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七十七章选择战争[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于中国本身而言。与那些在欧洲深深植根并且发展数百年的犹太金融财阀,在经济实力上相差太过悬殊。
    正因为如此,华联也是这场经济危机的受害者。
    对比于内部疲乏的经济氛围和购买力低下的消费团体,无论是哪个生产厂家,他们的主要客户都在国外。
    尤其是英国、美国和法国这三大市场,那里的民众消化了华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产品。如果遭遇经济危机,以目前华联自己的社会情况,根本就没有扩大内需的时间。
    盲目的给予工人高工资,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还并不处于工业生产状态。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需要完善许多东西,其中长时间的义务教育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任何资本家,都不可能在这些工人创造高昂的价值之前,就事先给予经济利益。
    而失去了外部的市场需求,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队伍的热情,只会不断降低。就算是华联拿出自己的经济储备派发给民众,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如此举动只会助长好吃懒做的脾性。
    因此,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浪潮冲击,华联的商界必须抱团,加强自身的抗打击能力。想要安然度过这次充满着死寂与恐惧的危机,所有人都必须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未雨绸缪。
    会议上,钟泱也出席期间,选择了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静观着事情的进展。会场布置宽敞,中央讲台居于核心,观众席呈扇形阶梯状向上爬升。
    独特的扩音设备,让古月军略显轻柔的低沉男声能迅速传播到会场的每一处角落。这里足以容纳三千人的会议大厅,如今只坐着不到六分之一的人。他们大多聚拢在前排,彼此间间隔紧凑,想来关系非常密切。
    带着冷漠的神情,注视着那个正在讲台上展露自己才华的身影,钟泱也是感慨。这样的思绪,不仅仅是为了古月军的成长以及未来,更是看到了华联工商业界的暗淡前?
    除了战争,已经别无出路
    在整个西方世界,二十年代就已经存在着当时被人忽视或漠视的若干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趋向。
    对于民生而言至关重要的农业发展,一直没有从一战之后的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尤其是美国,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小农场主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失去了祖祖辈辈的产业。
    此外,所谓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这十年内,新机器的应用把大批技术性工作含量较低的工人排挤掉了。这是刘浩然走访美国期间亲眼所见的场景,对比于目前华联的工人团体,其实性质一样。
    例如,在1920-1928年,西方世界的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业工人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
    回首细察,华联其实情况更为严重,大批的工厂采用着由天宇集团提供的机器和工艺,拥有了地球上最为先进的工业化生产能力。这同样意味着对普通工人的,降到了最低,甚至许多关键性的企业,根本就不需要没有专业技能的普通工人。
    而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以及农信社的无息贷款和帮助,大批农业劳动力开始变得毫无必要。这就相当于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失业人口,拉大了贫富差距,这对于治安和经济,都是极大的威胁
    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服务行业,工人增加最多,其中毫无疑问也包括了许多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资略有提高的统计数字,看来没有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由于工农群众是基本消费者,这两类人遇到经济困难对消费品市场一定会有影响。
    华联的内需程度,仅能自行消化百分之十五的工业产能,过剩的生产力,必须要向国外堆摊。哪怕是生产的中高档消费品所带来的利润,也无法抵消普通消费品上造成的损失。
    这次贸易协会,对于整个华联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事件。在危机之下,和平时期的贸易倾向将会被抛弃,军事化的动员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这群贪婪无度的资本商人,在刻意的引导下,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市场需求战争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将为整个华联创造财富和未来
    璀璨的明珠,染上了血一样的光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