建立起来的信仰根基,不断对华联政府施加压力。
    但在建立之初,钟泱就有意识的排斥佛门信众在社会上层领域的渗透,虽然有着漏网之鱼,但已经无关大局。紧密围绕在内阁、产经联和军方三大势力周围的附庸者或者核心成员,在文化趋向上,都已经与钟泱达成了共识。
    哪怕是在议会上,也只不过是稍微的犹豫了一下,便直接通过了这项提案。
    解决完了这个麻烦事,内阁也不在理会佛教余孽在民间的上蹿下跳,只要官方权力机构想要打压某一个宗教,没有做不到的。
    “唉,这下又有得忙了。”刘浩然微微的摇了摇头,接着他拿起桌上的一封邀请函,邀请函是军事防卫部后勤运输处主管陈永善上校发过来的。里面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后天参加在柳州举行的一个大型运输车的测评展示会。
    普通人看到这么平常的电报一定不会说什么,但是刘浩然却知道这个可是意见非常大的事件。“我们的老虎要长剑齿了”他看着电报默默的自言自语道。
    想到这里,季明拿起了电话">给钟泱挂了一个电话">。两个人经过一番高谈阔论之后,终于笑着结束了会谈。接着季明就让秘书安排行程,好让自己未来的几天能空闲出来。
    柳州位于桂北,是华联的工业重镇。早在三年前,钟泱就在那里建立了秘密的武器试验基地。而一次大战中令世界为之色变的毒气炮弹就是在这里试验并且定型的,还有各种军用车辆,也多是这里进行生产。
    坐落在该城市南边的十分先进的试验场也大部分被人封锁着,而一些极其重要的设备和仪器都被运往这里。为了保证这里的防御和保密,华军也是下了很大的苦功。
    12月31日,距离1931年元旦还有1天的时间,柳州的“昇龙”试验基地则显得有点诡异。基地四周的守卫至少增加了三倍,除了铁丝网和固定哨,这里还增加了不少带着狼狗挂着军牌的巡逻队。
    而在试验场的里面则至少十几名身穿将军服装的人和几十名身着西装的人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水泥台上,水泥台的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烂泥地。
    华联军事防卫部、陆军司令部、兵器采购局、华联运输管理委员会还有几个大型厂家的代表和设计师全都聚集在这里。所有人自动的分成几个群落,人们都在谈论目前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暴熊”计划。
    早在1928年6月,包括天宇集团、兴华重型设备公司、刘氏钢铁联合公司、军方控股的万胜金属公司等在内的华联大型公司都接到了华联运输管理委员会和兵器采购局的通知,要他们生产四种标号各为5吨、10吨、15吨和20吨的伴随车辆。
    这是华联第一次由民间的工业集团自己研制和采购战车,这个对于这些还很年轻的大型集团化公司来说,这个简简单单的一纸通知不但意味着自己的企业有大批的订单和大量的钞票,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极大的荣誉:一个为华联效力的荣誉。
    所以很多华联的机械制造和军火公司都在那里摩拳擦掌,他们纷纷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
    现在那些身着将军和校官服装的军人都成了在场那些商人们包围的目标。这些商人都想乘着最后的机会推销一下自己的商品,正当所有的人都对这次测试显示出极其高涨的气氛的时候,忽然间,一大群人却毫无征兆的大摇大摆的涌进了会场。
    于是,一下子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不过这个场景只持续了短短的几秒钟。接着这些人们便用热忱的眼神注视着这个迟来的贵客。
    钟泱,才是本次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技术的主要提供者。
    “哦泱,我的朋友,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你不在广州么?为什么跑到这里来了?”刘浩然话里有话的问季明。
