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三百零六章再进攻[3]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后,派遣梁兴率领五千兵进攻徐晃,但被徐晃击退,徐晃占据河西设立营寨。
    曹操亲自率军从潼关北渡,前队刚过,曹操和许褚以及虎士一百余人断后,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一万馀杀到,曹操身边的一百余人在马超军的箭矢覆盖下不知所为。
    但曹操仍然坐在胡床上一副不害怕的模样,就是不起身。
    许褚、张郃等将领,看这架势就知道自己的主公装逼装的过了,见事情紧急,直接将曹操架起带出船中,急忙渡河,而这个时候马超率领骑兵在后边追边射,箭如雨下,曹操几乎丧命。曹操部下虎痴许褚一手用马鞍挡箭,一手撑杆,拼死救出曹操。
    最后还是曹操帐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马,马超的士兵顾不得乘胜追击,跑去抓奔跑牛马,马超控制不住,曹操因此才得以成功渡河。曹操手下将领见到南岸处的兵败,又不知道曹操在哪,都非常的惶恐害怕,到后来见到曹操,心情有的悲伤有的惊喜,还有的都吓哭了。
    曹操却大笑说:"今天差点被小贼的困住了!"也希望用这句话,还掩盖自己心中的惊讶。
    九月,曹操遁过渭河作甬道到渭南。马韩联军失去战略要地,只能退守,拒兵屯在渭口,曹操却多次设疑兵,用船载兵偷偷潜入渭河,做成为浮桥,到一天夜里,曹操分兵在渭南结营。
    联军趁夜攻击兵营,曹操设置伏兵击破马韩联军偷袭。于是马超等人屯兵在渭南,遣送信件,请求割河西一带和谈,但曹操不答应。
    在楼圭泼水筑冰城的计策下,曹操大军得以分批渡过渭水,马韩联军数次挑战,曹操只是不应战,联军只能请求割地,送人质请和。曹操采取贾诩的计策,假装答应,然后在阵前和韩遂谈言欢笑,
    期间马超韩遂在与曹操当面谈判时,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在马前放置六斛米囊,骑马来回奔走,用斛米测量曹操的体重,想要暗中偷袭擒捉曹操,但听说曹操的护卫许褚,勇猛过人,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曹操不久后知道,心有余悸,说:“差点被狡猾的贼人所欺凌。”
    让联军猜疑韩遂,曹操又写了一封涂改伪招安信给韩遂,离间关中联军,导致了关中联军的军阀们相互猜疑。曹操趁此机会发动攻击,在渭南一带发动大决战,联军大败,成宜、李堪等战死。
    潼关大战后,总计军民死伤数以万计,同时那也是曹孟德打的最为凄惨激烈的一仗了,说实话曹操也后悔没有听卫觊的话,逼反关中诸将。
    (马超的渭南一战,算得上是历史上较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其中绝大部分记录在武帝纪之中,而且记载的也算是颇为详细了。
    没有官渡的乌巢大火,也没有赤壁的诈降放火,就是实打实的双方攻略,最后的结果是,曹操胜在狡诈,马超好在悍勇。
    马超的悍勇加上韩遂的心思深沉,若非是反间计用的漂亮,恐怕曹孟德想要胜利,那是相当的费劲了。
    《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
    《三国志·武帝纪》:九月,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
    马超、韩遂再次派使者送信给曹操,想割河西之地请和,但曹操不同意,马超于是退兵回到了凉州上邽,郡人任养率自己的部众迎接马超!
    曹操追兵到安定后,因为河间有人反叛,于是撤军回东边,当时作为使节的杨阜劝说曹操:“马超有韩信、英布那样的勇略,又深得羌人、氐人的拥戴,整个西州都非常敬畏他,如果大军归还,不做周密的准备,恐怕陇上诸郡县,就不再属于国家的了。”
    曹操虽然明白马超的厉害,但河间战事迫在眉睫,就先撤兵回许昌,不过还是留下夏侯渊、张郃等名将把守要害。
    (不得不说一声,这个时候就要看公孙家的本事了,此时的公孙家按理来说还是公孙康的执掌时期了,但是在武帝记之中却是有着公孙渊这个小家伙的行为,实在是很优秀了。
    《三国志·武帝纪》:三月,遣锺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建安十七年,正月,马超潼关之战失败不久,就迅速兼并陇上诸郡县(陇西、南安、汉阳、永阳等),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凉州治所冀城!
