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二十二章天下如棋[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以有效的清洗干净。可政变不同,对既得利益集团必然难以轻易触动,因为必须顾及时局的稳定。
    这种新旧冲突处理不好,就会像隋末那样闹得天下皆反。以杨广的雄才伟略,居然成了昏君,这的确是让人深思。在这里面,造反的那些世家门阀,可谓居功甚危其中太原李家,就是实力最强的造反集团?
    杨广最大的问题,在于开罪陇西贵族军事集团,没能从军事上打倒这个胡人联盟,最终却在政治上遭到了空前的反扑。以至于华夏的气数在日后逐渐削弱,以至于唐末的乱局,宋朝的暗弱,更甚于蒙元和建奴公然入主神州的惨剧,不断上演。
    所以说在处理新的资源分配上,钟泱一直坚持着自己人优先的原则。不把体系内的利益照顾好,就去博取那种毫无意义的名望,简直脑残无比。也只有红门这样的废材组织能够做得出来,南联却不会这么做。
    “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按照您的意思办。”对于钟泱的指示,李万盛垂首而应。正是因为这样的低姿态,他才能在元首的位置上稳稳当当的端坐不动。
    工厂和实业无疑能够带来更多利润,可许多商人仍然受到自身思想之中那些传统惯性因素所影响,并未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工商业的发展之中。对于体系内部的人,钟泱却也不好过于强迫,只能以引导的方式。
    如今这些还徘徊在体系外围的“新人”,因为原先的政治失误,正好适合被强迫纳入真正的工商业体系之中。只要剥夺了他们的田产,他们就不得不朝着钟泱给他们规划好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反正仅仅是那些世代积累下来的财富,也足够他们起家了。当然不是所人人都能够成功,但他们并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当初的错误选择,现在是需要支付代价的时候了。至于一些埋下来的钉子,也会在时间的冲刷之下露出原本的面目。
    李万盛作为政府元首,代表着整个南联的形象,对于内各方面具体的政策意向,自然也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况且这种利益分配,符合体系内各方势力的需求,当然不会遭受多少阻挠。无非是在切蛋糕的时候,会有些争吵罢了。
    内阁制度始于明朝永乐时期,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直到成为最高行政单位。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虽然在具体的运转上南联的内阁制度与这个有着相当的差异,但本质上差不多,都是抵制**主义的文官新政单位。只不过效忠的不再是天子,而是议会。
    至于议会之间的龌龊和争斗,只要不酿成军事冲突,就无所谓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政客也不是伟人,没必要搞得多么神圣。在钟泱看来,吃相恶劣也是真实不虚的人性。只要体系内还有足够的野心和**,南联就能够不断前进。
    不管对还是错,只有生存下来,才有这未来的成长空间。
    只要手中还握着智能工厂,钟泱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任何的智谋和计略,在远远超越凡人的力量面前,都显得毫无意义。
    钟泱已经建立起了南方联合政府,以及数个大型的工商业经济实体,而在华夏古代文化理念的保护上,也一直都在努力着。他不是一个政客,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个坐在棋盘外的棋手。
    高立于天空之上,俯瞰着整个文明的运转,那本是神才能涉及的领域。但在智能工厂的帮助下,钟泱也获得了这种伟岸的力量。历史前进着的脚步,人类那模糊不清的未来,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纠葛与碰撞,都如同最绚烂的烟花,绽放在他的面?
    天下如棋,就是如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