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一十四章垂死挣扎[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所部吃足了苦头,配合着少量单独作战的狙击手,**军的机枪点被一个个拔除。
    “团长,我们顶不住了”一个亲信哭丧着脸,面颊上拿到渗血的伤口,沾满了灰黑色的污垢,说不出的凄惨。
    目前的颓势,陆兰培又岂是看不出来,只见他面带愤恨:“再给撑一会儿,援军马上就到”怒吼的声音已经带上了点点嘶哑,这条战线要是再丢失不见,广州可就真的玩完了。失去外围的掩护,困守孤城历来都是兵家大忌。
    他的话语声刚落下,就有传令兵急冲冲的跑了过来:“报告团长蔡廷锴大人率二十八团所部已经赶到,开始协助我军巩固战线”这声洪亮的喊叫,可算是让陆兰培他们松了一口气。
    大炮的轰鸣声还在持续,不过目标却是自己,这实在不是一个让人心情愉快的事实。蔡廷锴望着不远处的的胶着战况,心绪有些复杂。南军的战斗力之强悍,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并没有热血和激情,那种如同冷冰冰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的战斗模式,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以及与之相应的新战术,都让人应接不暇。同僚的惨状已然映入自己的眼中,对于能否胜利,即便一向自傲的蔡廷锴也只能苦笑不语。
    1925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在广州成立,统一各驻粤军队为国民**军。粤军第一师改为第四军,下辖三师。其分别成立了第十、十一、十二和十三四个师的建制。北伐开展之后,第四军中的第十师、第十二师及独立团由副军长陈可钰指挥开往前线;军长李济深身兼**总参谋长,则与第十一师和第十三师留守广东。
    第十一师由师长陈济棠统率,下属下辖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三个编制,分别由余汉谋、香翰屏、黄镇球三人带领,负责镇守前三道防线,驻扎在青山大围和新涌围一带,是**政府第四军的前沿阵地。
    但如今连带着师长陈济棠以及副师长邓世增等人,全都被一网打尽,生死未卜,作为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的主将蔡廷锴,又岂能不心有戚戚然。不过他也是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军人,生死之间方显大将本色。
    诸将面对如此危局,尽皆蹙足不前,唯有他勇于任事,临危不惧。这也是他被派往这里的缘故。李济深也非庸才,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有所犹豫,必须让最得力的下属前往一线迎战强敌,否则恐有不测之祸。
    第四军大本营司令总部,李济深、邓演达、陈铭枢以及蒋光鼐等四位最高级的将官,齐聚沙盘面前,神色低沉,紧紧地盯着战局的演化。不断有着传令兵来往,汇报着最新的战况。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陆续传来,李济深眉头紧锁,虽然强装镇定,但几位亲近的下属全都能感受到他此时的心情。作为最后的部队主将,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冷声说着:“目前我军可战的部队只剩下了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团,情况堪忧。”
    虽然声音平稳,并不显露出慌乱,但李济深和邓演达都明白,一旦蔡廷锴的二十八团顶不住,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第四军回天乏术。孙绳和戴戟的才能,并没有到达逆天的程度。
    况且以两军的实力差距,即便是诸葛再生,也只能徒呼奈何。
    “必须盯住前线的战况,统治剩余的驻军,马上整理行装,随时准备好突围作战”李济深下了最后的一道军令,便不再言语。
    “是”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以及副师长蒋光鼐齐声应道,所谓的突围作战,基本上就相当于要撤离此地。他们可没有与广州共存亡的觉悟,作为第四军的高级将官,他们更要考虑到全军的安危。
    作为政治部主任的麦朝枢,对此也默然无语。如今全军士气低落,成建制的部队已经没有多少,除了作为最后预备队的二十九团和三十团,其余的杂牌民军根本毫无意义。
    至于盼望援军,反攻粤省,估计是没这个可能了。李济深和他都明白,姜瑞元是不可能帮助第四军夺回广东的。这种**党内的勾心斗角,最是正常不过,只要姜瑞元到时候不落井下石,李济深就该烧高香了。
    发生在大围和福长围的战斗仍在继续,不过对于李少杰而言,这只是敌军的垂死挣扎。只待这里完成突破,平静的珠江便展露在眼前,对面就是广州腹心之地。站在装甲指挥车的顶部观察台上,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战局,李少杰的嘴角,展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大局尽在掌握之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