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百七十六章恐怖加特林(一更)剩蛋快乐[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源于美国人。加特林机枪是最早由美国用于大规模实战的武器,六根枪管构造出凶猛的火力,并且射速极高,载弹量高达二百发,用它作战可谓所向披靡。
    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又译作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盖特机枪、机炮。于1860年代设计,为手动型多管机关枪,是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
    从制造者的身份来说,加特林本来是一个医生,一生反倒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后送的死伤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
    他认为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发明一种枪,依加特林M134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的目标是一个士兵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
    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他终于发明了这种机枪,把战场化为炼狱的恐怖存在。
    此机枪的特点是由多根枪管圆形排列,依靠射手转动一个手柄,使枪管连续转动,完成连续不断的射击。19世纪末期,它是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
    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练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初,随着马克沁机枪的发明,加特林机枪迅速的没落。
    针对这这个问题,第四研究所,也即专司机械构造研究的组织部门打算利用电动机控制枪管的转速,从而解决这种机枪的弱点。经过一番实验,最终达到了原本的设计要求,释放出了这个怪物
    以“火神”20毫米机炮为基础的6管重型机枪,如今主要装备在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的防御塔楼上。而钟泱更是想要将之安放在以后的直升机上,更可作为机械化步兵的车载武器,主要用途是杀伤集结有生目标和防空等。
    因为它发射的是7.62毫米步枪弹,射速高达6000发每分钟,是普通机枪的整整10倍,正如后世好莱坞电影里所说的“在这挺机枪的扫射下,没有一种生物可以生还”。而“gun”的英文原意也指火炮,所以把它叫作“迷你炮”应当更为贴切。
    这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兵工厂和机械制造中心,为钟泱提供源源不断的陆战士兵以及学士”和“普工”。这也说明了为何钟泱对此处如此之重视,防御如此之严密?
    穿过了重重大门,钟泱来到内部核心控制室,徐永生还在进行着研究工作,故而只有一个低级的内务理事在接待。
    “会长安好,鄙人陈小宏,是第四研究所的内务理事。”站在钟泱面前的,是一个年轻的胖子,圆圆的脸蛋,弯弯的眉毛下藏着一对小眼睛,宽和憨厚的微笑颇有让人如浴春风之感。
    单单一个照面,钟泱便对这人有了好感,果然人凭貌相,招人欣喜。
    “陈理事,徐教授还在进行着研究工作吗?”伸手尚且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对方是体系内的一员。面对这么个活宝,钟泱显然也心情不错,言语间笑意连连。
    “启禀会长,徐所长还在工作,需要我去通报一番吗?”面对着带头大哥,陈小宏连连拱手,但话语诚恳老练,竟不显谄媚和阿谀。这可真是难得,想不到徐永生也有运到,能找到这么一个人来担任内务理事一?
    这个所谓的内务理事,乃钟泱设立,专为解决研究所内部的各种琐碎事情。学者也是人,也有各种和需求,工作之中更难免有些零散的事务要办理。为了不分散他们的研究精力,钟泱决议聘用一些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来处理日常事务。
    未必需要他在专业知识上的程度有多高,反而更看重此人的交际能力。地位不高,但职责却也不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