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三百零四章战事起(四)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曹休此时满脸都是愤恨和怒火,他在之前已经被江东的围攻打的心中十分的烦躁了,他明明有着数万大军,每一名士卒都是他苦苦训练多年,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心腹,跟随他多年的精锐士卒。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他们全军覆没了一般,几乎是被他们江东打的抱头鼠窜了一样。
    而做到这一切的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那贾逵,明明可以在加快速度的,兵贵神速的道理,他贾逵也是一员老将了,他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他却是晃晃悠悠的,到了自己已经快要不行了,才出现在这里,他这是真的以为,老夫看不出来么?
    曹休此时已经被愤怒充斥满了自己的脑子,当他看到贾逵刚刚这般不慌不忙,一副面色平淡,连个大喘气儿的都没有的,曹休就知道,他们此时这是一路不急不缓的来的!
    所以,他现在虽然一定要将这罪过给认下来,但是他必须问一问这贾逵,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孙礼来到了贾逵的身边之时,他正在给曹休的麾下派发各种的物资和粮草,平复他们慌张的心思,现在这群人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若是不能让他们快速的恢复士气和状态,恐怕会有大隐患。
    看到孙礼满脸的难色,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贾逵都不需要他张嘴,就知道曹休要干什么了,对此他也有了准备。
    毕竟曹休的想法,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而贾逵也的确是没有加班加点的冲杀过来,兵贵神速这四个字,和他更是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甚至都可以说,贾逵故意拖延,而且是在明知道曹休基本是已经中计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着急,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啊!
    江东的鄱阳太守周鲂按照吴王孙权的主意,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约他发兵去接收鄱阳郡,这是江东的算计,曹休不知道,他贾逵更是不知道的。
    曹休相信了那鄱阳郡太守周鲂的鬼话,中了他的奸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去接应周鲂。
    而朝廷也是同意了,他贾逵是在曹休出兵之后,这才得到的将令。
    曹休从寿春发兵以后,洛阳的曹叡才又派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
    而这个时候,贾逵也好,司马懿也好,压根就没有发现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就突然的开始了和江东的大战,若是报复的话,这阵势实在是有些太大了一些。
    可若不是报复,他们的阵势也....
    而且现在他贾逵的麾下也实在是过于的驳杂了一些,他贾逵的确是豫州刺史,这不假。
    当年,也就是黄初三年,贾逵在征东大将军曹休的督领下进攻东吴,在洞浦击破吕范的部队,战后获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之后,这么多年就再也没有怎么动过了。
    直到太和元年,新帝曹叡继位,增加贾逵食邑二百户,并前共四百户,不过仍然让他驻守豫州,抵抗江东,算起来贾逵和江东也算是老对手了。
    当时,孙权在豫州正南方的东关,也就是所谓的濡须口驻有大军,离长江仅四百余里。每次东吴入侵,总是西从江夏出击,东从庐江进犯。
    而他们曹魏征东吴,也是东从淮水、西从沔水南下。而处在东西之中的豫州军队一般不参与征伐,只是零零散散驻扎在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自保而已,这就导致了贾逵麾下的士卒,那是相当的少,尤其是直属麾下,基本上还真就是一个杂号将军。
    所以孙权在豫州南部的地盘无战事之虞,因此东、西边境有战事,吴军可以合兵一处全力抗击,丝毫不用担忧豫州战场。
    贾逵分析了这个形势,认为应该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大军可从豫州进发攻打东吴的东关。
    那时,若孙权自守东关,则可另遣军队东西出击,孙权的东西两线就得不到救援;若东西线可以攻下,则东关就成为东西夹击的孤立据点,也就唾手可得了。同时他又将军队移驻潦口,上陈进攻的计策,曹叡都十分满意。
    不过这个建议是当然很好了,但是压根就没有用处,因为负责东线战场的和负责西线战场的两个人,谁都不搭理他!