    “浩然,现在的广州可是没有什么大的事情”钟泱微微一笑,他并没有回答完刘浩然的话,而只是顿了顿,接着摆了摆手,“何况这次我是受到陈永善上校的邀请来这里评估装甲车辆的。”
    “泱,你不会是来这里抢我们的生意的吧?少字”陈泽嘟囔着,这个采购计划涉及的资金倒没什么,关键是权限值很让人眼馋。
    “不要这么说么”钟泱微笑的摇了摇头,“以后的机会多的是,不过今天我却不能做评估的裁判了。”说到这里季明耸了耸肩膀:“因为我刚刚得知,我公司的产品也加入到这次计划的采购之中了。”
    “哦?”陈永善奇怪的看了对方一眼,“你的公司?你是什么公司的代表?”古德里安好奇的问。
    “阁下为了公平起见我还是不说好了。何况到时候您就知道了”钟泱微微的冲对方一笑然后就说道:“那么就等会再见吧”
    十五分钟后,四种车辆的野外测试正式进行。
    因为,在测试前,所有车辆的数据都已经在先前各个公司提供的报告中都详细的说明了。虽然各个公司的报告都把自己的产品吹得像一朵花似的,但是没有经过野外和近似于实战的测试是不行的。
    特别是在和平的时期,一种重型武器的测试一般要经过长达几年的试验期,而且,越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武器,其测试的周期也就越长。
    测试的第一种车型是5吨的小型车型。这种在1929年11月就已经立项的坦克被命名为小型农用拖拉机。由于这种坦克的目的是用于战车部队训练,所以技术项目十分的简单,相应的,设计期限也比较的短,加之订单的数量也比较多.
    陆军一共需要采购一千辆价值2千五百万华元。所以一共有五家公司参与竞争,都产经联下属的五大重工集团公司。而且每家公司都提出了三种样车的设计,虽然样车特别多,但是各家公司的设计都是大同小异。
    简单、方便和实用成为了这种坦克最基本的设计理念。
    现在五家公司一共十五辆车型停在距离水泥台三公里处的地方,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由于是测试样车,而且今天只是越野测试,所以为了减重,所有的车辆都没有安装武装炮塔,只是孤零零的底盘。
    伴随着红色一枚信号弹的升起,所有的战车开始慢慢的发动起来。
    不过,由于是第一次测试这么多的车辆,所以在场面上难免显得有点混乱。好在还算不错,中国技术员的严谨在这个时候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很多车子显然没有经过很好磨合,以至于还没有开出几十米,就有两辆车抛锚了。于是,原本站在后面的工程师们急急忙忙的冲了过去,他们立刻对抛锚的车辆展开了修理。
    虽然所有人都兴致很高,但是柳州测试场的地形不同于其他的地方。烂泥地和不规则和大块的石头还有宽阔的壕沟都成为了所有参加测试车辆的噩梦,短短的五公里测试路程让所有参与测试的车辆都停下来大修了几遍。
    不过其中的大部分车没有走完这段短短的路程。四辆车子发动机爆缸,两辆车的行走装置出了问题,三辆车掉进了深深的壕沟,一辆车履带脱节,一辆车诱导轮出问题,还有一辆车的扭杆悬挂出了问题,最后只有三辆车完成了最后的测试。
    三辆车分别由刘氏重工公司设计的S型、L型和张氏金属公司设计的T型。于是所有的人都走下去,特别是那些裁判,他们将走到那些车辆的前面,用极近的距离去观察那些胜利者,并且以他们的个人判断为这些战车打出自己合理的分数,这些分数将成为陆军是否选择这些战车的一个基础。
    王立文不愧是战车专家,一辆坦克放在那里,他就能分辨出这种坦克究竟是采取了什么悬挂,坦克的大致重量。只要问一下发动机的功率和变速箱的配置,他就能知道坦克的实际速度和越野速度。
    而这次几辆坦克往他面前一放,他就知道这些坦克最基本的一些配置。很快,哪辆坦克最适合自己的部队他在心里就有了底。虽然最终要经过专家组的考核,但是自己的意见可是最重要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