    三月,凉州刺史韦康派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求救。阎温乘夜潜水出城。第二天,马超军发现阎温的踪迹,派人追踪拦截他,马超军在显亲界内追上阎温,将他捉住去见马超。
    马超那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的改进,至少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那般的冷血无情了,所以也想学着那些先贤,用真心感化这群人。
    所以马超解开他的捆绑,对他说:“现在胜败已经分明,您为了孤城请救兵却被人捉到这儿,怎么施展大义呢?如果听我的话,告诉城里,东方不会有救兵前来,这是转祸为福的计策,不然,现在就把你杀掉。”
    阎温却假装应允,马超便用车载着他来到冀城城下。阎温朝着城内大声喊:“大军不出三天就会来,努力呀!”城内的人都为他哭泣,祝祷他万岁。
    马超恼怒地责问他:“你不要命了吗?”阎温不回答。当时马超久攻不下,所以慢慢引诱阎温,盼他回心转意。又对他说:“城里的朋友,有想跟我同心合力的吗?”
    阎温又不理睬,马超便严厉地责怪他。阎温说:“事君之道只有一死,您却要让长者说出不义的话,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吗?”马超于是杀了他,马超觉得温和什么的,和自己绝对是没有关系的,他们都是骗子!
    (《三国志·阎温传》:贼围数重,温夜从水中潜出。明日,贼见其迹,遣人追遮之,於显亲界得温,执还诣超。超解其缚,谓曰:“今成败可见,足下为孤城请救而执於人手,义何所施?
    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不然,今为戮矣。”温伪许之,超乃载温诣城下。温向城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城中皆泣,称万岁。
    超怒数之曰:“足下不为命计邪?"温不应。时超攻城久不下,故徐诱温,冀其改意。复谓温曰:"城中故人,有欲与吾同者不?”温又不应。遂切责之,温曰:“夫事君有死无贰,而卿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五月,曹操抓捕在邺城的马超族人,计三族人,全部斩杀。
    这一次,马超算是开始走向了孤家寡人的道路。
    另一方面,曹魏太祖曹孟德又派夏侯渊为首的征西部队前去冀城救援。
    八月,夏侯渊援军依旧未到,韦康开城投降,马超占据冀城之后,或许是因为之前收到的打击太大了,所以便指使张鲁部将杨昂处死凉州刺史韦康。
    夏侯渊领兵前来攻打,行军到距离冀城二百余里的时候,马超率领军队来战斗,击败了夏侯渊援军。随后百顷氐王杨千万与兴国氐王阿贵也起兵响应马超,率军屯于兴国,夏侯渊于是撤军回长安,两年时间不敢西进。马超以冀城为自己的老巢,割据陇上之地,然后还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建安十八年,韦康旧部下杨阜、姜叙、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反叛,并派遣从弟杨谟到冀城告诉杨阜另一个从弟杨岳,联合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蓄谋起兵。
    九月,杨阜和姜叙率先在卤城起兵,赵衢、尹奉劝马超去攻打,马超听到后,率兵前去攻打,梁宽、赵衢偷偷占据冀城,关闭城门,并杀害马超妻子和孩子。
    这一次马超基本上真的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同时也彻底的激怒了马超。
    (如果说渭水之战,算得上是勇武和谋略的话,那么杨阜破马超那就是各种刷新下限了。
    虽然从来没有说过行军打仗祸不及家人,但是一般这种情况下,家人也都是能不动就不动的,毕竟这种事情谁也不敢说,自己就真的是无家无业的。
    当初吕布拿下了刘玄德的家眷,放过了他们,曹孟德也没有动袁本初的妻子,这已经算是一种规则了,但是杨阜等人打破了这个规则。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建安十八年)九月,阜与叙进兵,入卤城,昂、奉据祁山,以讨超。超闻之,大怒,赵衢因谲说超,使自出击之。超出,衢与梁宽闭冀城门,尽杀超妻子。超进退失据,乃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杀之,又杀赵昂之子月。
    《三国志·杨阜传》: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於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