    司马懿不搭理他,是因为双方都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东西,贾逵是曹丕的人,很神奇啊,当初曹植手下的重谋,其实是曹丕早早安排进去的,当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司马懿都被吓坏了。
    否则,真以为司马懿是什么乖宝宝么,在曹丕麾下多年,就算最后图穷见匕了,他也是非常的老实,还不是担心他身边也有个什么贾逵一样的人物存在。
    而贾逵也知道这个温县来的司马懿是个什么东西,鹰顾狼视之像,这不是什么好相貌,而且,贾逵虽然不懂相面,但是贾逵知道,司马懿不是什么贤良之人,更不是什么忠心之人。
    所以,司马懿和贾逵两个人,互相之间离得远远的。
    而东线这边就更加不用说了,曹休和贾逵关系不好,这天下谁不知道,这俩不要见面,见面了若是不打起来,那就是对不起他们两个不远千里的来相会的这份儿缘分。
    所以说,贾逵的提议,好,非常好,但是行不通啊,因为贾逵的目的就是要分润两方的兵权,保证南方战场,至少有三成兵力,保证在现在的皇室的身上。
    曹休和曹真,夏侯尚,夏侯儒亦或是现在还活跃着的那些夏侯家的将领不一样。
    为什么曹丕之后,曹家的将领就只剩下曹真和曹休这一脉了,而绝大部分崛起的都是夏侯家的小辈,同时曹丕在打压曹家的势力的同时,还一直要让曹真死死的压着曹休一头。
    就是因为血脉,曹休就算再是旁系,他也是实实在在的姓曹,这毋庸置疑。
    而曹真不一样,他姓的可不是曹,他是过继过来的,而且不止一次的上书,想要将自己的姓氏变回去。
    这就是关系,曹真这辈子也别想威胁皇室的位置,若是他或者他的后人有这个想法了,那都不需要皇室动手,自然就有人将他们解决掉。
    真以为曹丕换掉汉家的天下,那般的简单呢?
    而夏侯家就更加的不用说了,那压根就是姻亲之家,恩若一家,不代表就是一家,所以说曹休现在的这个地位,在曹叡的心里也是很难受的,不过因为曹休的地位,和当初对自己的帮助,曹叡也只能忍了。
    而贾逵的提议,也算是打动了曹叡,只可惜了,这件事终归还是做不成,至少他曹休活着的时候,做不成。
    这一次曹休中计,贾逵的实力猜得到扩充,但是这种扩充让他更加的难受,东莞太守胡质等人也就罢了,虽然也是骄兵悍将,但是他贾逵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也不是压不住他们。
    但是满宠不一样啊,满宠不单单是前将军,人家还是假节钺!
    贾逵论军方地位,论名号,论资历,乃至于轮特权,他都不是满宠的对手,可是皇帝还让满宠受到他的节制,若非满宠也是一个实打实的人,贾逵真的会被人架空的。
    但就算是满宠不在乎这件事,满宠的麾下呢?胡质等人呢?他贾逵突然将他们收入自己的麾下,他不需要整合么?乱糟糟的带上去,别说可能是一个陷阱,就算是顺风仗,最后也得让他们打的乱成一锅粥。
    更别说,他曹休跑的也太快了一些!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这是压根就没有想着等他们的意思,看到这个时候的曹休,贾逵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就是当年的那个曹仁大司马,一个尿性!
    而此时,洛阳的尚书蒋济这才向皇帝曹叡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曹叡也加急派出传令兵,诏司马懿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
    而此时的贾逵哪里还能够和曹休会和,这家伙跑的太快了,自己若是加急赶路,他到了,麾下士卒也就散架了。
    所以他干脆一边赶路,一边修整自己的大军,同时让他们慢慢的融合到一起,同时贾逵料到东吴在东关没有防备,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皖城,曹休孤军深入必败无疑。
    于是,在最后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了二百多里,抓到一个东吴兵,经盘问,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这个时候的贾逵有什么办法,这能够怪他么?他已经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极致了,而且加快还知道
    孙权早就亲自到了皖城,拜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带三万人马,三面埋伏。曹休的兵马进至石亭一带时,就立即被吴军包围。
    曹休遭遇突然袭击,本来就一时不知所措,在加上江东所有大将都接到了死命令,若是士兵冲在将领前面,虽胜亦斩!
    这样一来,他曹休就更加的打不过了,交战不利后便只能慌忙退兵,吴军在其后追亡逐北,斩杀魏军万余,缴获军械车马无数。
    最后曹休退至夹石,发现夹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孙权阻断。
    此时,东南有追兵,西北无退路,曹休军士卒叛逃,丢弃甲兵与辎重甚多,几乎将要全军覆没。
    贾逵军既已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部下的将士大多不敢下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
    这个时候,他就再次感受到了,这支联军,这就是一个坑,一个天坑,果然是也就能够打打顺风仗,恐怕当初曹叡下令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一点,曹休能够被孙权这般的埋伏。
    连陆逊都请出来了不说,还给了他这么大的权柄,这可真的算得上是将陆逊捧上天了,还是踩着自己送上天的。
    贾逵朝着麾下的士卒说道:“大司马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
    现在我们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到夹石,突然打过去,这就是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呢?”
    于是,他指挥军队备道兼程。到了夹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竖起了很多旗子,并留少数士兵不停地打鼓,作为疑兵,然后亲率大队人马迎战吴军。
    贾逵毕竟是当初曹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